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沁与宋秩并肩而立,一个清冷疏离,一个明艳动人;一个端庄持重,一个妩媚灵动,格外引人注目。
令剧组啧啧称奇的是,两位女演员私下相处融洽,片场相遇时总是言笑晏晏。
可一旦拍摄对手戏,尤其是那些“为男主争锋相对”的桥段,她们迸发的情绪异常真实,激烈程度甚至令人误以为真在争执。
当然,这种状态仅存在于镜头前——导演喊“卡”的瞬间,她们便恢复如常。
李雪将这种效果归功于黎沁在宋秩引导下迅速入戏,才碰撞出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
他顺势鼓励其他主演跟上两位女演员的节奏,全情投入表演。
在她们的带动下,整个剧组渐入佳境,拍摄效率显着提升。
此前因多次波折停滞的“明台线”拍摄进度,原本预计需延期半月完成。
但得益于演员们的超常发挥,延期周期缩短了整整一周。
提前杀青意味着节省大量成本,导演李雪自然喜出望外。
他毫不吝啬对两位女演员的褒奖,剧组众人也纷纷称赞她们配合默契。
面对赞誉,黎沁与宋秩谦逊致谢,唯有在无人察觉的间隙,彼此眼中才会闪过心照不宣的锋芒。
当然,还有位旁观者捕捉到了这份暗涌,只是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半月时光转瞬即逝,《伪装者》剧组迎来横店场景的收官之战。
此场戏份完成后,全员将 至上沪影视基地,与“明楼线”团队会师完成最终拍摄。
这场重头戏正是曾被孟浩痛批“反智”的“劳工营救援之寻子行动”。
如今剧本已按合理逻辑重构,最大改动在于“程锦云”的角色塑造——
她不再是擅自行动、满山找孩子的圣母形象,而是蜕变为能冷静研判战局、持枪与敌周旋的成熟特工。
不过为推进剧情,她最终仍负伤昏迷,由此引出男主照料及其与“情敌”冲突的后续发展。
木质小楼内,李雪正逐一确认各部门准备工作。
\"最后一场了,大家加把劲,早点收工。\"李雪对工作人员说道。
\"来玩个游戏。\"孟浩笑着提议:\"如果五点前拍完,我和李导请大家吃饭。要是过了五点,饭局照常,但得你们请我俩。\"
\"加我一个!\"刚化完妆的胡戈凑过来:\"我们三个请全组。\"
整个剧组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反正无论如何都能吃顿好的。至于平摊三个人的费用,对上百号人的剧组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纯粹图个热闹。
其实杀青宴原本就安排好了,孟浩只是添了个彩头。
\"还是这么会做人情。\"宋秩小声嘀咕。
身旁的黎沁若无其事地问:\"他在学校也这样吗?\"
\"差不多吧,有次和我们表演系聚餐......\"宋秩突然警觉地停下,\"你问这个做什么?\"
\"随便问问。\"黎沁神色平静。
\"呵呵。\"宋秩干笑两声,暗自庆幸没被套话。那些校园往事可是她的秘密武器。
\"准备好了吗?\"李雪走过来询问。
\"好了。\"
\"随时可以。\"
两位女演员分别回应。
\"各部门准备!\"李雪确认好机位和灯光,\"3,2,1,开始!\"
复古风格的房间里,黎沁和宋秩隔桌而立。
四目相对片刻,黎沁率先开口:\"你想和我谈谈?\"
宋秩冷声道:\"和你有什么好谈的。\"
黎沁:\"那就是不想谈?\"
宋秩:\"我早就想和你谈了。\"
黎沁:\"那你想谈什么?\"
宋秩:\"你会不知道?\"
......
或许是最后一场戏的缘故,两人的表演格外投入。即使不了解剧情,也能感受到那股针锋相对的气势。
\"不错。\" 前的李雪满意地点头。这两个女演员的对手戏总是特别出彩,和其他人搭戏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要是孟浩知道导演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缺少的是\"真实感\"。他暗自庆幸这段台词意外地契合现状。幸好拍摄需要不断调整机位,否则让她们一直这样吵下去,后果难以预料。
孟浩暗自盘算,等到了上沪,与她们的交集就会减少,应该不用再为此烦恼。
拍摄接近尾声时,\"明台\"站在门外听见屋内激烈的争吵,推门而入:\"你们在干什么?都这么闲吗?\"
宋秩冷笑一声,径直走向门口,用力撞开挡路的\"明台\"离开。
\"哎哟,发什么神经。\"
\"明台\"揉着胸口嘟囔,又被紧随其后的黎沁重重撞了一下。
\"好,停!\"
导演李雪喊停。
\"你们还真下狠手啊?\"
胡戈揉着胸口,委屈地看着黎沁和宋秩。
两位女演员连忙道歉,目光却不约而同地瞥向躲在角落的孟浩。
目睹胡戈的遭遇,孟浩意识到之前的想法可能太天真了。
或许该趁剧组 的机会避一避?
......
作为男人,遇到困难不能退缩。但王伟的电话来得正是时候,通知孟浩《法医秦明》试镜即将开始,要求他必须回京北。
\"......真不是故意爽约。你也知道弧光今年重点项目多,实在抽不开身。\"
行驶在东三环的孟浩对着手机解释。
电话那头,刚结束拍摄的黎沁略显失落:\"好吧,那你先忙。别忘了欠我的饭,来上沪要补上。\"
《伪装者》横店戏份杀青后,剧组马不停蹄赶往上沪。黎沁本想尽地主之谊,却得知孟浩要回京北。
\"一定补上。\"孟浩保证道。
听到电话里的笑声,黎沁问:\"你和谁在一起?\"
\"张偌昀。\"孟浩回答,\"正好一起参加新剧试镜。\"
\"黎老师,你们私下聚餐都不叫我们?\"张偌昀插话道。
黎沁笑道:\"都来呗,反正孟老师请客。\"
作为《灵魂摆渡》的老搭档,黎沁与张偌昀私交不错。至于另一位主演于毅,因年龄差距较大,往来相对较少。不过对于这部作品,他的感情丝毫不逊于创作者孟浩。
《灵魂摆渡》完结后,得知弧光影视暂无续拍计划,于毅找到孟浩提出将\"灵摆\"弧光影视正式授权于毅担任《灵魂摆渡》舞台剧制作人,双方约定收益分成。据孟浩了解,目前项目正处于剧本征集阶段,于毅对剧本质量把控相当严格。
挂断黎沁的电话后,张偌昀打趣道:\"看来你和黎老师关系挺好啊?\"
\"都是朋友。\"孟浩笑着回应,\"不过咱们仨里还是跟你最亲。\"
\"少来这套!\"张偌昀笑骂,\"我可是有主的人。\"
聊到张偌昀的女友,孟浩表示还没见过。原来去年拍摄《灵魂摆渡2》时,张偌昀女友曾来探班,恰逢孟浩不在剧组。
\"等大家都有空,叫上黎老师一起聚聚。\"张偌昀提议。
这时宋秩来电,孟浩戴上耳机接听。
\"怎么突然回京北了?\"电话那头传来宋秩清脆的声音。
孟浩压低声音解释着,宋秩察觉异样:\"在忙?\"
\"没事,你说。\"孟浩温柔回应。
宋秩忍不住嘴角上扬,这个总惹人生气的家伙,偶尔的温柔总是让人心动。
\"等你回京北再联系。\"她看了眼不远处的黎沁,暗自盘算着。
挂断电话,孟浩发现张偌昀正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想说什么?\"孟浩主动问道。
\"刚才那位是......\"张偌昀欲言又止。
“该怎么形容呢。”孟浩思索片刻道:“一个关系有些微妙的朋友。”
“微妙到什么程度?”
“就像‘蚩尤’和‘娅’那样。”孟浩打了个比方。
换作旁人或许会一头雾水,但作为《灵魂摆渡》的参演者,张偌昀立刻心领神会。
“所以她现在和黎老师在同一个剧组?这……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能有什么麻烦。”孟浩淡然道:“只是碰巧合作而已,等拍完戏,以后未必会再见面。”
张偌昀咂了咂嘴,这种复杂局面显然超出了他的经验范围。
沉默半晌,他最终拍了拍孟浩的肩膀:“你自己多当心。”
轿车驶至酒仙公寓——上次《心理罪》试镜的地点。
《法医秦明》的选角同样安排在此处。
二人上楼走进弧光影视准备的会议室,王伟、刘执和其他工作人员已等候多时。
尽管张偌昀早已内定为男主角“秦明”,但流程仍需走完。
这并非形式主义——若试镜 现重大问题或与角色不符的情况,孟浩会毫不犹豫换人。
“剧本都看过了?”孟浩问道。
张偌昀点头:“这段时间一直在研读。”
他略显迟疑地补充:“不过我发现剧本里的‘秦明’,和原着设定差别很大?”
原着中的“秦明”性格随和,常与朋友谈笑风生;而相比原着的现实主义基调,网剧强化了喜剧元素——这与当前悬疑网剧的创作趋势一致。《灵魂摆渡》《暗黑者》都采用“悬疑+幽默”的模式,更契合年轻观众口味。
当然也有例外,如《心理罪》就保持了沉重压抑的基调,强行加入笑料反而会破坏氛围。
张偌昀的试镜仅耗时半小时。
结果令人满意,孟浩和王伟一致认为他完美契合新版“秦明”。
“很好,看来我们要再次合作了。”
孟浩与张偌昀碰拳示意,随后补充道:\"还有件事需要提前告知。正式拍摄前,三位主演需在法医部门实习两周,能接受吗?\"
作为文艺创作者,实地考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以往拍摄职业题材作品时,主创团队总会深入相关行业体验生活。毕竟实践出真知,亲身经历远胜于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