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8章 艰难的抉择**
交易截止日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牵动着湖人管理层的神经。初步接触反馈回来的高昂要价,让办公室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是妥协,还是坚持?这个艰难的抉择,最终摆到了决策者陈昊的面前。
在陈昊的要求下,一个由他亲自主持的小范围高层决策会议,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于他的办公室召开。参加者只有总经理米奇·库普切克、首席法律顾问艾丽莎·约翰逊(通过电话连线)以及陈昊的特别助理张志远。
库普切克首先详细汇报了与各队谈判的最新进展和对方坚持的要价。
“综合来看,老板,”库普切克总结道,“目前唯一有微弱谈判空间的,是与新奥尔良黄蜂队关于p.J.布朗的交易。他们坚持要一个首轮签,但可能在球员搭配上稍微松口,比如只要求武贾西奇,不要库克。但即便如此,用一个首轮签和一个轮换球员去换一个半个赛季使用权的老将,代价依然很高。”
“其他目标,如威尔考克斯、穆罕默德,对方的核心要价都涉及蒙塔(埃利斯)或安德鲁(拜纳姆),完全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基础。”
艾丽莎·约翰逊从法律和风险控制角度给出了专业意见:“从合同角度看,p.J.布朗的到期合同是最安全的,不会影响我们未来的薪资灵活性。但如果付出首轮签,我们需要评估布朗剩余的职业寿命和即战力,是否值得这个选秀权未来的潜在价值。而如果交易涉及蒙塔·埃利斯或安德鲁·拜纳姆这样的年轻核心,从资产价值角度看,是巨大的风险,除非换回的是全明星级别的球员,否则坚决不能考虑。”
张志远则提供了数据和球探团队的补充分析:“数据模型显示,p.J.布朗的加入,预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内线防守效率和篮板保护,尤其是在对阵传统低位强队时。但这种提升可能是有限的,并且无法保证他能完美融入我们的进攻体系。他年龄带来的伤病风险和状态下滑风险,也需要计入考量。”
陈昊静静地听着所有人的发言,手指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深邃。他面前仿佛摆着一架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球队当下冲击冠军的迫切需求,是科比日益增长的年龄和巅峰期的尾巴,是球迷和舆论的巨大期望,是战胜马刺、小牛等强队的现实需要。另一端,是球队的未来,是蒙塔·埃利斯、安德鲁·拜纳姆等年轻球员的成长潜力,是宝贵的选秀权,是健康的薪资结构和长期的竞争力。
妥协,付出首轮签和轮换球员,换来p.J.布朗半个赛季的使用权。这可能暂时缓解内线压力,但也可能效果不及预期,并且损失了未来的资产。更重要的是,这会开一个不好的先例,让联盟其他球队认为湖人管理层会在压力下妥协,未来谈判会更加困难。
坚持,保留所有年轻核心和选秀权,以现有阵容进入季后赛。这保护了未来,但也意味着要将夺冠的希望,寄托在年轻内线的快速成长、战术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一些运气成分上。如果季后赛再次因为内线短板折戟,外界和内部的质疑声将会排山倒海般涌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短期利益与长期规划的艰难抉择。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每一个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机会成本。
办公室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库普切克紧张地看着陈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定。艾丽莎和张志远也屏息凝神。
陈昊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三人,最终定格在库普切克身上。
“米奇,”陈昊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断,“我给不了你明确的指示,是‘不惜代价’还是‘按兵不动’。我需要你作为总经理,基于你对球队现状、市场行情和未来规划的综合判断,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去争取那个你认为最符合球队利益的交易。底线不变:埃利斯、拜纳姆、大卫·李不动。首轮签尽量保留,但如果……如果最终为了得到p.J.布朗这样的老将,必须付出一个首轮末段的选秀权,而你认为这值得,我可以授权给你。”
他没有给出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将最终的决定权重压在了库普切克的职业判断上。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库普切克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重量。他明白了陈昊的意思:在原则范围内,尽可能去操作,但最终的拍板,需要他这位总经理来承担职业风险。
“我明白了,老板。”库普切克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会尽我所能,在截止日前,为球队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艰难的抉择,从陈昊这里,部分地转移到了库普切克的肩上。接下来的24小时,将决定湖人队是以一个修补过的阵容,还是一个维持原状的阵容,去迎接季后赛的终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