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来,陈明在面对灵药材数量不足的困境时,无奈之下,只得采用普通灵草来练手。
普通灵草里确实拥有大量的灵气,在他运用一系列的炼丹手法加以锤炼后,这些灵气也的确得到了很好的释放,炼丹炉中更是提纯出了充沛的灵气。
然而,灵药材和普通灵草存在着根本区别。
尽管二者都含有大量灵气,但普通灵草缺少独特的药性,这就致使二者从效用到价值都有着天壤之别。
这本是十分明显的事情,可陈明由于过于专注于炼丹的操作过程,一时间竟忘记了这关键的一点;
以至于白白浪费了许多力气,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在这些注定无法凝炼成丹药的普通灵草上。
好在对于此时的陈明来讲,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难以挽回的损失。
毕竟,他进行练手的目的,主要是熟悉炼丹流程和技巧,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至于多耗费些精力和灵气。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对于自己竟然犯下了如此低级的错误,陈明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自我安慰道,就权当是多练习了一番而已,从中也积累了少许经验,不能完全算是浪费。
经过这一番周折,陈明反倒冷静了下来。他深知炼丹绝非易事,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沉稳的心态。
于是,他精心准备了一番,仔细检查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他咬牙拿出了一炉炼制黄芽丹所需要的灵药材。
这些灵药材可是他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每一株都来之不易;
如今为了提升自己的炼丹技艺,他决定全神贯注地进行首次正式炼制。
出于谨慎,陈明第一炉依旧先用灵草来练手。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整个过程进行得很是顺利。
他熟练地操控着炼丹炉,按照流程进行各种操作;
从灵草的投放,到灵气的提炼,再到尝试模拟丹药成型的过程,每一步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在脑海中模拟了很多遍。直到确定万无一失后,才停止了下来。
清理完炼丹炉,陈明定了定神,将炼制黄芽丹的所有流程、要点,都又在心中默默回想了一遍。
他就像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对每一个战略、战术的细节都反复斟酌,直至每一个细节都在心中验证无误;
陈明方才小心翼翼地调整好火焰的温度,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开始了首次正式炼制丹药。
投放灵药材时,陈明动作轻柔而准确,仿佛在进行一场精细的艺术创作。
每一株灵药材落入炼丹炉的瞬间,都仿佛奏响了炼丹的序曲。
随着火焰的炙烤,灵药材中的有用成分逐渐被提炼出来,化为了晶莹的药液。
陈明专注地观察着炼丹炉内的变化,仔细地排除杂质,让药液愈发纯净。
接着,便是融合丹液的关键步骤,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陈明对这一系列操作,已经颇为熟练,手法中规中矩、像模像样;
这让他心中也很是兴奋,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就在眼前。
药液的融合极为正常,陈明双手如幻影般舞动,一系列的手诀从他手中飞出,精准地打入丹炉内部。
在这些手诀的助力下,药液在炼丹炉中滴溜溜地缓慢旋转起来。
每旋转一周,药液就变得更加粘稠,灵药材之间的药性也结合得更为紧密、融洽,
仿佛它们在这小小的炼丹炉中,逐渐融为一体,正孕育着神奇的变化。
就在此时,陈明心中暗喝一声,手中法诀变幻,开始了收丹的关键步骤。
炼丹炉中凝结成为一团的丹液,骤然发生了变化,瞬间变为了三十个小团,这便是分丹。
黄芽丹每炉可成丹三十粒,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满丹。
但根据每位炼丹师的水平和临场发挥,每炉丹实际上炼制出的数量不尽相同。
而且,炼制出的丹药的品级,也会对成丹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无论成丹数量多少,都并不影响炼丹的成败。
此时,三十小团丹液在旋转中互相影响,有一些时而发生轻轻触碰,丹液的大小和数量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这是最为耗费心神的阶段,陈明全神贯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必须保持住丹液之间的距离和角度,避免大力碰撞,让炼丹炉内的丹液,在和缓的温度中,缓慢地定型、凝固。
只要保持住这一点,等到丹丸彻底凝固,就可以出丹了,也就意味着本次炼丹成功了。
可是,在这一关键阶段,陈明出现了差错。
当三十小团丹液,旋转着清晰地出现在陈明的神识中时,他心中大为惊喜。
这是他第一次走到这里,之前采用灵草试炼时,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步;
他也曾试图将炼丹炉中提炼出的灵气,分成不同的小团,但其感受,与现在真实地分割药液,截然不同。
欣喜之下,陈明忽然发觉,由于自己太过专注于丹液的变化,竟然放松了对火焰的控制,使得炼丹炉内的温度有所下降。
旋转中的药液,便仿佛失去了稳定的动力,有了溃散的趋势。
陈明心头一惊,犹如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瞬间清醒了过来。
他连忙催动功法的运转,随着灵气的快速输入,炼丹炉中火光大盛。
然而,由于他一时紧张,用力过猛,导致动作变形,温度骤然升的过高。
只听“嘭”的一声,整炉丹药化为了飞灰,竟是造成了炸炉,导致炼丹失败。
其实,此时陈明已经极为接近成功了,但分丹这一步骤,毕竟是他第一次进行,心情还是过于紧张了。
他呆立半晌,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懊恼,他强行平定心神。排除杂念,脑海中不断回忆整个炼丹过程,尤其是分丹的过程。
他仔细回忆着每一个细节,思考着造成失误的原因,试图从中吸取教训。
半晌后,陈明终于回过神来。他再次检视了一番储物袋,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一炉炼废的灵药材,已经是他狠下心拿出的极限了。
要知道这些灵药材,虽然是挑选其中年份最短的,但也都有几十年的药龄,价值不菲了。
有些灵药材,原本还能用在其它更高阶丹药的炼制上的,现在就这样白白浪费掉,自然是颇为可惜的。
但陈明新种下的灵药,此时却还没有到收割的年份,只能徒呼奈何了。
陈明明白,在炼丹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