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堂后院起火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刮遍了青溪镇。药材被劫、被告发,钱东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走打点,再也无暇他顾。原本紧绷的、针对仁心堂和苏清鸢的压力,骤然一松。
周老郎中抓住时机,联合了几家平日受济世堂排挤的中小药铺,将收集到的一些济世堂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的证据,巧妙地递到了县衙几位与钱粮师爷不甚和睦的佐官手中。
官场上的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钱粮师爷虽然有些权势,但也不敢在风口浪尖上明目张胆地再为济世堂出头,采购和药捐的事情暂时被搁置了下来。
仁心堂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
周老郎中对苏清鸢更是刮目相看,不仅是因为那精巧的水车模型,更是因为她在这件事中表现出的敏锐和果决。他愈发觉得,这个农家女绝非池中之物。
而苏清鸢献上的改良水车模型和图样,也经由周老郎中的友人,顺利呈送到了杨县丞的案头。
起初,杨县丞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某个老农或工匠的些许改进。但当他仔细观看了模型的演示,又翻阅了那份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的文书后,神色逐渐变得严肃和惊讶。
文书不仅详细说明了水车的结构原理,还列出了与传统水车在效率、耗力、适用地形等方面的对比数据,甚至预估了推广后可能带来的粮食增产幅度。思路之清晰,考量之周全,远超寻常匠人,甚至不像是一个整日田间劳作的农夫能写出来的。
“此物……果真是桃花村一个叫苏清鸢的农家女所献?”杨县丞难以置信地问幕僚。
“回大人,确是如此。据仁心堂周大夫的信中所言,此女于农事上颇有天赋,之前稻田丰收,便因其改良种法所致。此番改进水车,亦是其潜心钻研所得。”幕僚恭敬回答。
杨县丞捻须沉吟,眼中光芒闪烁。他想起前些日子下乡体察时,那个面对差役搜查镇定自若、言之有物的少女,又看了看眼前这精巧的模型和远超期待的文书,心中不由生出爱才之心。
“若此物真能如文书所言,于灌溉大有裨益,乃利农之良器。”杨县丞当即吩咐,“着工房吏员按图试制一架实物,于官田试用。若效果确凿,本官必为其请功!”
几天后,一架按照苏清鸢图纸制作的实物改良水车在县衙管辖的官田架设起来。试用效果惊人,原本需要三四个壮劳力辛苦踩踏半天才能灌溉的田亩,如今只需一人摇动齿轮,不到一个时辰便能完成,且提水高度远超旧式水车!
消息传回县衙,杨县丞大喜过望!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他立刻再次召见了呈送模型的周老郎中的友人,详细询问了苏清鸢的情况,并表达了想要见一见这位“奇女子”的想法。
消息传回桃花村时,苏清鸢正在教明宇辨认新一批采收的草药。
“县丞大人要见我?”苏清鸢听到里正带来的消息,心中虽早有预料,仍不免有些紧张。这一步走出去,就真的不再是普通的农家女了。
“是啊丫头!”里正苏德厚满脸红光,比自家得了嘉奖还高兴,“杨县丞对你造的那个水车赞不绝口!说是要重重嘉奖你呢!这可是天大的脸面!你快准备准备,过两日我便带你去县衙拜见县丞大人!”
林氏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得到县官老爷的赏识,忧的是怕女儿应对不当,惹来麻烦。
苏清鸢安抚了母亲,心中快速盘算起来。见面是必须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但见面之后该如何表现?是藏拙守成,还是适当展露锋芒?
她想起空间里那些知识,想起济世堂的威胁并未根本消除,想起这个时代女子立足之艰难……最终,她下定了决心。
既要表现得谦逊恭顺,符合这个时代对农家女的期待,又要恰到好处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潜力,让县丞觉得她“有用”,值得庇护和投资。
两日后,苏清鸢换上了一身半新不旧的细布衣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跟着里正,坐上了前往县城的牛车。
这是她第一次进入青溪县的县衙。青砖灰瓦,衙役肃立,自有一股威严气息。她深吸一口气,垂下眼帘,跟在引路的书吏身后,步履平稳,姿态谦卑却不怯懦。
在后堂书房,她见到了身着常服的杨县丞。
“民女苏清鸢,叩见县丞大人。”苏清鸢依礼下拜,声音清晰柔和。
“不必多礼,起来回话。”杨县丞语气和蔼,目光落在堂下的少女身上。只见她身姿挺拔,面容清秀,眼神澄澈平静,并无寻常村妇见到官员时的畏缩之态,心中不由又添一分好感。
“谢大人。”苏清鸢起身,垂手侍立。
杨县丞问了些关于水车改进的想法,又问了问田间耕种之事。苏清鸢一一回答,言语朴实,却总能切中要害,偶尔提及的“祖辈经验”和“自己瞎琢磨”的点子,都让杨县丞觉得新颖实用。
“你识字?”杨县丞注意到她言谈间的条理和偶尔流露的文雅气度,讶然问道。
“回大人,家父在世时曾教民女认得几个字。后来弟弟入学堂,民女也跟着偷学了些,勉强能看懂浅显的书信。”苏清鸢谨慎地回答,将自己识字的原因归结于家风和自学,合情合理。
杨县丞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惊讶。一个农家女,能有如此见识和心性,还能识字,简直是凤毛麟角。
“你献上的水车,于农事大有裨益,本官已上书府衙,为你请功。按律应有赏银赐下。”杨县丞道,“此外,本官见你于稼穑之事颇有灵性,日后若再有此等利国利民之巧思,可直接来县衙禀报。”
这就是明确的赏识和许诺了!
苏清鸢心中一定,再次躬身行礼:“多谢大人厚爱!民女愧不敢当。民女只是尽了本分,能得大人青眼,已是天大的福气。日后定当尽心竭力,若有愚见,必先禀报大人。”
她态度恭顺,言辞恳切,丝毫没有居功自傲之色,让杨县丞十分满意。
又勉励了几句,杨县丞便让她退下了。赏银需要等府衙批复,稍后会由里正转交。
走出县衙,苏清鸢才缓缓松了口气,后背竟已渗出细汗。与官打交道,如履薄冰,每一句话都得仔细斟酌。
里正早已等在门外,见她出来,忙问情况。听闻县丞大人十分满意,还要请功赏银,里正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好!丫头,你可是给我们桃花村长脸了!”
回去的路上,苏清鸢看着道路两旁丰收在望的田野,心中渐渐明晰。
县丞的赏识,是一把保护伞,也是一个跳板。她暂时安全了,但也走到了台前。
接下来,她不能只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了。她需要做出更多的“成绩”,来巩固这份赏识,并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空间和话语权。
改良农具?推广种植技术?还是……其他?
她摸了摸袖中那枚一直随身携带的云纹玉佩。或许,是时候考虑一下萧九留下的那个“机缘”了?不是去求助,而是……去青州城看看?那里应该有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机会。
一个新的、更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慢慢成型。
风起于青萍之末。她这只小小的雏鸟,终于要试着振动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了。而第一步,或许就是走出青溪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