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当时发生的那件事,根本算不上是什么事。如果换作一个能力出众,且深谙人情世故之人来处理,只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可叹的是,以我当时所拥有的思想境界而言,确实难以胜任这样的任务。不但不能胜任。并且,还真的适得其反。
说起这事,是我要前往宜兴去探访客户的一件事情。
就在我临行前,老板找到我,交代道:“这次你去宜兴,顺道去拜访一下咱们在当地的一个老客户,顺便把之前的账款收一收。”
听到这番话后,我心中不禁一阵窃喜,暗自思忖着,这可是老板对我的信任!能被委以重任,说明老板看重我的能力呢。
想到这里,我顿时干劲十足,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能够顺利帮老板将这笔账目收回,那以后必定会受到老板更多的器重。
揣着这份信念,我真的是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的收账。当时面对那位老客户,我态度坚决且,一心要让对方明确给出还款的具体日期。
若得不到确切答复,我便打定主意赖在那里不肯离开。我这种想法,和以前做混混时的想法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我的思想里面还残留着这种混混思想。
以我当时的想法来说,这笔款项能否成功收回,可以说明我的办事能力!
那位老客户是位颇具实力的大老板,见我这般愣头青模样,他觉得没必要跟我一般见识,就当着我的面,拨通了我所在的沥青公司老板的电话。
接通电话之后,两位老板先是相互寒暄客套了几句。然后,谈了一下我这次收账的事情。最后,这位老客户对我说,说我老板会打电话给我。
果不其然,没一会,沥青公司的老板就给我打来了电话。
接通电话后,只听他语气平和地说道:“古月啊,你放心,时间一到,这位老客户自然会把钱还给咱们的。你安安心心的回来吧!”
听完老板的指示,我觉得任务已经完成了。老板都发话了,那我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最后,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那家公司,满心期待着这笔账款能够按时到账。
当时,我还欢喜地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觉得自己处理这件事情非常不错。老板打来电话给我,听他那客客气气、和颜悦色的语气,仿佛是对我收账工作的肯定。
而且,以我当时的思想层次来思考,即便未能当场收到款项,但那位老客户已清清楚楚地给出了还款期限!不管怎样去衡量,我或多或少总归是有那么一些功劳!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当天夜里,一场奇异的梦境悄然降临。在梦中,我变成了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稚嫩孩童,独自一人前往那个老客户所在之处收取账款。
当那个老客户瞥见我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时,完全视若无睹,根本不愿意搭理我半分。面对如此冷遇,倔强的我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径直冲上前去与他理论。
可最终,或许是我的执拗让他实在忍无可忍,只见他大手一挥,吩咐人将我驱赶出门外。
做完这场梦后,尽管心中隐隐约约感到有些不太对劲。但那时的我,境界太低,无法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当时,我浑然不觉,原来自己的所行所言竟如同一个尚未长大、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一般幼稚可笑。
更为糟糕的是,那一系列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就是被老板无情开除。不得不说,当时的我,对于人情世故,真的是很幼稚。
不得不说,那时的我,基本上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确实不懂人情世故。
我出差回来后,过了一段时间,沥青公司的老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当时,以沥青公司老板的能力和思维境界,对于我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老板为了让我不带怨气的离开他的公司,他从招聘我的时候说起。
沥青公司老板开始说的事情,和保温材料的业务经理说的差不多。也是说知道我的业务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我这个人看起来有信心,有干劲,就把我招聘了进来。
并且,也提到他招聘业务经理,不是为了让业务经理来帮他做业务,也是为了凑人头。不过,他后面的说词和保温材料的业务经理说的就完全不同了。
那时,保温材料的业务经理说,公司是招业务主管是为了公司升级,而这次沥青公司老板却和我谈起了资本运作。
按沥青公司的老板所讲,做生意不是靠业务量,而是要靠资本运作。他举了一个实例,说有一次他囤了一大笔沥青,
结果,那笔沥青涨价了。于是,他赚到了一大笔钱。并且提到,他赚到了这笔钱之后,才明白了资本运作的道理。
当时,沥青公司的老板说的资本运作,我听的似懂非懂。不过,我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很多时候,用钱去赚钱,比靠人去赚钱厉害多了。
最后,沥青公司的老板谈起我收账的事情。并且提到,知道我是好意,是为公司办事。但是,做沥青这样的生意,不会好意就可以的,要懂人情世故。
并且,沥青公司的老板还安慰我,鼓励我,说我懂网络销售,应该往网络销售这个方面去发展。但对于沥青,网络销售暂时是行不通的。
最后,沥青老板很委婉的说我得罪了那个老客户,那个老客户不希望我留在沥青公司。听到这样的话,就是傻子也知道,沥青公司的老板要开除我。
当时,我想了想,说道;“老板,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来到您公司之后,一直没有什么业绩,我也感觉内疚。您不但没有责怪我。并且,还教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要谢谢您!”
说完之后,我就去财务那里结了一下账。然后,就离开了。
在那家沥青公司里有个同事,他姓刘,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刘。他跟我一样,都是同期被招进这家公司的。
然而有所不同的是,老刘有体制内的工作经验!正是由于这份独特经历的加持,让他在新的岗位上风风火火、如鱼得水,业务量做得非常好!
一直以来,我和老刘交流的非常融洽,彼此相处得十分不错。就在那天,当我形单影只,落寞离开的时候,老刘陪着我,送了我一程。
在路上,老刘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跟我谈论起他从事沥青行业的种种感受与心得体会。
而其中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便是,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兄弟啊,依我看,你做生意还没有开窍!你对人情世故不是很多,确实不适合做沥青生意。”
那一刻,我有些茫然失措,似乎觉得,自己还真的不适合做沥青这样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