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院墙头,谢怜就和花城把腌好的净米粉装进粗布口袋。昨天数过,除去留着自己吃的,还剩下八袋新米,正好分给村里帮过忙的邻里。慕情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纸笔,一边记一边念叨:“张老伯家两袋,李婶家两袋,王大叔家一袋……”
“再给每家添一小罐果干,”谢怜把晒好的菜果红枣干装进陶罐,“去年大家帮咱们修田埂,今年又一起收稻子,这点心意得送到。”花城点点头,把装好转运的木车擦得干干净净,还在车板上铺了层稻草,免得米袋磨破。
海娃和狗蛋背着小布包跑过来,里面装着他们昨晚用彩纸折的小灯笼:“我们帮着送米!还要把小灯笼挂在他们家门口!”谢怜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好,咱们一起去。”
第一站先去张老伯家。刚到门口,就看见张老伯在院子里编竹筐,见他们来,连忙放下竹条迎上来:“这么早送米来,快进屋坐!”谢怜把米袋递过去,又拿出果干罐:“这是新晒的果干,您泡水喝解腻。”张老伯接过东西,笑得眼睛都眯了:“你们太客气了,来年种稻子,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说!”
接着去李婶家,李婶正在灶房烙饼,闻到新米的香味,连忙擦手出来:“这米香得很!我中午就煮新米饭,再烙几张饼,你们一定要来吃!”谢怜连忙推辞:“您别忙活,我们还要去别家送米,心意领了。”海娃趁机把小灯笼挂在李婶家的门框上,红彤彤的灯笼晃着,添了不少喜气。
挨家送完米,回到院子时已近正午。海娃娘提着食盒走来,里面装着刚煮好的新米粥,还配着腌菜和咸蛋:“快趁热吃,这粥熬得软糯,正好垫垫肚子。”几人围坐在石桌旁,喝着香甜的新米粥,听着远处传来的鸡鸣,心里满是安稳。
午后,谢怜和花城去菜畦查看,之前撒的香菜种已经冒出了嫩芽,绿油油的透着生机。慕情扛着锄头走来,手里拿着种子袋:“该种秋白菜和萝卜了,我问了镇上老农,说这几天种下去,冬天正好能收。”
三人分工,谢怜负责翻土,花城把土块敲碎整平,慕情则在畦里划出小沟,准备撒种子。海娃和狗蛋也来帮忙,蹲在旁边把散落的种子捡起来,放进小竹篮里。“种完白菜,咱们再种点大蒜吧,”海娃娘提着水壶走来,“冬天煮菜放几瓣,香得很。”
撒完种子,谢怜提着水壶浇水,水流细细的,慢慢渗进土里,滋润着刚种下的种子。花城站在菜畦边,看着嫩绿的香菜芽和刚播下的种子,轻声对谢怜说:“等冬天来了,咱们就能吃自己种的白菜和萝卜,再煮一锅热汤,暖和得很。”
傍晚时分,秋种终于完成。菜畦里整整齐齐的,播下的种子在土里悄悄酝酿着生机。众人坐在院子里歇脚,海娃娘端来刚煮好的红薯,甜香扑鼻。谢怜咬了一口红薯,看着眼前的菜畦和远处的稻田,心里满是盼头——这分出去的新米、刚种下的种子,还有邻里间的温情,都是秋日里最珍贵的馈赠,正悄悄孕育着冬天的温暖与来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