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苏清颜工作室的玻璃幕墙,会议室内的气氛却带着一丝凝重。长桌两侧坐满了团队核心成员,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空白的《保密责任确认书》,苏清颜站在桌前,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这次脚本泄露,不仅让我们陷入舆论危机,更辜负了农户和粉丝的信任。从今天起,启动内部彻查,找出内鬼,同时所有未公开项目的保密措施全面升级,没有例外。”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运营组长林薇率先打破沉默,她拿出一份《脚本接触人员清单》,投影在幕布上:“根据权限记录,能接触到《颜食记》完整脚本的,除了清颜姐、我和内容组的小夏,只有负责资料归档的兼职实习生赵晓雅。之前的监控和转账记录已经证实,赵晓雅拷贝了脚本并交给了林薇薇,但我们必须确认,是否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或者知晓此事却隐瞒不报。”
法务组的王律师补充道:“我们已经联系了警方,调取了赵晓雅近一个月的通讯记录和行踪轨迹。从初步排查结果来看,她在5月10日之前,曾多次与林薇薇的助理联系,还去过鼎盛资本的办公大楼。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她是否只是单独行动,还是有团队内部人员为她提供了便利,比如泄露资料室的监控位置、电脑密码等。”
苏清颜点点头,目光落在团队成员身上:“今天的排查,我们采用‘逐一谈话+证据核对’的方式。每个人都需要配合说明自己在5月10日前后的工作轨迹、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我知道这会让大家感到不适,但为了团队的清白和未来,我们必须这么做。”
排查工作从上午9点正式开始。第一个进入单独谈话室的是内容组的小夏,她手里紧紧攥着自己的工作笔记本,脸上带着委屈:“清颜姐,我真的没有泄露脚本。5月10日那天,我一直在办公室改其他项目的文案,下午6点就下班了,有同事可以作证。我的脚本草稿都存在加密文件夹里,密码只有我和您知道,赵晓雅根本不可能从我这里拿到。”
谈话室外,林薇和王律师正在核对小夏的工作记录——电脑使用日志显示,5月10日小夏的电脑只登录过自己的账号,没有异常操作;门禁记录显示她确实在下午6点05分离开工作室;同事的证言也证实,当天小夏没有和赵晓雅有过接触。综合这些证据,小夏的嫌疑被排除。
接下来是拍摄组的老陈。他走进谈话室,直接拿出自己的摄像机和硬盘:“清颜姐,您看,我所有的拍摄素材都存在这个加密硬盘里,每次使用后都会锁在保险柜里,钥匙只有我有。5月10日我在外地考察新的拍摄地点,晚上还和您视频汇报过情况,根本没机会接触脚本,更不可能泄露。”
王律师调出老陈的行程记录——机票、酒店订单和外地的监控录像,都能证明他在5月10日确实不在滨海市;视频通话记录也显示,老陈当晚8点曾和苏清颜讨论过考察情况,没有异常。老陈的嫌疑也被排除。
排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又一个成员被排除嫌疑,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轻松的神色。大家都明白,只要内鬼还没被彻底查清,团队就始终存在隐患,之前的信任也难以完全重建。
下午2点,轮到后勤组的小李接受谈话。他走进谈话室,眼神有些躲闪,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苏清颜看着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审视:“小李,你负责资料室的日常管理,赵晓雅能进入资料室拷贝脚本,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比如她有没有借故查看资料室的监控位置,或者询问过电脑密码?”
小李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带着颤抖:“我……我之前确实觉得赵晓雅有点奇怪。5月8号那天,她问我资料室的监控是不是24小时开着,还问我能不能帮她备份一份文件。我当时没多想,就告诉她监控是24小时开的,备份文件需要授权密码,让她自己找林薇姐申请。现在想来,她那时候就已经在计划盗取脚本了……”
“那你有没有向其他人提起过这件事?”王律师追问。
“没有!绝对没有!”小李急忙摆手,“我当时以为她只是正常工作需求,没放在心上,也没跟任何人说过。直到脚本泄露后,我才意识到不对劲,但又害怕被怀疑,就一直没敢说……”
经过核对,小李的说法与监控记录和其他成员的证言一致,他确实没有参与泄露脚本,只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隐瞒了异常情况。虽然小李没有责任,但苏清颜还是严肃地提醒他:“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异常情况,都要第一时间上报,团队的信任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隐瞒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排查工作一直持续到傍晚,所有核心成员都接受了谈话和证据核对,最终确认只有赵晓雅一人参与了脚本泄露,没有其他团队成员牵涉其中。但苏清颜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她知道,这次的漏洞不仅出在“内鬼”身上,更出在团队的保密制度上。
当天晚上,苏清颜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了一系列保密措施升级方案:
1. 权限分级管理:所有未公开项目的资料,按照“核心机密-重要信息-普通资料”分级,不同级别资料对应不同的查看和操作权限,核心机密只有苏清颜和项目负责人能接触,且需要双人授权才能打开。
2. 资料室全面改造:安装360度无死角高清监控,配备红外报警系统,进出资料室需要指纹+人脸识别双重验证,且每次进入都会生成详细记录,同步发送给苏清颜和林薇。
3. 设备加密升级:所有存放项目资料的电脑和硬盘,都安装最新的加密软件,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外接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需要经过安全检测,确认无风险后才能使用,且使用过程全程记录。
4. 保密培训常态化:每周组织一次保密培训,邀请专业的信息安全专家授课,讲解保密知识和防范措施;每个月进行一次保密演练,模拟资料泄露场景,提高团队成员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 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规定,若因个人疏忽导致资料泄露,无论是否故意,都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罚款、开除等处罚;若涉及违法犯罪,将直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这些措施不是为了怀疑大家,而是为了保护团队,保护我们共同的心血。”苏清颜看着团队成员,语气诚恳,“这次的危机让我们明白,保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态度问题。只有每个人都绷紧保密这根弦,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才能让我们的公益项目走得更远。”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认同的神色。林薇率先拿起桌上的《保密责任确认书》,认真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我同意这些措施,也会严格遵守。以后我会加强对资料室和项目资料的管理,绝不让类似的漏洞再次出现。”
其他成员也陆续签下名字,一份份《保密责任确认书》,不仅是对团队的承诺,更是对彼此信任的重建。会议室里的凝重气氛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决心——大家都明白,只有吸取这次的教训,完善保密制度,才能让团队在未来的挑战中走得更稳、更远。
会议结束后,苏清颜留在办公室,看着窗外的夜景。她拿起一份《保密措施执行细则》,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项措施的具体执行步骤和负责人。虽然这次的内部排查和保密升级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她知道,这是团队必经的成长过程。
她想起白天排查时,团队成员们虽然有过委屈和焦虑,但最终都选择了信任和配合;想起大家一起熬夜整理证据、完善保密制度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知道,只要团队团结一心,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就一定能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也一定能继续坚持“真实公益”的初心,为农户和粉丝带来更多有温度的内容。
夜色渐深,苏清颜关掉办公室的灯,转身离开。走廊里,资料室的新监控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蓝色的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像一双警惕的眼睛,守护着团队的心血和信任。她知道,从明天开始,一个更加严谨、更加安全的团队,将重新出发,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