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晨雾还未散尽,医疗站后山的野菊已悄悄冒出嫩芽。凤紫鸾天没亮就起了,揣着那包珍藏的医用酒精——这是去年冬天从军区医院调拨剩下的,她一直收在铁皮柜最底层,就等着手术室启用的这天。
\"凤院长!\"小李气喘吁吁地撞开值班室的门,\"县医院的救护车到坡底下了!说是转来个急症患者,肠穿孔,等不得!\"
凤紫鸾手一抖,酒精瓶差点滑落。她抓起白大褂往身上套,指尖碰到领口别着的红胸章——那是上个月县卫生局来检查时发的\"先进医疗站\"奖章,此刻硌得胸口微微发烫。\"君陌离呢?\"她边系扣子边问。
\"君参谋长天没亮就骑马去接张医生了!\"小李抹了把汗,\"听说患者是从三十里外的牧区送来的,路上颠得厉害,人已经疼得昏迷了!\"
晨雾里传来马蹄声,君陌离裹着一身寒气冲进院子,军大衣肩头还挂着霜花。他身后跟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怀里抱着个牛皮药箱——正是县医院的张医生。
\"患者情况比电话里说的还重!\"张医生声音发紧,\"肠穿孔引发腹膜炎,再晚半天命就没了!\"他转头看向手术室方向,\"凤院长,设备都调试好了?\"
凤紫鸾点点头,抓起桌上的病历本往外跑。晨雾中,那辆带红十字的救护车正缓缓驶来,车斗里躺着个面色惨白的青年,盖着军绿色棉被,时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卓玛和几个小姑娘跟在车后跑,手里端着刚烧开的热水。
\"准备手术!\"君陌离翻身上马,朝医疗站疾驰而去,\"张医生,消毒锅温度够不够?\"
\"刚烧开一锅水,正在煮器械!\"张医生的声音从后面追上来,\"王技术员!把无影灯的电线再检查一遍!\"
手术室的门被推开时,凤紫鸾闻到了熟悉的酒精味——那是她昨晚亲手配的消毒液,混着新拆封的纱布气息。手术床已经铺好,洁白的床单上放着崭新的橡胶手套,旁边是无影灯投下的明亮光圈,照得水泥地面泛着冷光。
\"患者血压60\/40,体温39度!\"护士小周举着听诊器跑出来,\"已经出现休克症状!\"
\"快!输液!\"张医生戴上口罩,声音沉稳,\"凤院长,你负责麻醉,我主刀,君参谋长当助手!\"
凤紫鸾深吸一口气,打开麻醉剂的玻璃瓶。她的手微微发抖——这是手术室启用后的第一台手术,更是性命攸关的急症。君陌离轻轻按住她的手腕:\"别慌,我数三下,你推药。\"
\"三、二、一......\"麻醉剂缓缓推入患者静脉,监护仪上的数字开始缓慢回升。张医生拿起手术刀,刀刃在无影灯下闪过一道寒光。
\"切口!\"他沉声下令。
君陌离稳稳地按住患者的腹部,凤紫鸾负责传递器械。当张医生的手术刀划开腹部的瞬间,一股腥臭的脓血涌了出来,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肠穿孔,周围组织已经感染。\"张医生眉头紧锁,\"君陌离,帮我按住这片肠管,我要清理脓液。\"
凤紫鸾看着君陌离的手——那双曾在高原风雪中牵过她的手,此刻正稳稳地按住患者跳动的肠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无影灯的光圈里,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始终没有眨一下眼。
\"清理完毕。\"张医生摘下手套,换上新的,\"现在缝合穿孔,凤院长,准备四号丝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手术室外,卓玛和几个小姑娘踮着脚往里看,又被小周拦了回去。\"别急,马上就好。\"小周安慰她们,\"张医生说了,患者能挺过来!\"
\"奶奶熬了参汤!\"卓玛举着个保温桶跑过来,\"说是给手术的人补身子!\"
\"先放这儿,等结束再喝。\"凤紫鸾头也不回地说,眼睛紧盯着手术台。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张医生长舒一口气:\"好了!冲洗腹腔,准备关腹!\"
君陌离轻轻松开按住患者的手,接过凤紫鸾递来的纱布,仔细擦拭着手术区域的血迹。无影灯的光圈里,他的白大褂已经被汗水浸透,却依然站得笔直。
\"血压回升到90\/60了!\"小周举着监护仪跑过来,\"患者有反应了!\"
手术室的门被推开时,晨雾已经散尽,阳光透过双层窗户洒在走廊的地板上。卓玛第一个冲过来,举着保温桶:\"凤院长,参汤要凉了!\"
\"先给张医生和君参谋长。\"凤紫鸾摘下口罩,嘴角微微上扬,\"手术成功了。\"
张医生摘下眼镜,擦了擦额头的汗:\"多亏了这新手术室,要是放在以前的老房子里,这台手术根本没法做。\"他指了指墙角的双层窗户,\"密封性好,无菌环境达标,再加上这无影灯......\"
君陌离接过参汤,吹了吹热气:\"患者醒了就能转到普通病房,后续观察几天就能出院。\"
手术室外的长椅上,患者家属——一个满脸皱纹的藏族阿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金珠玛米!菩萨一样的金珠玛米!\"她拉着凤紫鸾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我儿子要是没了,我们全家......\"
\"阿妈,快起来。\"凤紫鸾扶起她,\"手术很成功,您儿子会好起来的。\"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君陌离递过参汤,\"手术室是乡亲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器械是县里和军区支援的,缺了谁都不行。\"
卓玛踮着脚往手术室里看:\"凤院长,我能进去看看吗?就看看......\"
\"等患者转到病房,你再去。\"凤紫鸾摸摸她的头,\"现在里面要消毒呢。\"
午后,阳光洒在手术室外的空地上。卓玛和几个小姑娘蹲在花盆前,看着埋下的杏核冒出了嫩绿的小芽。\"凤院长,杏树真的能长出来吗?\"卓玛仰着脸问。
\"能。\"凤紫鸾蹲下来,轻轻碰了碰那点嫩芽,\"等它长大了,开花结果,咱们手术室就有自己的杏树了。\"
君陌离站在一旁,望着手术室灰白色的墙面——那上面还留着他们贴标语时的浆糊痕迹,如今已经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白。他忽然想起暴风雪夜,凤紫鸾趴在他耳边说:\"等医疗站建好了,咱们就......\"如今,手术室建好了,第一台手术也成功了,可他知道,真正的守护才刚刚开始。
\"君参谋长,\"张医生走过来,\"县医院想借咱们的手术室做培训,下个月有批赤脚医生要来学习。\"
\"欢迎。\"君陌离点头,\"咱们这儿地方宽敞,设备虽然比不上大医院,但够用。\"
\"最重要的是人心齐。\"凤紫鸾接过话,\"乡亲们支持,咱们才有底气。\"
傍晚,医疗站的喇叭里响起悠扬的藏族民歌。卓玛和几个小姑娘围着手术室跳舞,裙摆上的银饰叮当作响。君陌离靠着门框,看着凤紫鸾在病历本上记录今天的手术情况。
\"凤鸾,\"他走过去,轻声说,\"今晚去我家吃饭吧,我妈特意做了酥油茶。\"
凤紫鸾合上病历本,望着远处山峦上飘荡的晚霞:\"好啊,顺便告诉阿姨,手术室的第一台手术成功了。\"
君陌离笑了,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等杏树结果了,咱们摘下来给患者吃——就像今天,大家一起救了一个人,暖了一片心。\"
夜色渐浓,星光洒在手术室明亮的窗台上。卓玛的笑声、民歌的旋律、手术室里飘出的消毒水气味,混合成高原夏夜独有的温暖。凤紫鸾望着窗外的杏树苗,忽然明白——这座手术室不仅是砖瓦水泥的堆砌,更是无数人用汗水与期盼浇灌出的希望。它会在高原的风雪中屹立,在岁月的流转里见证生命的奇迹,就像此刻山坳里初绽的杏花,虽然微小,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机。
\"君陌离,\"她轻声问,\"明年这时候,杏树会开花吗?\"
\"会。\"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声音坚定,\"会开很多很多花,然后结出很多很多果子。\"
远处,传来建筑工人收工的吆喝声,混合着卓玛清脆的歌声,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八月的医疗站,吹向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