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捧着茶碗,先是凑近闻了闻,然后才抿了两口:
“哟!这茶可以啊!入口甜丝丝的,咽下去喉头还有回甘,整个人都通透了,好茶!”
姑姑也端起自己那杯,喝了一口,
感受着那股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舒服地叹了口气:
“是呢,喝完整个人都暖烘烘的,手脚都没那么凉了。小昆,这茶叶不便宜吧?”
曹昆笑了笑,没接价格的茬:
“您俩喜欢就成,喝完了再跟我说,我这儿还有。”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沉下来,客厅温暖的灯光显得愈发柔和。
电视里正低声播放着一部家庭伦理剧,没人认真看,却充当了极好的背景音。
小表妹盘腿坐在旁边的地毯上,埋头刷着ipad,偶尔发出几声咯咯的轻笑。
曹昆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后靠,目光随意地扫过客厅,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回:
“刚才聊到那大铺子,姑姑的建议挺好。不过,”
他转向她,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是按原计划租出去省心,还是……”
他略一沉吟,用商量的口气提出了折中方案:
“可以先在一楼做个精致的私房菜馆试试水?二楼先空着,以后再看。”
李萍正拿起一个橘子要剥,闻言停下了动作,认真地想了想。
她掰了一瓣橘子递给身旁的小表妹,才开口:
“嗯,要不先做个小的试试,这样姑姑也能忙得过来,我心里也踏实些。”
“成,那就这么定了。”
曹昆点头,欣赏她能有自己的主见。
他很自然地从她手里拿过那个没剥完的橘子,接着剥了起来,同时说:
“那我等会给你转笔钱,做前期装修和启动的资金。”
说完,另一只手已经拿起手机操作了几下。
从李萍那里赚了几个亿的曹昆本也没小气,
直接给转了一千万——别喷作者,就想让他大方一回。
李萍的手机在茶几上“叮咚”一声轻响。
她拿起来一看,眼睛微微睁大,下意识地拽了下曹昆的胳膊,压低声音:
“……你怎么转了这么多?开个饭馆用得了这么多钱?”
姑姑正好奇,探身瞄了一眼手机屏幕,
看到那串零,表情明显怔了一下,随即微微蹙眉,带着点嗔怪道:
“小昆,这……先期投入有个一两百万顶天了,你太惯着她了,哪能这么花钱。”
小表妹也好奇地放下ipad,爬过来摇着李萍的胳膊,凑在她耳边低声问:
“姐,姐夫给你转了多少啊?是不是特别多?”
曹昆已经把橘子剥好,顺手分了一半给李萍,自己吃了一瓣,才笑着回道:
“姑,没事,宽裕点也好。”
他解决完橘子,又抽了张纸巾擦手,继而笑着看向李萍,打趣道:
“对了,刚才小妹可是叫了我姐夫的,你这当‘大款姐姐’的,不得有点表示?”
李萍笑着轻推了表妹一下,说道:
“我之前给她存了十万,到时候我再给她存点吧。”
姑姑嘴上说着“不用不用,太破费了”,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她在意的从不是钱多钱少,而是曹昆对李萍这份上心的态度。
姑姑起身去厨房端出一盘洗好的葡萄,放在茶几上:
“来来,吃点水果,别光说话。”
姑父接过话茬,拿起一颗葡萄(并不急着吃),气氛也跟着回到家常的松弛里:
“说到开小馆子,后厨要是需要人,我倒是认识个老师傅。
以前在老字号干过,手艺没得挑,现在年纪大了,就想着找个清静点的地方带带徒弟。
你们要是真定下来了,我回头去问问他的意思。”
“那可真太好了!”
姑姑一边拿着茶壶给每个人续水,一边接话,
“有这么个老师傅坐镇,心里就踏实多了。”
续完水,她坐回沙发,脸上的神色稍稍淡了些,搓了搓膝盖,声音也低了些:
“还有个事儿……萍啊,你妹前几天来电话,说要带你爷爷奶奶来京城。你奶奶……”
她的话没说完,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李萍放下手机,语气平静却坚定:
“姑,这事我跟曹昆说过。曹昆的意思是让我多听听你的意见。”
她说完,下意识地看了曹昆一眼。
曹昆会意,顺着李萍的话沉稳接话,语气让人安心:
“姑,您不用担心。吃住玩现在都很方便,让老人开心就行。再说现在咱家啥也不缺,我也跟李萍说了,多理解老人,能帮的尽量帮。”
这时,窗外传来笑闹声,更衬得屋内灯光温馨。
曹昆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开,他看向李萍,声音温和:
“对了,李萍,后天你生日,你打算好怎么过了吗?”
李萍正捏着一颗葡萄,闻言愣了一下:
“啊?我没想啊……要不就跟往年一样,几个人吃顿饭得了?”
“今年热闹一下吧。”
曹昆语气随意,却带着安排好的笃定,
“刚好金茂府那边地方挺大,也安静,很适合给你过生日。”
“广渠路的吗?”
姑父放下茶杯,有些惊讶,
“那边的房子可不便宜。”
“嗯,之前买了一套。”
曹昆的语气很平常。
姑姑端着水杯的手顿了一下,随即问道:
“那生日宴都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吗?我和你姑父也好早点过去帮忙。”
“姑,不用特别准备,我明天问一下物业,找专门的人布置一下就好。”
曹昆笑道,
“您和姑父要是有什么想请的老朋友,正好一起请来聚聚。”
“那行!这事就这么定了!”
姑姑高兴地拍了下手。
聊完生日宴的安排,曹昆转向李萍问道:
“李萍,你这边呢?除了佳慧,还准备叫谁?”
“好像也没人了,另一个朋友在广州,不在这儿。
你说要不要叫一下姐姐和哥哥——就是上一个公司的两个老板?”
李萍回应道。
“你给说一声吧,毕竟以后可能还要打交道,而且店铺离得那么近。”
曹昆说了一句,又补充道,
“对了,吴赛两口子你也顺便请了吧。”
说完几个需要请的人,曹昆端起茶杯抿了口,心里突然冒了个念头:
要不问问杨小米和章玉琪有没有空?
要是她们能来,对李萍来说,保准是个大惊喜。
夜色渐深,杯里的茶续过几巡,渐渐淡了。
窗外的灯火愈发稠密,客厅里的谈笑声也慢慢变成了家常的闲聊。
李萍和姑姑、小表妹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开店和生日细节;
曹昆则在和姑父聊天,两人性格相近,也都读过不少书,聊得还挺投机。
当然,曹昆说的大多是“歪理邪说”
——他没真正读过几部正经的理论着作,大多是从网上看来的零碎观点,或是自己的肤浅理解。
姑父不一样,一来在部委上班,虽说是清水衙门,但人家讲起理论来,听着就有深度多了。
夜渐渐深了,曹昆和李萍也没回林肯这边,就在姑姑家歇了。
李萍还有些不好意思,最后在姑姑一家人揶揄的眼神中,
扯着曹昆的胳膊,把他拉进了自己的房间,身后的小表妹朝着李萍一个劲地扮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