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的春天,青岛的海风带着复苏的暖意,拂过国际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全国助农直播行业峰会的会场里,座无虚席,数百位来自各地的助农主播、合作社代表和公益人士齐聚一堂,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60岁的苏清颜穿着一身浅灰色套装,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乡村振兴”纪念章,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全国乡村农产品品牌发展报告》,头发虽添了几缕银丝,眼神却依旧明亮如炬,仿佛能照亮乡村振兴的每一条道路。
“过去二十年,我们从云南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工作室起步,到今天组建起覆盖全国的‘助农联盟’,靠的从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苏清颜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温和却有力量,“是每一位扎根田间地头的主播,用镜头把乡村的美好带到大众眼前;是每一个坚守品质的合作社,用双手种出经得起考验的好产品;更是每一位愿意为乡村产品驻足的消费者,用信任撑起了这条从田野到餐桌的桥梁。”
她话音刚落,大屏幕上便开始播放二十年来的珍贵画面:2030年,王芳在甘肃枸杞园里开启第一场直播,镜头里的她紧张得攥紧衣角,身后的枸杞果却红得耀眼;2035年,林晓在云南乡村小学筹建的第一个多媒体教室里,孩子们第一次触摸电脑时,眼里满是好奇的光;2040年,“主播孵化计划”培养的第一批学员,在全国助农峰会上集体亮相,每个人胸前都别着和苏清颜同款的纪念章;2048年,“助农联盟”在全国建立的第50个实训基地揭牌,基地里的主播们正在模拟跨境电商直播,货架上摆满了新疆的葡萄干、四川的橙子、东北的大米……每一个画面闪过,台下都响起阵阵掌声,不少老熟人红了眼眶,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奋斗与坚守,此刻都成了最珍贵的勋章。
坐在台下第一排的王芳,悄悄用纸巾擦了擦眼角。如今的她已是“助农联盟”甘肃分会的会长,头发虽也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身上的蓝色西装笔挺合身——这是她去年带领甘肃主播团队,在跨境电商平台卖出1000吨枸杞后,特意定制的“庆功服”。她看着台上的苏清颜,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参加“主播孵化计划”的场景:那时候她连智能手机都用不熟练,是苏清颜手把手教她写直播脚本,帮她调试设备,甚至在她因为销量不好想放弃时,连夜从云南飞到甘肃,陪她在枸杞园里坐了一整夜,说“助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坚持,总会看到希望”。如今,她不仅自己成了知名助农主播,还带领甘肃上千名乡村青年加入直播行业,把枸杞、土豆、黄芪等农产品卖到了东南亚、欧洲,去年仅枸杞出口额就突破了5000万元。
“接下来,我们要开启‘助农联盟’的新征程——‘乡村数字经济赋能工程’。”苏清颜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拉回会场,大屏幕上出现了工程的核心内容,“第一,我们将联合全国十所高校和五家科技企业,开设‘数字助农特训营’,为乡村主播提供数字营销、跨境电商、直播运营等进阶培训,让大家不仅会‘卖货’,更会‘创品牌’;第二,我们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溯源平台’,从种植环节的土壤检测,到加工环节的卫生标准,再到运输环节的温控数据,都会实时上传到平台,消费者扫码就能一目了然,让乡村产品不仅卖得好,更能走得远、站得稳。”
计划刚发布,来自四川橙子合作社的李代表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苏老师,我们村种了三十年橙子,品质一直很好,但就是打不开省外市场,去年还有几万斤橙子因为没销路烂在了地里。这个赋能工程,能帮我们解决销路问题吗?”苏清颜笑着点头,目光温和却坚定:“当然可以。首先,我们会为你们匹配专业的数字营销团队,根据橙子的特点设计品牌故事和包装;其次,特训营会免费为你们村的青年提供直播培训,培养本地主播团队;最后,我们会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帮你们申请出口资质,让你们的橙子有机会卖到东南亚、欧洲等地。去年我们帮江西的橘子合作社做过类似的赋能,三个月就卖出了800万斤,还打响了‘赣鄱蜜橘’的品牌。”
李代表听了,激动得站起身:“太好了!我们村的橙子终于有救了!我回去就组织村民报名,一定好好跟着联盟学!”他的话引发了台下的共鸣,不少合作社代表纷纷举手提问,苏清颜都耐心一一解答,会场里的气氛热烈又充满希望。
峰会结束后,苏清颜和陆时衍一起,陪着来自各地的代表参观“助农联盟”的青岛实训基地。基地里,年轻的主播们正在进行跨境电商直播模拟,镜头前的主播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山东的樱桃,身后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海外订单数据;旁边的直播间里,几位主播正在演示“农产品溯源”——他们拿起一盒草莓,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刻跳出草莓种植基地的实时画面、土壤检测报告和物流信息;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最新的“AI质量检测设备”,只要把水果放在设备上,就能快速检测出糖分、农药残留等指标,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标准。
“没想到二十年后,我们真的实现了当年在云南苹果基地许下的目标。”陆时衍看着眼前忙碌又充满活力的场景,轻声对苏清颜说。他的头发也已花白,却依旧精神饱满,手里还拿着当年的“助农日记”,封皮虽然磨损,里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那是他们二十年来奋斗的见证。
苏清颜握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欣慰:“其实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厉害的是那些扎根乡村的人。王芳从一个普通农户成长为分会会长,林晓把‘清颜助学计划’推广到全国800所学校,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主播和农户,是他们用双手和坚持,让助农这件事有了真正的生命力。”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的夕阳,“接下来的二十年,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让更多乡村青年有机会实现梦想,让更多乡村产品走向世界,让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希望。”
夕阳西下,实训基地的玻璃幕墙映出漫天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苏清颜和陆时衍站在基地门口,看着代表们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去的背影,相视一笑。二十年前,他们在云南的苹果基地许下初心,立志要用直播助力乡村振兴;二十年后,他们带着这份初心,开启了乡村数字经济的新征程。而这份关于爱、关于责任、关于坚守的故事,还将在更多人的接力中,继续书写下去,直到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出幸福的光芒,直到每一个乡村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