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殿的大窗正对着清晨的阳光,淡金的光线透过殿内的缁色纱帐,将整个案台镀上一层温暖又冷冽的色泽。
崇祯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转向那位刚汇报完北路战果的枢密使姚友仲,语气不急不缓:
“北路战果朕已知晓。那么,西路军的情况,可有最新军报?”
姚友仲神色微敛,肃然答道:“启奏陛下,金之西路军,由完颜娄室与撒离曷二人率领,自同州渡河后,沿渭水河谷西进,直指我秦川腹地。”
“完颜娄室……”
崇祯缓缓咀嚼这个名字,眉目间隐现一丝锋芒。
这是一个在史书中令人既恨且惊的名字,他自然熟得不能再熟。
史书记载,完颜娄室乃金国开国初年最为杰出的统帅之一,与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并称“金国三帅”。
辽宋两朝的覆亡,他都亲历其间,先是挥师灭辽,又南征入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垮北宋的防线。
完颜娄室兼具三重身份:
骑兵战术大师:善用精锐骑射,以快速机动作战,围点打援,攻其要害;
攻坚战专家:无论城防坚固与否,他总能找到撕开缺口的方法;
战略布局者:眼界不拘一隅之地,而是精于全局调度,能将一场局部胜利推演成战略性成果。
《金史》对其赞誉甚高:“娄室为将,勇而有谋,兵锋所及,无往不胜。灭辽破宋,功居第一。”
可以说,完颜娄室乃是金国的战神。
姚友仲接着奏道:“娄室之能,名不虚传,西路军所到之处,我宋地方主将或望风而降,或仓促求和,如秦凤经略使李复生,便献陇右诸州以降金,令西陲门户洞开。”
崇祯剑眉一蹙,眼中闪过不悦。
最恨这种主动投降的奸臣!
姚友仲又道:“所幸在长安京兆府,陕西军节度使范致虚倚仗高墙厚垒,率军死守,完颜娄室久攻不下,遂改攻其周边州县,先后取华州、陕州等地,如今正沿秦岭北麓西进,意图夺取秦州、陇州,彻底撕开西北门户。”
闻此,崇祯微微颔首,语中带着赞许:“范致虚,可敬之人。”
当初任命范致虚时,他曾经犹豫,若让其既兼陕西巡抚,又握节度使之权,无异于给了对方一个小藩镇的格局。
兵权与政权合一,历来是帝王讳莫如深的事。
回忆起明末孙传庭之事,崇祯最终选择了放权。
比起对权柄的猜忌,如今的他,更在意有人能真正守住边关。
事实证明,范致虚没有辜负期待,哪怕心中或许不是纯粹的忠义,也许有保地之私,但能倚城死守,不失为大功一桩。
姚友仲肃声道:“陛下,臣以为,西路军若一旦控制秦州、陇州,不仅我陕西五路之防线尽毁,更可威胁关中、直逼中原核心,此等局势,若不能及时策应,恐将与东线牵制失衡。”
崇祯眯起眼睛,缓缓踱到殿侧的舆图前。
那幅巨大的地图上,东从海滨,西至甘陇,山川河谷皆绘得分毫毕现。
他的手指沿着渭水河谷向西划过,在秦州一带顿住,又慢慢折向东方的燕云重地。
历史上,这一局,完颜娄室得逞了,西路军破秦陇诸地,迫使南宋彻底收缩战略防线至淮河—大散关一线,从此由守转劣,处处受制。
而金国则可随时南下,东线、西线皆成威胁。
但这是赵构的南宋,不是崇祯的大宋!
崇祯的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他们若尽锐西进,留东线空虚,朕便弃守一时,直取其本。”
姚友仲心中一动:“陛下是说.....”
“燕云!”崇祯的声音如金石相击:“燕云十六州,有汉民千万,金国赖此养精蓄锐,供其北疆赋税与粮马。”
崇祯指向舆图上的燕云十六州之地,铿锵有力道:“此处一丢,金国非但根基动摇,其西路之军,也不得不返援,两线对调,胜机可得。”
次日清晨。
崇祯召集枢密院、兵部与主力诸将,于文德殿召开御前会议。
殿上,岳飞、韩世忠、王渊、刘光世等悉数到齐,铠甲映照着朝阳,熠熠生辉。
崇祯立于御案之后,语调平稳而坚定,先令姚友仲复述西路军态势,再由王渊讲述北路补给情况,最后抛出他的北伐构想。
趁金人主力西行之际,北上直趋燕京,逼金回援!
出乎意料的,没有一人反对。
岳飞更是眼中放光:“陛下所言,正是用兵之要,攻其必救!”
韩世忠抚须而笑:“若能将金人逼回燕云之险境,臣虽赴汤蹈火,亦无怨悔!”
崇祯见群情振奋,心中暗自点头。
会议议定:即刻遣人向北运送粮草辎重,各路部队原地修整十日,以待后勤齐备后再发兵。
军中将士闻之,人人士气高涨,磨刀擦甲,严阵以待。
十日后。
东京城外,夏日炎炎。
崇祯御驾亲临,率文武将佐齐赴宗公祠。
宗泽,这位在乱世中以一己之力守东京、三呼北伐的老元帅,早已长眠。
岳飞当年亲送其灵柩归镇江,与夫人合葬,而朝廷在东京特立此祠,以慰忠魂、教诲后人。
今日,祠前白幡猎猎,哭声与呼号交织。
城内外的百姓自发涌来,手执香火,虔诚行礼。
老兵们披着残破军衣,肃立在队伍中,眼中噙着泪光。
崇祯缓步登上祠前台阶,望着牌位,一字一句地说道:“宗元帅,卿日夜守望中原,至死不渝,临终前三呼北伐,言犹在耳,今日,朕率二十万大军立于此,愿履行卿之遗志,北伐,收复我大宋失地!”
台下将士齐声应诺,声震山河:“誓不还师,收复失地!”
风中,白幡与战旗同挥,如在向天、向地、向忠魂宣告。
这一次,大宋不会再退!
崇祯回首,目光跨越朔风中的河山,直指远方的燕云。
那是敌人的心脏,也是故土的门户。
此役若成,便是流落数百年的河山,重回帝国怀抱之日!
燕云十六州。
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