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集团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投影幕布上,厉氏集团与苏氏的合作方案被红笔圈出密密麻麻的风险点——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监管收紧、竞争对手恶意压价,每一项都像暗礁藏在平静的水面下。
“苏总,现在市场环境太差,这时候推进合作风险太大了。”市场部总监擦着额头的汗,“要不咱们再等等,等风浪小些再说?”
参会的高管们纷纷附和,连一直支持合作的副总都皱着眉沉默。厉沉舟坐在角落,手里捏着那枝早已风干的白菊,看着苏晚指尖在风险清单上划过,心里替她捏了把汗——他太清楚这种“风浪”的厉害,稍有不慎就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
苏晚却忽然抬眼,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忘了老渔民的话?风浪越大,鱼越贵。”
这话让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苏晚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指向风险点:“这些所谓的‘风浪’,看似是危机,实则是机遇。原材料波动淘汰了供应链不稳的小厂,政策收紧清退了不合规的竞争者,对手压价更是在消耗自身利润——这时候敢出海的,才能独占丰饶的渔场。”
她顿了顿,指尖敲在“新技术研发”那项上:“厉总之前中毒事件,让我们查到影阁余孽背后有海外资本支持,他们早就盯着苏氏的核心技术。现在退缩,等于把市场拱手让人;迎难而上,不仅能拿下合作,更能借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厉沉舟猛地抬头,看向苏晚的眼神里满是震惊。他终于明白,苏晚要的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合作,而是借这场“风浪”彻底清除隐患,稳固苏氏的行业地位。这正如渤海湾的老渔民,风浪天出海看似冒险,实则能等到聚集的深海鱼群。
“可我们的资金和技术储备……”财务总监还是担忧。
“厉氏可以补足资金缺口,苏氏的研发团队已经突破了关键技术。”厉沉舟突然开口,站起身走到苏晚身边,“我知道这场‘风浪’有多险,但高风险从来都伴着高回报。当年我在落棠谷闯影阁,也是凭着这股劲;现在,我陪苏氏一起搏。”
苏晚转头看他,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了然的浅笑。高管们见两家掌舵人都态度坚决,也渐渐定了心——毕竟真正的机遇,从来不会藏在风平浪静的浅滩里。
散会后,办公室里只剩他们两人。厉沉舟看着苏晚整理文件的侧脸,轻声道:“以前总觉得你只是开包子铺的姑娘,现在才懂,你早就看透了‘风浪’里的机会。”
“开包子铺时也一样。”苏晚笑着递给他一杯茶,“雨天大家不愿出门,我就熬热粥送上门;夏天包子难卖,我就琢磨出风味酪——风浪从来不是阻碍,是筛选。它吓退了怯懦的人,也给勇者留足了空间。”
厉沉舟握着茶杯,指尖的温度透过瓷器传来。他想起《狂飙》里那句台词,此刻才算真正读懂——“风浪越大,鱼越贵”从来不是盲目冒险,而是对风险与机遇的清醒认知,是有能力扛住风浪后的精准出击。
窗外,云层渐厚,似有风雨将至。苏晚走到落地窗前,看着远方的天际线:“这场‘鱼’,我们得好好捕。”
厉沉舟站在她身边,手里的干菊虽已褪色,却像一枚印章,刻下了此刻的决心。他知道,这场风浪过后,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会是彼此间重新建立的信任与默契——这才是最珍贵的“鱼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