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舍,静室之内。
李默的暗金色灵体悬浮于聚灵阵中央,周身流淌着温润的光泽。他的心神,已彻底沉入寂灭星尊那浩瀚如烟的传承记忆深处。
这一次,他不再泛泛而览,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探寻寂灭之中的生机,寻找解决“种子”与重塑肉身的线索。
传承记忆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其中蕴含着星尊毕生的修行感悟、见闻阅历、以及对宇宙星辰、万物生灭的深刻理解。李默如同一叶扁舟,逆流而上,追寻着那可能存在的、关于“生”的蛛丝马迹。
他首先回顾了《寂灭星辰诀》的总纲。此诀的核心,在于“寂灭”二字。并非单纯的毁灭与终结,而是星辰运转、万物轮回中必然经历的“沉寂”与“归墟”之态。如同星辰自星云中诞生,经历辉煌燃烧,最终走向衰亡、坍缩,或化为白矮星沉寂,或爆发为超新星将物质归还星海,等待下一次的新生。寂灭,是宇宙平衡的一部分,是能量与物质转换的关键环节,其中本就蕴含着“终结”与“开端”的辩证。
“寂灭非终,乃轮回之隙;归墟非无,藏造化之机。”
一段古老的经文,如同晨钟暮鼓,在他心神中响起。这是星尊对寂灭大道本质的一种阐述。
李默若有所悟。他之前引动星核之力,更多是偏向于其“毁灭”与“终结”的一面,因为那是最直接、最狂暴的力量。但星核作为一颗星辰最终凝聚的本源,它真的只代表了毁灭吗?一颗星辰的生命周期以亿万年计,其孕育的生命、文明、乃至其自身结构的演化,难道在最终坍缩归墟时,就彻底抹去了一切痕迹,没有留下任何“印记”或“精华”?
他想到了那“星灵之种”。此物能在他自爆灵体、近乎形神俱灭的情况下,护住他一点核心灵光不昧,并引导寂灭星尊的本源力量为他重塑灵体,其中蕴含的,不正是一种极其高等的“生机”与“造化”之力吗?
这生机,并非寻常草木生长、血肉衍化的生机,而是一种更接近本源、于万物终末之时,提取其最精华一点“灵机”,维系其存在本质的奇异力量!是寂灭大道中,那遁去的一,那不变的“一”!
“我明白了……”李默心中豁然开朗,“寂灭星尊传承的真正核心,并非单纯的毁灭,而是在执掌归墟、送万物入寂的同时,把握那一点寂灭中永存的‘灵机’!这‘灵机’,便是生机,是造化,是重塑一切的根基!”
这个认知,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理解传承更深层次奥秘的大门。
他不再局限于《寂灭星辰诀》中那些攻伐毁灭的神通,而是开始追寻传承中关于“星灵”、“本源印记”、“轮回之隙”等更加晦涩玄奥的部分。
这些知识远超他目前的修为境界,理解起来极其困难,如同小学生去解读高等数学。但他有寂灭灵体作为基础,有星核之力作为参照,更有《星辰塑体假说》带来的启发,一点点地啃噬、感悟。
他发现,传承记忆中确实提及了一种至高秘法——【星辰涅盘法】。此法并非直接重塑肉身,而是当修行者对寂灭大道领悟到极高深处,灵体与星辰本源彻底融合,达到“灵即是星,星即是灵”的境界时,可引动自身寂灭,于寂灭的极致中,捕捉那一点不朽的“星灵本源”,以此为核心,如同星辰重生般,自然而然地凝聚出一具完美的“星辰道体”!
这无疑与《星辰塑体假说》的理想不谋而合,且更加完善、更加高深!是真正直指大道的无上法门!
然而,施展【星辰涅盘法】的要求也苛刻到了极点。首先,需要对寂灭大道有极深的领悟,至少需达到“窥得轮回之隙”的境界,这远非金丹期所能企及。其次,需要自身灵体与星辰本源(至少是星核级别)完美融合,且本源之力足够磅礴。最后,引动自身寂灭的过程凶险万分,十死无生,非大毅力、大机缘者不可尝试。
“路虽远,行则将至。”李默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道心。【星辰涅盘法】为他指明了最终的方向,而在此之前,他需要一步步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对寂灭大道的感悟,并彻底解决“种子”的隐患。
关于“种子”,他在传承记忆的边角,找到了一些关于“外魔烙印”、“因果纠缠”的清除法门。这些法门大多需要高深修为支撑,或者借助某些特殊的环境与宝物。其中一种名为【星火炼魔】的秘术,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术是以自身高度凝练的星辰之火(寂灭星火便是其中一种),如同锻铁般,缓慢灼烧、炼化体内的异种烙印与因果线。此法水磨工夫,耗时长久,且过程中需承受星辰之火灼烧神魂灵体之苦,但胜在稳妥,不会伤及根本,且随着星辰之火品质提升,效果会越来越好。
“【星火炼魔】……或许可以一试。”李默决定,在深度闭关期间,便以此法,配合寂灭星域的道韵压制,慢慢消磨那“种子”。
明确了前路,李默心神沉静,开始了进入星玄剑宗后的第一次深度闭关。
他一方面运转《寂灭星辰诀》金丹篇功法,吸纳星玄剑崖充沛的星辰灵气,凝练灵体,提升修为。另一方面,则分出一部分心神,引动一缕细微的寂灭星火,小心翼翼地开始灼烧那被层层封印的“种子”。
初始时,那“种子”毫无反应,仿佛死物。但当寂灭星火持续灼烧数日后,那“种子”表面开始泛起极其微弱的灰光,一丝丝若有若无的、充满怨毒与抗拒的意念试图反扑,但在寂灭星域道韵的压制下,很快便被星火炼化。
有效!虽然进度缓慢得令人发指,如同愚公移山,但确确实实在一点点地削弱那“种子”!
李默心中一定,不再急躁,保持着恒心与耐心,沉浸在这枯燥却充满希望的修炼之中。
……
就在李默潜心闭关之时,星玄剑宗高层,关于他和古星秘境之事的讨论,并未停止。
天枢峰,宗主静室。
天珩真人与云胤真人相对而坐。
“云胤师弟,你观那李默,如何?”天珩真人缓缓开口。
云胤真人沉吟道:“此子心性坚韧,际遇非凡。那灵体状态虽奇,但根基之稳固,寂灭剑意之纯正,实属罕见。其所得传承,恐怕远超我等之前预估,绝非普通远古剑修传承那么简单。”
天珩真人微微颔首:“我亦有同感。他灵体蕴含的那丝道韵,古老而晦涩,带着一种……星辰终末的意蕴,与寻常星辰剑道迥异。或许,与古籍中记载的,早已失传的某种至高星辰大道有关。”
“宗主的意思是?”
“不必深究,亦不必打扰。”天珩真人目光深邃,“既是他的机缘,便由他去。宗门要做的,是提供适当的庇护与引导。此子若成长起来,或是我星玄剑宗未来的一大支柱。当然,前提是他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宗主是指……幽冥暗殿?”云胤真人神色一凝。
“不错。”天珩真人语气凝重了几分,“你传回的消息,宗门已高度重视。幽冥暗殿,这个组织太过神秘与古老,其信奉的‘寂灭之主’更是令人不安。他们既然盯上了李默,绝不会轻易放弃。传令下去,加强宗门警戒,尤其是天权峰流云剑舍附近,暗中增派人手,密切关注任何可疑动向。”
“是,我这就去安排。”云胤真人领命。
“还有,”天珩真人补充道,“关于重塑肉身之法,藏经阁内那篇《星辰塑体假说》……或许可以‘偶然’地让他更容易看到。”
云胤真人先是一怔,随即了然:“宗主用心良苦。”
天珩真人望向静室窗外那无垠的星空,悠悠道:“良才美玉,需细心雕琢。能否成器,既要看造化,也需我等为其遮风挡雨,铺就前路。希望他……莫要辜负这番机缘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