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量的激增,像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让苏清鸢和她的药膳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本还算宽敞的后厨,如今被堆积如山的食材和药材占去了大半,十几个临时雇来的帮工在里面穿梭忙碌,空气中弥漫着药材、谷物和肉类混合的浓郁香气,也夹杂着几分紧张和混乱。
苏清鸢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亲自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她深知,药膳的根本在于用料,哪怕订单再多,质量也绝不能有丝毫马虎。以前她还能从容地指导帮工处理药材,如今却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她的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过后厨的每个角落,哪个灶上的药汤该加辅料了,哪个案台上的肉脯切得不够均匀,哪个帮工的手法不够规范,她都要第一时间指出并纠正。
“王婶,这当归切片一定要厚薄均匀,不然药效析出会不均匀。”苏清鸢拿起一片切得有些粗糙的当归,耐心地示范着,“你看,这样下刀,力道要稳,速度要匀……”
王婶是附近村里的妇人,手脚麻利,但对药材处理的精细要求不太习惯,脸上露出些许为难:“苏姑娘,这订单催得紧,咱们是不是先顾着赶量?”
苏清鸢摇摇头,语气坚定却温和:“王婶,咱们清鸢药膳坊能有今天的名声,靠的就是‘品质’二字。哪怕慢一点,也不能让次品流出去。这不仅是砸咱们自己的招牌,更是对信任我们的客户不负责任。”
她的话掷地有声,后厨里原本有些浮躁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帮工们看着苏清鸢眼底的认真,也都收敛了急功近利的心思,重新专注于手中的活计。
除了把控质量,交货时间也是一个难题。商队的行程不等人,若是耽误了交货,不仅会损失信誉,还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为了确保按时交货,苏清鸢不得不将后厨的工作时间延长,分成两班倒,日夜不停地赶制。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从清晨忙到深夜,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声音也因为长时间的指挥和讲解变得有些沙哑。
这天傍晚,负责运输的李掌柜急匆匆地跑进来,脸色焦急:“苏姑娘,不好了!城西的那座石桥被暴雨冲垮了,咱们要送往东城商队的一批药膳干粮和伤药,现在没法按时送过去了!”
苏清鸢的心猛地一沉。那批货是给“恒通商行”的,对方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前往边境,若是误了时间,后果不堪设想。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到门口向外望去,只见天空中还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远处的方向隐约传来村民们的议论声。
“李掌柜,你先别慌。”苏清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除了石桥,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绕过去?”
李掌柜皱着眉想了想:“有是有,但是那条路是土路,现在下了这么大的雨,泥泞不堪,马车根本没法走。”
“人走呢?”苏清鸢追问。
“人走倒是能走,但是那批货少说也有几百斤,靠人力搬运,恐怕……”李掌柜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苏清鸢咬了咬牙,当机立断:“没办法,只能靠人力了。李掌柜,你立刻去召集所有能调动的人手,包括咱们后厨的帮工,只要体力够的,都过来帮忙。我亲自带队,把货扛过去!”
“苏姑娘,这太危险了!那土路又滑又陡,你一个姑娘家……”李掌柜连忙劝阻。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苏清鸢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客户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快去!”
李掌柜见她态度坚决,不敢再多说,立刻转身去召集人手。很快,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聚集在药膳坊门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干劲。苏清鸢将众人分成几组,每组负责搬运一部分货物,又特意叮嘱大家注意安全,互相照应。
夜幕降临,雨还没有停。苏清鸢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和大家一起扛起沉重的货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滑,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倒。货箱压在肩上,沉甸甸的,勒得肩膀生疼,但苏清鸢却没有丝毫怨言,只是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帮工们看到苏清鸢一个弱女子都如此拼命,也都深受鼓舞,纷纷加快了脚步。队伍在黑暗中缓缓前行,只有手中的火把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路。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冰冷刺骨,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传来了“恒通商行”伙计的呼喊声。苏清鸢心中一喜,知道目的地到了。当他们把最后一批货箱交到对方手中时,恒通商行的掌柜看着浑身泥泞、疲惫不堪的苏清鸢和帮工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苏姑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以为这次肯定要误事了,没想到你们竟然……竟然亲自把货扛过来了!”掌柜的紧紧握住苏清鸢的手,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以后我们恒通商行,只和你们清鸢药膳坊合作!”
苏清鸢笑了笑,虽然累得几乎虚脱,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份用汗水换来的信任,比任何财富都更加珍贵。
回到药膳坊时,已经是后半夜了。苏清鸢简单洗漱了一下,就沉沉地睡了过去。但她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穿着体面,神色焦急:“请问,这里是清鸢药膳坊吗?我是‘裕丰号’的掌柜,听说你们这里的药膳干粮和伤药品质极佳,我想和你们谈一笔大生意!”
苏清鸢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心中有些意外。裕丰号是城里有名的大商行,主要经营丝绸和茶叶,没想到他们也会来找自己合作。她连忙请对方进屋坐下,吩咐伙计端上热茶。
裕丰号的掌柜喝了口茶,开门见山地说:“苏姑娘,我们裕丰号最近要组建一支大型商队,前往西域经商。路途遥远,风险重重,所以需要大量的药膳干粮和伤药。我听说恒通商行和你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所以特意过来看看。”
苏清鸢心中一动,西域之行,路途比边境更加遥远,对药膳的要求也更高。这不仅是一笔大订单,更是一个将“清鸢药膳坊”的名声传到更远地方的好机会。但她也清楚,承接这笔订单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运输能力,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掌柜的,感谢您对我们药膳坊的信任。”苏清鸢沉吟片刻,说道,“不过,前往西域的商队,对药膳干粮的保质期和便携性要求更高,而且伤药的种类也需要根据西域的气候和常见病症进行调整。我需要时间来研究和试验,确保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你们的需求。”
裕丰号的掌柜点了点头,赞赏地说:“苏姑娘果然做事严谨。我给你三天时间,如果你能拿出让我满意的样品,我们就签订合同。至于价格,只要品质有保证,我们绝不会亏待你。”
送走裕丰号的掌柜后,苏清鸢立刻召集了后厨的核心帮工和药材师傅,召开了紧急会议。她将裕丰号的需求告诉了大家,然后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产品。”
接下来的三天里,苏清鸢几乎没有合过眼。她查阅了大量的医书和药膳古籍,结合西域的气候特点和常见病症,反复试验新的配方。为了延长药膳干粮的保质期,她尝试了多种烘烤和晾晒的方法;为了让伤药在干燥的气候下依然保持良好的药效,她调整了药材的配比。
药材师傅们也纷纷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帮工们则在一旁全力配合,按照苏清鸢的要求准备各种食材和药材。整个药膳坊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
三天后,裕丰号的掌柜如约而至。苏清鸢将精心准备的样品摆在了他面前:有口感酥脆、保质期长达三个月的“西域馕饼”,有营养丰富、方便冲泡的“滋补汤料包”,还有针对风沙入眼、皮肤干裂等症状的“西域专用伤药”。
裕丰号的掌柜拿起一块“西域馕饼”尝了尝,又仔细查看了伤药的质地和成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苏姑娘,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些样品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他当即拍板,和苏清鸢签订了一份巨额合同。
合同签订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县城都轰动了。人们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药膳坊,竟然能和裕丰号这样的大商行合作。一时间,“清鸢药膳坊”的名声更响了,不仅城里的商家纷纷前来订货,就连周边县城的人也慕名而来。
苏清鸢知道,现在的药膳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了。她果断决定,扩大经营规模。她拿出所有的积蓄,又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在县城的繁华地段买下了一处更大的院落,作为新的药膳坊地址。
新的药膳坊按照苏清鸢的设计进行了装修,分为前厅、后厨、仓库和客房四个部分。前厅宽敞明亮,用来接待客户和展示产品;后厨设备齐全,聘请了更多专业的厨师和药材师傅;仓库通风干燥,专门用来存放食材和药材;客房则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户和商队。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苏清鸢还特意从外地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生产工具,比如自动和面机、药材切片机等。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减轻了帮工们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苏清鸢也没有放松对质量的把控。她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从食材的采购、清洗、加工,到药膳的制作、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她还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苏清鸢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她不再满足于只在本地发展,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她开始研究各地的饮食习惯和气候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开发新的药膳产品。
她还组建了自己的运输团队,配备了专门的马车和护卫,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地送到客户手中。对于一些路途遥远的客户,她还开通了邮购服务,通过驿站将产品寄过去。
在苏清鸢的努力下,“清鸢药膳坊”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在本地站稳了脚跟,还在周边多个县城开设了分店。她的药膳产品不仅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还得到了一些达官贵人的青睐,甚至被作为贡品送入了皇宫。
看着药膳坊日益红火的景象,苏清鸢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她想起当初刚开药膳坊时的艰辛,想起那些在困境中帮助过自己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更离不开自己对品质的坚守和对梦想的追求。
站在新药膳坊的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客户和忙碌的员工,苏清鸢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清鸢药膳坊”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她的药膳梦想也一定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而她自己,也将在这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上,继续勇敢地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