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
清晨的阳光刚透过纪委办公大楼的窗户,市纪委监委派驻高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劲松就召开了紧急会议。“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和邓鑫元同志提供的录音证据,今天对汪伟仁展开全面调查。”张劲松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面前的调查组成员,“一组立即前往江理学院,搜查汪伟仁的办公室和住所,重点排查电脑、手机、U盘等存储设备及各类文件;二组去学校网络中心,调取他近半年的上网记录、Ip登录轨迹;三组负责核查其银行流水、财务报销凭证,务必做到不留死角。”
任务布置完毕,三组人员迅速行动。江理学院内,警戒线围起了汪伟仁所在的行政楼三层办公室,过往的教职工纷纷驻足观望,小声议论着。一组组长李刚带着两名组员走进办公室,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书籍和文件,看似并无异常。“仔细搜查,特别是隐蔽角落和加密文件夹。”李刚提醒道。一名组员打开汪伟仁的台式电脑,熟练地进入系统后台,在回收站和隐藏文件夹里仔细排查;另一名组员则翻查着书柜和抽屉,从一堆科研资料中找出了几本可疑的票据账本。
与此同时,二组在学校网络中心的工作也在紧张推进。网络管理员小王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张组长,有发现!汪伟仁在举报信寄出前一周,曾多次登录一个境外图片处理网站,上传过林晓雅老师和邓鑫元校长的照片,上传时间和举报信落款时间高度吻合。”他将登录记录和上传文件截图保存下来,“另外,他还通过校园网访问过多个虚拟号码生成平台和匿名发帖网站。”
三组的调查同样有了突破。银行工作人员指着屏幕上的流水记录向组员介绍:“三个月前,汪伟仁的个人账户向一个名为‘刘建军’的账户转账5000元,对方正是江理学院附近‘诚信打印店’的老板。我们还发现,他近一年的财务报销凭证中,有十余张餐饮、差旅发票存在伪造痕迹,开票时间和他的出差记录完全不符。”
不到两个小时,各小组的调查结果就汇总到了张劲松手中。“证据链已经初步形成,立即对汪伟仁进行突击谈话。”张劲松当机立断。
谈话室里,灯光惨白,气氛压抑。汪伟仁坐在冰冷的金属椅子上,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脸色苍白如纸。当张劲松带着李刚走进来,将录音笔、银行转账记录、合成照片原始文件和伪造发票复印件依次摆在他面前时,汪伟仁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眼神躲闪着不敢直视。
“汪伟仁,这些东西你认识吧?”张劲松拿起那张合成的不雅照片,照片上邓鑫元和林晓雅的头像被恶意拼接在陌生背景中,“境外网站的登录记录、给打印店老板的转账、电脑里未删除的举报信草稿,还有这些伪造的发票,你需要解释一下吗?”
录音笔被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汪伟仁伪装成匿名人士给财务处打电话的声音:“我要举报邓鑫元,他用假发票报销公款,还和年轻女教师有不正当关系……”熟悉的声音让汪伟仁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他猛地捂住脸,肩膀剧烈起伏。
“我……我承认,那些举报信都是我写的,照片也是我合成的。”汪伟仁的声音颤抖着,头深深地低了下去,额前的头发垂落下来,遮住了他的眼睛,“是我嫉妒邓鑫元,不满自己一直被他压着,所以才捏造事实,匿名举报他,想阻止他的提拔。”
张劲松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高校中层干部,眼神里充满了失望:“汪伟仁,你和邓鑫元是大学同学,又一起在江理学院工作了十几年,他待你不薄吧?去年你申报省级科研项目,是他主动把自己的团队资源借给你;你母亲生病住院,也是他帮忙联系的专家。你就是这么回报他的?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不仅差点毁了邓鑫元的名声和前途,也让学校的声誉受到了影响,更毁了你自己几十年的努力!”
“我不甘心!”汪伟仁猛地抬起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眼眶通红,“凭什么他邓鑫元什么都比我好?我们同时大学毕业,同时进学校工作,同时出国读博;他35岁就评上了教授,我比他晚了整整三年;他40岁拿下‘杰青’,45岁成为‘长江学者’,我连省级人才项目都没评上;现在他要升副校长了,我还只是个学院院长。我每天加班加点搞科研、抓教学,付出的努力不比他少,却永远活在他的阴影下,我不甘心啊!”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双手用力捶打着自己的大腿:“我本来以为,只要匿名举报,把他拉下来,凭我的资历和在省里的人脉,副校长的位置肯定是我的。我特意找打印店老板打印举报信,就是怕留下指纹;用境外网站合成照片,觉得你们查不到源头;甚至伪造发票栽赃他,就是想坐实他的‘违纪事实’。我没想到,邓鑫元竟然会提前录了音,更没想到你们会查得这么仔细,连几个月前的转账记录都能找到……”
说到最后,汪伟仁的声音越来越小,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不该被嫉妒冲昏头脑,做出这种蠢事……”
随后的谈话中,汪伟仁如实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罪行:他如何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假发票,如何用图片处理软件拼接合成不雅照片,如何在教师群里匿名散布邓鑫元“任人唯亲”“学术不端”的谣言,如何通过虚拟号码给纪委、财务处、教育局等部门打电话诬告。每一个细节,都和调查组掌握的证据完全吻合,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闭环。
调查结果上报后,省委和市委高度重视。在省委专题会议上,省委书记看着调查报告,语气严肃地指出:“汪伟仁的行为,表面上是个人嫉妒引发的报复,本质上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的严重问题,更是对高校政治生态的破坏。必须严肃处理,不仅要给邓鑫元同志正名,还要以儆效尤,在全省高校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天后,江理学院党委收到了市纪委监委的正式处理意见:经核查,汪伟仁存在诬告陷害他人、伪造财务凭证、违反工作纪律等多项问题,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汪伟仁留党察看二年处分,撤销其江理学院机械学院院长职务,降职调至学校下属的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基础课教师,取消其五年内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资格。
处分决定公布的那天,江理学院的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大快人心”。邓鑫元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恢复平静的校园,心中百感交集。他拿起张劲松送来的澄清通报,轻轻叹了口气:“希望汪伟仁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踏踏实实做事吧。”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通报上,“清白”二字格外醒目,一场因嫉妒引发的闹剧,终于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