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雾山收编小妖的行动虽小有波折,但总体顺利,验证了江河“战后收编、练兵积粮”策略的可行性。万妖阁的势力在悄无声息中又壮大了一分,麾下弟子经过实战历练,精气神也更为凝练。江河坐镇中枢,对此结果颇为满意,心神愈发沉静,将目光投向了西行路上最后几处颇具象征意义的劫难。下一处,便是那凤仙郡。
风信堂情报传来:凤仙郡连年大旱,三年不雨,民生凋敝,郡侯张榜求贤,祈求解救之法。此难根源,并非妖邪作祟,而是人王不敬上天所致——郡侯因妻不贤,一时怒起,推倒供桌,泼了素馔,唤狗来食,冒犯了玉帝。玉帝故设米山、面山、金锁三事,立下誓愿,言需鸡啄尽米山、狗舔尽面山、灯焰燎断金锁,方肯降雨。
“人王不敬,天降责罚……此乃天庭彰显威严、规训人间之局。”江河推演天机,心中了然。此难看似是简单的求雨,实则涉及天庭与人间的秩序、帝王心性与天威难测的辩证。那米山、面山、金锁,看似儿戏,实则蕴含“誓愿”、“因果”、“规则”的至高法则,乃是玉帝亲设,非同小可。
若在以往,江河或会设法暗中助那郡侯一臂之力,积累功德。但如今,他看得更为深远。直接对抗玉帝旨意,无异于以卵击石,且会彻底恶了天庭。但若能从中参悟一二天庭运转规则、乃至那“誓愿法则”的奥妙,或可获益匪浅。此外,凤仙郡万民受苦,亦是积累善功的良机,关键在于如何行事,方能既助众生,又不逆天意。
他的目标清晰而审慎:
其一,近距离观察玉帝所设“三事”之玄妙,感悟其中蕴含的誓愿、因果、规则之道,尤其是其如何与天地法则共鸣,形成近乎“言出法随”的约束力。这对完善自身神通、理解更高层次的力量运转模式大有裨益。
其二,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缓解旱情,救助生灵。不能直接降雨,但或可引导地下水源、凝聚晨露夜霜、乃至以神通催生耐旱作物,虽杯水车薪,却也是一线生机,可积无量功德。
其三,观察取经团队如何化解此难。孙悟空上天庭查明缘由,最终引导郡侯归善、感动上天,此过程亦是“劝化”与“规则内解决”的典范,值得借鉴。
其四,整个过程需严守本分,绝不触碰玉帝所设底线,只做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之事,绝不越俎代庖。
计议已定,江河此次化身为一游方术士,身着朴素道袍,手持拂尘,气息平和,带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自称“云霖子”,取“云行雨施”之意。他算准时机,在取经团队抵达前数月,便来到了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凤仙郡。
但见郡中土地龟裂,草木枯焦,百姓面黄肌瘦,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怨气、死气弥漫,直冲云霄,却又被一股无形的天威压制,无法上达天听。郡侯府邸亦是愁云惨淡,求雨法事做了无数,皆无用处。
江河心中沉重,却知根源在天,非寻常法术可解。他并未直接去揭榜,而是在郡城外围寻了一处荒废的土地庙暂居。白日里,他步行于乡野之间,看似采药问诊,实则以自身精纯水元之气,悄然滋养干涸的土地,更施展神通,于深夜凝聚百里范围内的稀薄水汽,化为甘霖微露,悄无声息地滋润着那些濒死的禾苗与饥渴的生灵。虽无法普降大雨,却也在局部区域保住了一线生机,救活了部分百姓。
同时,他神识悄然覆盖郡守府,感应那冥冥中与天庭相连的因果线,以及玉帝所设“三事”的法则波动。那米山、面山、金锁虽在九天之上,但其投影与郡侯之心念、凤仙郡之灾劫紧密相连。江河凝神感悟,只觉那法则森严缜密,环环相扣,将“冒犯之因”与“干旱之果”牢牢绑定,更以“鸡、狗、灯”这三种寻常之物为引,蕴含“以小见大”、“持之以恒”的深意,其运转之妙,令江河这金仙也叹为观止,对“规则”的理解更深一层。
“天庭律法,竟能精密至此……言出法随,因果必报。欲破此局,非力可敌,唯有‘诚心悔过,符合规则’一途。”江河心中明悟,更坚定了顺势而为的决心。
数月后,取经团队入凤仙郡。孙悟空闻郡侯所求,火眼金睛一看,便知端倪,上天庭查问。得知缘由后,返回告知郡侯。那郡侯闻言,如遭雷击,惶恐不已,幡然悔悟,率全城百姓皈依佛教,念佛吃斋,诚心忏悔。
在此期间,江河所化的“云霖子”依旧在乡间行善。他见郡侯真心悔过,知时机已到,便在一些受他暗中庇护、心存善念的百姓中,“偶然”提及诚心向善或能感天动地,更“无意间”示范了一些简单的祈愿、静心之法,潜移默化地助长郡中的祥和忏悔之气。此举细微,却如同在干柴中投入一颗火星,让百姓的信念更为凝聚。
最终,郡侯与全城百姓的至诚之心,感动上天。孙悟空见时机成熟,再上天庭查看,果然见那鸡啄米尽、狗舔面光、灯燎锁断!玉帝法旨降下,凤仙郡普降甘霖,旱情得解。
在甘霖降下的那一刻,江河于荒野中静立,感受着天地间弥漫的磅礴生机与那浩瀚天威消退的法则变化,心中对“因果循环”、“诚心感天”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一股远比之前暗中助人更宏大、更精纯的功德之力,因其引导善念、辅助形成祥和氛围的“间接”之功,悄然加诸其身,让他元神一阵清明。
事毕,凤仙郡重现生机,郡侯感激唐僧师徒,亦对那位曾施以援手的“云霖子”道士念念不忘,却寻之不得。取经团队继续西行。
江河悄然离去,回归万妖阁。此番凤仙郡之行,他未得任何实物好处,也未与任何大能直接交流,但收获却极为丰厚:对天庭规则、誓愿因果的感悟更深,积累了海量功德,更亲眼见证了“规则内化解灾难”的完美范例。
“天意如刀,规则似网。顺势而为,方是智者。”江河静坐感悟,道心愈发圆融。他深知,未来若要真正与天庭、佛门等大势力博弈,对此等规则的理解与运用,至关重要。
“西游之路,即将抵达终点。玉华州收徒、金平府擒犀、天竺国真假公主……皆是尾声前的涟漪。”江河目光穿透虚空,已能望见灵山脚下那最后的渡口。“待真经取回,佛法东传,这天地气运,便将迎来真正的分流与重塑了。”
他收敛心神,将凤仙郡的感悟细细消化,周身气息与万妖阁的气运愈发交融,如同深潭,静待风起。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