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取得第一名的叫做刘文,乃是一个炼气大圆满的修士,在此次比试中可谓大放异彩。
此人不但拥有一把威力强大的极品灵器飞剑,剑身寒光闪烁,仿佛蕴藏着无尽的锋芒。
而且他对各种法术也是相当娴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且每有巧思,将不同法术搭配运用的非常高明,令人赞叹不已。
在对阵陈辉的那一场比试中,他巧妙地施展出藤蔓术、风缚术、泥沼术等辅助法术;
不但十分具有针对性,而且各种法术的转换之间,也是无比顺畅,毫无滞涩,生硬之感。
只见一条条坚韧的藤蔓,从地下突兀钻出,试图缠绕住陈辉的双腿;
无形的风索也呼啸而至,企图束缚陈辉的行动;
脚下的土地更是瞬间化为泥沼,让陈辉每一步都深陷其中。
这一系列法术环环相扣,生生耗去陈辉大半体力。
陈辉空有凶悍的打法和强大的炼体术,却始终无法近身刘文,只能在法术的攻击下被动挨打。
最终,陈辉无奈认输。这场比试看得陈明兴高采烈,同时也深受触动。
他深刻认识到法术搭配和策略运用在战斗中的重要性,并非一味勇猛就能取胜,巧妙的战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名倒是个熟人,也是陈明在这里唯一认识的人,就是那阚远了。
阚远的战斗风格倒是与刘文颇为相似,同样擅长运用各种法术进行战斗,只是在法器和修为上,相较于刘文差了一筹。
尽管如此,阚远在比试中也展现出了不凡的实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惜败于刘文之手。
不过这已经无关大局,凭借他的表现,笃定能够进入餐霞派。
这倒是让陈明对他刮目相看,同时也真心替他感到高兴。
毕竟想要在这竞争激烈的比试中脱颖而出,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阚远能有如此成绩?倒是让陈明刮目相看。
听说在炼气中期的擂台上,也出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他们在比试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战斗技巧和潜力。
而初期擂台,由于增加了年龄的限制,比赛的修士大多年龄偏小。
虽然这些小修士们的比赛并没有什么太过精彩的看点,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技巧的运用相对有限,但听说也出了几个颇具潜力的可造之材。
其实对于餐霞派来说,反而更为看重这部分年轻的苗子,因为他们如同璞玉,经过门派的悉心培养,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当然,像陈明这类灵根资质优异的弟子,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培养方式,自然与普通弟子有所不同。
经过七天紧锣密鼓的比试,这次餐霞派开山门收弟子的活动,终于落下帷幕。
入选的弟子们自然是兴高采烈,他们从此身份不同,有了门派的庇护,往后修炼的道路也会平坦许多。
相比起之前作为散修独自闯荡的艰辛,如今进入门派,不仅能获得更丰富的修炼资源,还能得到师长的指导和同门的帮助。
而落选的散修,则垂头丧气,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收拾心情,该干嘛干嘛去了。
很快,人群便渐渐散去,原本热闹非凡的比试场地也恢复了平静。
餐霞派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在一天之内,便将新入选的弟子们分配到了各自的山头。
从登记名册、派发物品到分配住处等等事项,都办得井井有条。
整个门派中,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新弟子们对未来的修炼生活充满期待,老弟子们也为门派注入新鲜血液而感到高兴。
只有陈明一人没有着落,不过他倒也并不寂寞。
有罗云初全程陪伴着他,两人一同观看门派的美景、游玩各处名胜,谈天说地,交流修炼心得,倒也其乐融融。
在与罗云初的相处中,陈明对于餐霞派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对门派的历史、各山峰的特点以及修炼资源的分布等方面,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三天上午,随着一阵清越的钟声响起,那悠扬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传遍了整个餐霞派。
众弟子在各自师长的带领下,穿着整齐的服装,神情肃穆地聚集在了彩霞山祖师堂外。
此次祭祖大典由两位金丹期大长老率领,场面庄重而宏大。
彩霞山祖师堂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庄重之态。
钟离祖师的雕像屹立在祖师堂中央,他是一位方面大耳,满脸笑嘻嘻的道士,手拿一把芭蕉扇,看起来颇为亲切慈和;
画像极为生动,钟离祖师仿佛在俯瞰着后世弟子,正在给予他们庇佑和鼓励。
陪侍在钟离祖师身侧的,乃是一位面相俊朗、潇洒飘逸的中年文士;
正是中兴之祖,挽救餐霞派于即将消亡之危的“风神陈家浜。”
他的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智慧,让人不禁对他当年的壮举心生敬佩。
同为风灵根,陈明倒是对这位风神祖师更为关注。
修真界的祭祖大典倒是很少繁文缛节,虽然极为隆重,但整个过程却用时极短。
先是弟子们毕恭毕敬地供奉祭品,将各种珍贵的灵果、灵酒等摆满祭台,以表达对祖师们的敬意。
然后,由一位长老宣读祭文,祭文洋洋洒洒,赞扬祖师们的丰功伟绩,简略讲述了餐霞派的发展历程;
同时勉励后辈弟子们要刻苦修炼,传承门派的荣耀。整个宣读过程情感真挚,振奋人心。
这一系列仪式,用时不过半个时辰,却让每一位在场的弟子,都感受到了门派的深厚底蕴和传承的重要性。
祭祖过后,弟子们在各自师长的带领下纷纷离去,开始回归到各自的修炼生活中。
罗云初便带领陈明在这附近寻幽探胜了一番。
他们沿着山间小道漫步前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在山中,他们也遇到不少同门弟子,大家彼此点头示意,相互致以问候,展现出了餐霞派弟子之间的融洽氛围。
由于没有过于深入山林,他们只是找到了两株年份尚浅的普通灵药材,虽然收获不丰,却增添了不少乐趣,也让陈明对这片山林,有了初步了解。
回山后的第三天,依旧由罗云初带领,陈明来到了山中一座看似普通的山峰。
这里属于后山范围,但并不属于着名的七大山峰中的任何一座。
整座山峰景色十分清幽,少见人迹,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顺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他们缓缓前行,道路两旁树木葱茏,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
到达半山腰的一座小巧凉亭时,早有一个童子模样的人等待着。
童子看似有十四五岁,面容清秀,眼神灵动。
他见到罗云初和陈明,先是与罗云初道了一声辛苦,然后带领陈明继续向山上走去。
罗云初则恭敬地在原地等候,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或不耐烦。
沿着山路继续向上,终于到达了山头上一座不大的院子。
这座院子看似普普通通,只有七八间房屋的样子,外观并不起眼。
然而,当踏入院门的那一刻,陈明明显感觉到灵气骤然浓郁了起来。
虽然这里的灵气程度还离清微洞府差了许多,但也算是陈明见过的,第三处灵气浓郁之地了。
院子里除了一棵高大的树木外,只有一片小小的药圃,里面的灵药材郁郁葱葱,长势不错。
灵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童子带领陈明穿过院子,来到中间的房门口。
童子通传一声,房门便自动缓缓打开。童子示意了一下,便自顾离开了。
陈明深吸一口气,走进房间。
只见大长老端坐在一把椅子上,目光如炬,直勾勾地凝视着陈明,正是当初在山中所见的老杜。
他却并不说话,那眼神仿佛能看穿陈明的内心,让陈明心中一阵发毛,不知道大长老此番叫他前来,究竟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