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晨雾给黎明新城披上了一层薄纱,田野里的秋播作物却愈发精神。小麦的分蘖已基本稳定,健壮的分蘖芽舒展成细小的叶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石滩据点的油菜则完全进入莲座期,墨绿色的叶片层层叠叠,最大的叶片直径已超过十厘米,像一个个小小的莲座铺在田间;绿谷试验田的抗冻豌豆藤蔓已爬满了枫木支架,开始孕育细小的花苞,预示着明年春天的收获。
老周每天都会带着种植组的队员在油菜田旁停留很久,手里的“莲座叶面积测量仪”(用旧时代的激光测距仪改装)能快速计算每株油菜的叶片总面积:“平均每株叶片面积达到800平方厘米,比去年同期多150平方厘米!只要保持这个长势,明年油菜籽的千粒重至少能达到3.5克,产量肯定差不了!”他兴奋地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还特意标注了“重点管护地块”,提醒队员们加强这几片田的巡查。
林墨陪着老周在油菜田巡查时,看到陈阳正带领医疗组的队员给油菜喷施“抗冻剂”——这是苏晚晴根据旧农科资料研发的,用丙二醇、甘油和植物提取物混合制成,能提高油菜的抗低温能力,应对寒露过后可能出现的霜冻。“陈阳说,喷施后油菜能抵御零下2度的低温,比未喷施的能多承受3度,这样就能在霜降前多积累一些养分。”林墨笑着对老周说,手指向远处的陈阳,后者正耐心地指导石滩队员调整喷雾器的喷嘴,确保药剂能均匀地覆盖在叶片表面。
不远处的河港码头,老河正指挥船员卸载从下游盐矿运来的钾肥:“这些钾肥专门给油菜田准备的,莲座期需要大量的钾元素,能促进叶片生长,还能增强抗病性。”船员们将钾肥装进陶窑烧制的肥料罐里,用小船沿着河道运往各块油菜田,船头的红旗在晨雾中轻轻飘动,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然而,这份平静在下午被打破。负责油菜田管护的石滩队员阿水生,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一片残缺不全的油菜叶,叶片上布满了不规则的孔洞,边缘还留着新鲜的啃食痕迹,叶片背面趴着几只黑色的小虫,正贪婪地啃食着叶肉。“周叔!墨哥!油菜叶被虫子吃了!刚长好的莲座叶,不到半天就变成这样了,好多植株的中心叶都被啃了,再这样下去,油菜就没法进行光合作用了!”
林墨和老周立刻跟着阿水生赶往油菜田,眼前的景象让两人脸色凝重——近十五亩的油菜田,叶片受损率已超过五成,有的植株甚至被啃得只剩下光秃秃的叶柄,地面上散落着大量的碎叶,几只黑色的小虫正从一片完好的叶片上爬过,留下一串细小的孔洞。“是‘食叶变异体’!”老周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只小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声音带着一丝焦急,“这种变异体专门啃食作物的叶片,尤其是油菜、白菜这类十字花科作物的叶片;你看这虫体,体型像甲虫,却比普通甲虫小,外壳呈黑色,有金属光泽,口器锋利,能在短时间内啃碎大片叶片;而且它们有假死性,一遇到震动就会掉落在地上装死,很难捕捉;更麻烦的是,它们会在叶片背面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会继续啃食叶片,要是不尽快围剿,不出三天,整个油菜田的叶片都会被啃光!”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也赶到了,她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刮下叶片背面的虫卵,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虫卵呈椭圆形,颜色为淡黄色,一只雌虫能产五十多粒卵,卵期只有两天,孵化速度很快;而且虫子的外壳含有蜡质层,普通的杀虫剂很难渗透进去,必须用渗透性强的药剂才能有效。”苏晚晴指着屏幕上的虫卵,语气凝重地说,“要是不尽快围剿,不仅油菜会绝收,这些虫子还会扩散到绿谷基地的豌豆田和温室蔬菜田,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启动紧急防控预案!”林墨的语气不容置疑,他掏出对讲机,快速通知老郑、赵磊及各据点代表:“所有核心成员,十五分钟后到油菜田旁的帆布棚集合,各据点准备好人力和物资,务必在两天内控制住虫害!”
帆布棚里,气氛紧张而有序。老郑拿着小虫样本,手指在工具包上快速敲击:“既然它们有假死性,又躲在叶片背面,我们可以做‘震动捕虫机’——用小型电机带动震动板,放在油菜田上方,震动时虫子会掉落在下方的接虫袋里,再配合药剂喷洒,双重杀灭;另外,针对虫卵,我可以改装‘高温杀虫灯’,用红外线加热叶片背面,杀死虫卵,这种温度不会伤害叶片,却能有效杀灭虫卵!”
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渗透杀叶剂’!用氯氰菊酯、柴油和乳化剂混合制成,柴油能破坏虫子的蜡质层,让药剂渗透进去,乳化剂能让药剂均匀地附着在叶片表面;而且我们会在药剂里加入少量的‘叶面肥’,既能杀虫,又能促进叶片恢复生长,一举两得!”
赵磊则站起身,语气坚定:“巡逻队分成三组!第一组带震动捕虫机和接虫袋,在油菜田进行震动捕虫,每小时清理一次接虫袋;第二组带高温杀虫灯和喷雾器,对叶片背面进行高温杀虫和药剂喷洒;第三组负责在油菜田周围搭建‘防虫隔离带’,用芦苇纤维编织的防虫网和混合了药剂的草木灰,形成一道防护墙,防止虫子扩散;另外,我们会联合各据点的队员,对受损严重的植株进行标记,及时补种新的油菜苗,减少损失!”
河港的老河在对讲机里立刻响应:“我们马上调配运输船,把制作震动捕虫机需要的电机和震动板零件运到机械车间,再送一批接虫袋过来,保证捕虫机的正常使用!”
枫木的老枫也急促地说:“枫木据点连夜赶制高温杀虫灯的支架,保证明天早上送到!另外,我们会派木工协助老郑改装设备,争取今晚就能做出第一批捕虫机和杀虫灯!”
芦苇的老芦则补充:“我们已经组织队员开始编织防虫网,保证今天下午就能送来第一批;另外,我们会派二十名队员,协助巡逻队搭建防虫隔离带,我们熟悉芦苇网的特性,能确保隔离带的防护效果!”
方案确定后,各路人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围剿工作中。机械车间里,焊枪的火花彻夜未熄,老郑带领队员将小型电机和震动板组装成震动捕虫机,再在下方安装接虫袋:“小李,把震动频率调到50赫兹,这个频率既能让虫子掉下来,又不会伤害油菜的叶片;小王,给捕虫机加装移动轮,方便队员在田里移动,提高捕虫效率!”
医疗组的院子里,弥漫着药剂的气味。苏晚晴和陈阳带领队员将氯氰菊酯、柴油和乳化剂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陈阳,注意柴油的用量,每升药剂加10毫升就行,加太多会堵塞叶片的气孔,影响光合作用;乳化剂要搅拌均匀,确保药剂不会分层,这样才能均匀地附着在叶片表面!”陈阳点点头,手里的搅拌棍不停地转动,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他却顾不上擦,眼睛紧紧盯着药剂的状态——只有药剂呈均匀的乳白色,没有沉淀,才能确保杀虫效果。
赵磊的巡逻队则分成三组,赶赴油菜田开展围剿工作。第一组队员推着震动捕虫机在田里移动,机器发出轻微的震动,油菜叶片上的食叶变异体纷纷掉落在接虫袋里,不到半小时,接虫袋就装满了虫子;第二组队员拿着高温杀虫灯,对着油菜叶片背面进行照射,虫卵在高温下很快失去活性,再用喷雾器将渗透杀叶剂均匀地喷洒在叶片上;第三组队员则和芦苇据点的队员一起,在油菜田周围搭建防虫隔离带,将防虫网固定在支架上,再在网的外侧撒上混合了药剂的草木灰,形成一道完整的防护墙。
当天傍晚,第一批震动捕虫机和高温杀虫灯就投入了使用。老郑亲自带着设备赶到油菜田进行测试——他推着震动捕虫机在田里移动,接虫袋里很快就装满了虫子;用高温杀虫灯照射叶片背面后,将虫卵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虫卵已经全部死亡;随后,队员们喷洒了渗透杀叶剂,不到一小时,叶片上的虫子就全部死亡。“成功了!”老郑兴奋地大喊,周围的队员们也欢呼起来,之前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
接下来的两天,联盟的队员们继续坚守在围剿一线。白天,他们用震动捕虫机捕捉成虫,用高温杀虫灯杀死虫卵,用喷雾器喷洒药剂;晚上,他们在油菜田周围巡逻,检查防虫隔离带的完整性,补充隔离带里的草木灰;河港的船队每天都会送来新鲜的设备零件和药剂原料;枫木的木工们则在机械车间里加班加点,制作更多的捕虫机和杀虫灯;芦苇据点的队员们则一直坚守在搭建防虫隔离带的岗位上,即使遇到小雨,也会冒雨检查防虫网的密封性,生怕虫子从缝隙中钻过去。
期间,还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部分油菜田的土壤比较湿润,导致震动捕虫机的移动轮容易陷进泥土里。老郑立刻带领维修小组赶去处理,他在移动轮上加装了加宽的履带,能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陷进泥土里:“以后在湿润的地块使用时,要放慢移动速度,确保捕虫机平稳移动,不伤害油菜的植株!”队员们很快就掌握了使用方法,再也不用担心捕虫机陷进泥土里的问题。
寒露过后的第三天,食叶变异体的围剿工作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林墨和老周在油菜田检查时,发现所有油菜田的虫子都已被清除,叶片的受损率控制在10%以内,新的叶片也在不断长出;受损严重的植株经过补种,也开始恢复生长;防虫隔离带完好无损,没有虫子扩散到其他地块。老周随机抽取了一百株油菜,测量它们的叶片面积和光合作用效率:“叶片面积已经恢复到受损前的85%,光合作用效率达到620,再过一周,就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明年的油菜籽产量不会受太大影响!”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则在整理这次的围剿资料,将震动捕虫机的改装图纸、高温杀虫灯的制作方法、渗透杀叶剂的配方都详细记录下来,补充到《秋播作物病虫害防控手册》中,还特别增加了“十字花科作物叶片保护方案”,为以后的油菜、白菜等作物的管护提供更科学的指导。“这次我们还发现,渗透杀叶剂中的柴油不仅能破坏虫子的蜡质层,还能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油菜的抗旱能力。”苏晚晴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对林墨说,眼里满是成就感。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油菜保卫战庆功宴”,虽然经历了食叶变异体的危机,但最终保住了油菜田,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食堂里摆满了用新鲜蔬菜和粮食制作的食物:清炒白菜、豆腐炖肉、玉米粥、米饭,还有畜牧据点送来的烤羊肉,丰盛得让人垂涎欲滴。
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饭,聊着这几天的经历,笑声和谈笑声在食堂里回荡。老芦端着一碗玉米粥,走到林墨身边,感慨地说:“这次围剿食叶变异体,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从震动捕虫机到渗透杀叶剂,每一样都让我大开眼界。以后我们芦苇据点也要引进这些设备和技术,在自己的农田里使用,争取种出优质的油菜,给联盟多做贡献!”
林墨笑着点头,递给老芦一块烤羊肉:“以后我们会把这些设备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传授给所有据点,让大家都能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准备冬季的油菜田管护工作了,老郑已经在研发‘油菜保温棚’,用枫木和透明陶板制作,能在低温时为油菜提供保温,还能透光;老周则在准备冬季的施肥计划,计划用畜牧据点的羊粪制作有机肥,明年春天施给油菜,促进油菜开花结果;另外,我们还要建一座‘油菜籽加工车间’,明年收获的油菜籽可以在这里榨成食用油,让大家的餐桌更丰富。”
老周也凑过来说:“绿谷种子基地的抗冻豌豆种已经开始进行开花前的管护,我们计划在豌豆田旁种植‘蜜源植物’,吸引蜜蜂过来授粉,提高豌豆的结实率;而且我还想尝试在油菜田和小麦田之间种植‘肥田萝卜’,肥田萝卜是优质的绿肥,能改善土壤肥力,还能作为冬季的蔬菜,一举两得。”
夜色渐深,食堂里的庆功宴渐渐进入尾声,队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林墨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处的油菜田,月光洒在墨绿色的叶片上,泛着淡淡的银光,震动捕虫机和高温杀虫灯静静地矗立在田埂上,像守护着希望的卫士。
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依靠智慧和双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茁壮成长的油菜,不仅是明年的油料希望,更是联盟技术进步和团结精神的象征——从最初的艰难求生,到如今能从容应对叶片变异体危机,联盟已经在这片废土上构建起了完善的农业生产和防控体系,而黎明的光芒,也正一点点照亮更远的地方。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直到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末日的阴霾,直到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直到人类的文明,在这片重生的土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