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派往乐平镇大岗村临时安置点的联合检查组,在驻扎了三天后,无功而返。检查组组长、民政局钱副局长向分管副县长肖文斌做了汇报,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释然。
“肖县长,我们按照要求,对乐平镇大岗村安置点的物资台账、资金流水、发放记录、群众登记册等进行了全面核查,也随机走访了部分受灾群众。
”钱副局长汇报道,“从检查结果看,乐平镇在安置点管理上,制度是健全的,程序是规范的,账目是清晰的。 物资发放有签收,资金使用有票据,公示也比较及时。我们抽查的几户群众,对基本生活保障都表示满意,没有反映克扣或分配不公的情况。”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也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比如个别记录字迹潦草、公示位置不够醒目等,但都属于可以立即整改的工作瑕疵,没有发现原则性、实质性的问题。”
肖文斌听着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早知道林鑫做事缜密,不太可能在这种敏感时期留下明显把柄。廖汉生想用这招调虎离山、敲山震虎,看来是落空了。他挥挥手:
“行了,我知道了。检查组辛苦了,把报告整理好归档吧。”
消息很快传到了廖汉生耳朵里。他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检查组一无所获,这意味着林鑫在乐平镇的根基比他想象的还要扎实,做事滴水不漏。这非但没有达到给林鑫制造麻烦的目的,反而可能打草惊蛇,让林鑫更加警惕。
“废物!”廖汉生低声骂了一句,不知是在骂检查组无能,还是在骂自己策略失当。但他很快调整心态,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应对巡视组。只要巡视组这边查不出致命问题,林鑫个人再干净也掀不起大浪。
与此同时,在巡视组驻地的独立小楼内,气氛也显得有些凝重。连续几天的密集谈话和资料调阅,巡视组成员们虽然收集到了大量信息,也发现了一些疑点和矛盾之处,比如大岗村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评审标准模糊、晶弘集团中标价偏高、乐平镇城建办前主任刘益民的问题等,但始终缺乏一锤定音的直接证据。
谈话对象们口径统一,要么避重就轻,要么推说“按规定程序办理”、“集体决策”,将个人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调阅的档案资料,表面上看起来手续齐全,流程完整,难以找到明显的违规操作痕迹。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的真相牢牢罩住。
副组长赵立军在一次内部碰头会上,眉头紧锁:“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北江的水很深啊。谈话对象警惕性很高,资料也做得漂亮。看来对方是早有准备,应对得很从容。”
组长郑国锋依旧沉稳,但眼神中也透出一丝凝重:“越是平静,越说明问题可能藏得越深。常规的谈话和阅卷,恐怕难以突破。对方这是要跟我们打持久战、消耗战。”
他顿了顿,看向负责基层线索梳理的林鑫和李逸白等人,“基层群众那边,有没有新的、有价值的反映?”
李逸白汇报道:“郑书记,我们收到的信访和反映不少,但多数是匿名或化名,内容比较笼统,指向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证据支撑,核实起来难度很大。”他说的也是实情,基层举报往往如此。
林鑫补充道:“确实,很多反映需要进一步甄别和深挖。不过,有些线索反复被不同的人提及,比如大岗村项目招投标的公平性问题、晶弘集团与县里某些领导的关系等,说明这些可能不是空穴来风,只是对方掩盖得很好。”
郑国锋点了点头:“嗯,狐狸尾巴藏得再深,总会露出来。我们不能急躁,要更有耐心。下一步,可以考虑适当扩大谈话范围,下沉到一些具体的项目点、企业去了解情况。同时,对已有线索进行重点梳理,寻找突破口。”
会议结束后,林鑫和李逸白并肩走出会议室。走廊里无人,李逸白压低声音对林鑫说:“鑫子,情况不太妙啊。对方防守严密,常规手段很难打开缺口。廖汉生他们在县里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早就织好了一张防护网。”
林鑫目光沉静,低声道:“逸白,我明白。他们越是这样严防死守,越说明心里有鬼。现在拼的就是耐心和韧性。我相信,再严密的网也会有漏洞。关键是找到那个发力点。”
“你有什么想法?”李逸白问。
林鑫沉吟道:“我在想,他们能把明面上的事情做得天衣无缝,但有些东西是掩盖不住的。比如,利益输送必然有资金流向,违规操作总会留下蛛丝马迹,知情人也不可能铁板一块。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外围入手,或者等待他们自己出错。”
李逸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道理。我这边也会加紧对已有线索的分析。对了,你要小心廖汉生他们,检查组没找到你的茬,肯定不会甘心,说不定还会有其他动作。”
“我知道,我会注意的。”林鑫眼神坚定。他早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就在巡视组调查陷入僵局的同时,廖汉生、冯寿等人却暗自松了口气。冯寿甚至在一次私下场合,带着几分得意对亲信说:“巡视组?也不过如此嘛!咱们把事情做得漂亮点,他们能查出什么?时间一到,还不是得走人!”
这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在他们的小圈子里蔓延。有人觉得危机已经过去,又开始有些松懈。
然而,他们低估了巡视组的决心,也低估了林鑫的耐心和智慧。真正的较量,往往不在于一时的进退,而在于谁能在僵持中捕捉到那转瞬即逝的战机。
林鑫回到自己的临时办公桌,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谈话中的各种细节、矛盾点和可疑之处。他的目光落在“金河建筑落标原因”、“刘益民超额报销的具体经手人”、“晶弘集团项目款支付节点”等几个关键词上。他知道,突破口,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林鑫发现,都没有直接一击毙命的机会,虽然小问题不少,但是这远远达不到巡视组的要求!
若是巡视组揪不到主要问题,这简直打炮打蚊!
好!既然既然巡视组没有突破口,我就给他们创造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