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过程倒也算得上简单。反正林天鱼也没打算搞什么火箭升空、轨道变轨那一套繁琐流程。他只是在戈壁滩上,对着头顶那轮紫色的月亮,张开一道足够大的「隙间」,然后像丢垃圾一样,把几辆“噬尘者”连同它们各自的隐形登陆舱,一股脑儿地塞了进去。
下一秒,这些东西就出现在了紫月的近地轨道上,开始了一场毫无仪式感的自由落体。
江心月看着监控画面上那几个小点脱离轨道、拖着长长的尾迹扎向紫色云海,忍不住吐槽:“你就这么把它们扔下去?连个减速程序都不写?”
“写什么程序,”林天鱼头也不抬,正忙着调试接收模块,“它们自己会想办法的。”
进入紫月大气层的过程,比预想中还要……黏稠。
从登陆舱外部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来看,那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气层突入”,反而倒像是坠入了一片活着的、缓慢流动的胶质海洋。
林天鱼原以为,那层浓厚的紫色大气会像一锅沸腾的王水,任何胆敢闯入的物体都会在瞬间被腐蚀得连渣都不剩。他甚至都做好了第一批“噬尘者”全军覆没,自己再搓一版“抗腐蚀特化型”的心理准备。
但从传感器实时传回的数据来看,情况……有些出乎意料。
“ph值:7.0,中性。活性离子浓度:极低。未检测到任何已知强酸或强碱成分……”江心月看着那一排排绿色的正常读数,那张清丽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玩意儿……温和得像瓶矿泉水。”
登陆舱外部的传感器阵列,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数据显示,它们确实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那并非来自于化学腐蚀,而是一种物理层面的“黏滞阻力”。
没过多久,几台「噬尘者」便陆续在紫月表面各地安全迫降,无一损毁。履带型稳稳扎进松软的紫色苔原,悬浮型轻盈地停在一片菌毯上,侦察型甚至已经自动展开光谱仪,开始扫描周围环境。
“啧,连黑障都没有,”少女看着那条从头到尾都稳定得像心电图的通讯信号强度曲线,忍不住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一丝属于技术宅的、未能一展身手的淡淡失望,“这还叫突入大气层吗?”
她本来都准备好了,准备欣赏一场“我的信号必将击穿你的电离层”的史诗级技术对决。结果对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连个像样的电离层都没有。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屠龙勇士,冲进了恶龙的巢穴,结果发现那头传说中的恶龙,正躺在地上,翻着肚皮,邀请你来给它挠痒痒一般。
林天鱼却没她那么失望。
入眼的,是一片无垠的紫色迷雾。探测车上的高功率探照灯努力地向前穿透,光柱却像是陷入了某种粘稠的胶质,只能勉强照亮前方十几米的距离。
但这对林天鱼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早已远程调用了那台被“借”来的高精度电子显微镜,将镜头对准了舱外采集到的一滴悬浮微粒。
画面瞬间被拉近、放大,直至纳米尺度。
然而,当显微镜下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两人面前时,江心月那套基于地球生物学的常识,当场就被摁在地上反复摩擦。
那不是一片由无数个单一、重复的细胞构成的微生物海洋。
在地球上,哪怕是结构最复杂的细菌菌落,或者规模最庞大的藻类水华,其底层逻辑依旧是“重复”。它们大多是独立的、功能单一的个体,即便存在共生或集群行为,也往往是松散的、可逆的。每一个独立的微生物,都是一个完整的、可以自我复制的生命单位。它们或许会像搭积木一样,聚集成肉眼可见的菌膜或丝状体,但每一个“积木”,本身都是独立的。
但紫月之上的那些微生物……
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复杂得像一盒被混在一起,来自几百套不同模型的精密零件。它们不是独立的,它们是“互补”的。
江心月隐隐有个猜测,正当她准备将这个尚不成熟的猜测告诉林天鱼时,另一台被投放在星球另一端专门负责进行生物微观测序的“噬尘者”原型机,终于将第一份完整的基因图谱分析报告,传了回来。
看着那份报告,少女那双漂亮的眼眸之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撼。
那无数种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它们共享着同一套完整的、不存在任何显着差异的基因组。
“它们不是邻居,它们是一个‘身体’里不同的‘细胞’。”
林天鱼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共生”或者“菌落”了。这更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细胞生物,其内部已经有了组织分化的“器官细胞”。
有的负责光能捕获,光能合成结构异常发达,却完全不进行碳固定;有的专司能量传导,像神经元一样传递着生物电;还有的则承担着结构支撑功能,细胞壁异常致密,彼此嵌合,形成类似血管或气管的网状通道。
整个大气层,从底层的菌毯到高空的气溶胶云,构成了一个单一的、超个体的、活着的“生物系统”。
一个星球尺度的……生命体。
林天鱼盯着屏幕上那张由无数微生物基因序列拼接而成,庞大得令人头皮发麻的“统一基因组”图谱,沉默了几秒,忽然嗤笑一声,随口吐槽了一句:
“你说……这玩意儿,会是那个机械邪神的宿主生命吗?”
他试图用一个听起来很b级片(指拙劣)的烂俗设定,来缓解一下这过于压抑的气氛。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个猜测。一个活着的星球,和一个机械构成的神明,这俩画风差得也太远了。
江心月那颗刚刚才从海量数据里挣扎出来的大脑,显然也无法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她那张清丽的脸上,写满了属于理工科学生,最纯粹的困惑。
“不太可能吧……”她下意识地反驳道,“【幻想】都说了,祂是「机械」邪神。机械,这个词,在任何语境里,都代表着金属、线路、代码、以及……非生命的人造物。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它从里到外,从基因到细胞,都是纯粹的‘生物’。这看着,一点都不机械。”
她指着屏幕上那不断放大的、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微生物结构图。这东西,与其说它“机械”,倒不如说它比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来得更“有机”。
林天鱼点了点头,少女的想法和他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