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辰亲子” 开业活动的热闹氛围还未消散,机构的热度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发酵。从周一清晨开始,活动室的门口就不断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有的拿着育儿博主 “小雨” 推荐视频截图询问课程,有的则是听邻居口碑相传专程而来,原本计划的 “错峰接待”,渐渐变成了全天候的忙碌。
苏婉提前做足了准备,安排擅长沟通的王老师和刘老师专职负责日常接待,每天下午 2 点到 4 点开设 “迷你体验课”—— 将常规课程浓缩成 30 分钟的精华版,涵盖绘本片段讲解、简易手工制作和亲子小游戏,让没能参加开业活动的孩子也能快速感受课程魅力。接待台旁还特意设置了 “课程体验反馈本”,上面贴满了孩子们在迷你体验课上的笑脸照片,旁边标注着 “豆豆:喜欢黏土手工,下次还要来”“朵朵:主动跟着老师念绘本,进步很大”,这些真实的反馈,成了打动家长的 “活广告”。
一、日常接待:温情与专业打动每一位家长
周一上午,第一位访客是住在万象城附近的李奶奶,她牵着 4 岁的孙子小宇,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 “婉辰亲子” 的地址。“姑娘,我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平时就我带小宇。昨天楼下王阿姨说这里的课好,小宇总在家看电视,我就想带他来试试。” 李奶奶有些拘谨地说,眼神里满是期待。
苏婉连忙请祖孙俩坐下,倒了杯温水递给李奶奶,又拿了个小积木给小宇玩。“奶奶您别着急,我们先带小宇体验下迷你课,您在旁边看看,觉得合适再决定。” 她笑着说完,便把小宇交给正在准备绘本的王老师。
迷你体验课上,王老师讲的是《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片段,当讲到 “爷爷把旧毯子改成新外套” 时,她拿出提前准备的布料和小剪刀,邀请小宇一起 “做手工”。小宇原本有些腼腆,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慢慢拿起胶水,把布料贴成小外套的形状,还小声说:“我也要给奶奶做外套。” 李奶奶坐在后排,看着孙子认真的模样,眼眶微微泛红,悄悄对苏婉说:“这孩子平时在家不爱说话,今天居然愿意动手,还想着我,太不容易了。”
体验结束后,苏婉详细给李奶奶介绍 0-3 岁亲子启蒙班的课程:“每周两次课,每次 45 分钟,有感官训练和语言互动,能帮小宇锻炼表达能力,还能认识新朋友。” 李奶奶没多犹豫,当场拿出钱包:“姑娘,我给孩子报 3 个月的,只要他喜欢,花钱值!” 办理手续时,她还特意让苏婉帮忙把上课时间选在周末:“等儿子儿媳回来,也让他们陪小宇来上课。”
类似的场景,在一周内不断上演。周二下午,一位年轻妈妈带着 2 岁的女儿来体验,她是刷到 “奶爸育儿记” 的直播专程而来:“博主说你们的课能帮孩子培养专注力,我家孩子总坐不住,想试试。” 体验课上,老师通过 “感官探索袋” 让孩子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女儿居然专注地玩了 20 分钟,妈妈惊喜不已,当场报名了半年的启蒙班;周四,一对双胞胎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看到活动室里的安全防护措施 —— 圆角桌椅、防滑地垫、应急包,当即决定办理年卡:“把孩子放这里,我们放心。”
二、续报优惠:打消顾虑,推动报名转化
为了留住更多潜在客户,苏婉推出的 “体验课续报优惠”—— 体验课后 7 天内报名,可在原有优惠基础上额外减免 100 元,成了推动报名的 “关键一击”。很多家长在体验后虽有好感,却因 “不确定孩子是否长期喜欢”“想对比其他机构” 而犹豫,这个优惠恰好给了他们 “尝试的理由”。
周三上午,张先生带着 5 岁的儿子小明来参加迷你体验课,小明在科学实验环节对 “彩虹生成” 表现出极大兴趣,拉着张先生的手说 “还想做实验”,但张先生仍有些犹豫:“我想再看看其他机构的课程,对比下再决定。” 苏婉没有急于推销,而是笑着说:“张先生,您可以先带小明体验我们的正式课,要是 7 天内报名,能额外减 100 元,还能送一套科学实验材料包,让小明在家也能做简单实验。” 她还拿出其他家长的反馈:“您看,很多家长刚开始也想对比,后来觉得我们的课程更适合孩子,您可以先试试,不合适也没关系。”
周五下午,张先生果然带着小明来报名:“我对比了两家机构,还是觉得你们的课程更专业,小明也一直说想来,这个优惠正好帮我省了 100 元,太划算啦!”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一周内,有 23 位家长因为这个优惠,从 “犹豫” 转为 “报名”,其中 12 位直接办理了年卡。
三、学员增长:超额完成目标,未来可期
到周日晚上,苏婉坐在前台,打开报名系统整理名单,屏幕上的数字让她忍不住嘴角上扬 —— 开业一周,报名人数已突破 80 人,其中 35 人办理年卡,28 人办理半年卡,17 人办理季度卡,远超她最初预计的 “50 人开业首周目标”。她拿起笔,在名单上逐一标注学员的特点:“小宇:奶奶带,重点关注语言表达”“小明:喜欢科学实验,推荐后续科学课”“双胞胎:需要安排同步课程”,这些细致的记录,是为了后续更好地匹配课程。
“还在忙吗?” 林辰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提着苏婉爱吃的草莓蛋糕,笑着走进来,“我刚从公司过来,路过看到这里还亮着灯,就知道你还在整理名单。”
苏婉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把平板递给林辰:“你看,一周就有 80 人报名,比我想的顺利太多了。要是没有你帮我用 App 推广,没有老师们这么用心,肯定不会这么成功。”
林辰接过平板,翻看着名单,又看了看苏婉眼底的笑意,温柔地说:“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从想法到选址,再到课程设计,你付出了这么多,值得这样的回报。” 他把蛋糕放在桌上:“今天是周日,早点下班,我们回家庆祝下。”
苏婉点点头,起身关掉前台的灯,最后看了一眼活动室 —— 彩虹滑梯安静地矗立在角落,绘本架上的书籍整齐摆放,仿佛在期待着明天又会有一群孩子在这里欢笑。她知道,“婉辰亲子” 的路才刚刚开始,但看着眼前的报名名单,感受着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她心里充满了信心: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家庭在这里,收获温馨的亲子时光,而 “婉辰亲子”,也会成为青州亲子教育领域的一张 “温暖名片”。
走出万象城时,夜色已浓,路灯的光芒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苏婉握着林辰的手,轻声说:“谢谢你一直支持我,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林辰笑着回应:“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以后,我们一起把‘婉辰亲子’做得更好。” 晚风轻拂,带着冬日的凉意,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温暖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