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就这么拎着大包小包的回了家。
刚到南锣鼓巷95四合院附近,就被一群闲着没事的大妈们看到了。
“哎哟,是小张,你今天没上班呀?”
张物石停车摆摆手,作出一副无奈的表情道:“嗨,别提了,今天去学校处理事情了。”
大妈们不解:“你都多大年纪了,还要去上学?”
“上啥学呀?弟弟跟别人打架,被叫家长了。”
“哈哈哈哈,多大点事,不就打个架吗,还用叫家长?”
“这事说来话长,我就长话短说,是别人家孩子家长觉得受了委屈,这才让班主任叫我这个家长过去的,我不得不去呀!”
“哎呦喂,这谁家孩子这么娇惯呢?打个架还用叫家长?”
“哈哈,小张今天挨训了吧。”
这些街坊邻居消息灵通,见张物石和他媳妇经常不在家,就会打听他们去干啥了。
巷子里没啥秘密,得知张物石把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带进城,让弟妹上学,这附近街坊们能知道的早就知道了。
这会儿,她们看到这小张一脸苦相的讲述他今天为啥被叫了家长,她们就开心的笑起来。
多有意思啊,一个没有孩子的小年轻,今天被叫了家长,她们想想那场面就觉得可乐。
听别人笑话吧,肯定开心啊。
“还是你们好啊,孩子都长大了,就不用操心这种事了。”
“可得了吧,长大了也有长大的烦恼,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吃喝拉撒睡,这些都得操心啊。”
“就是就是!”
“你看,话是这么说的,可这些事对你们这些老江湖来说,即便操心,也能轻易解决啊,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被找家长啊,心里很忐忑的,心慌的不行。”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不管咋样,张嘴说好话也不用花你钱。
这么一句恭维话说出来,自觉年龄大且有江湖经验的人,都觉得这小张说话还是挺好听的。
附近街坊里总有年纪稍微比较大的,你年长,我敬着你,把你当长辈处。
我嘴甜喊你一声大爷、大妈、大叔的,咱们还是好邻居。
只要你别端着架子,别仗着年长对我的生活指指点点,咱们就是好街坊。
毕竟亲爹亲妈叨叨多了,烦了,家里的孩子都要呛呛几句呢,更别说你一个外人了。
现在这样就挺好。
街坊邻居敬着自己有好的工作,平日里经常看到张物石锻炼身体,舞着那石锁虎虎生风,也敬畏着他的身手。
所以,大家伙儿平日里对他们家挺和气的。
再加上张物石也会做人,嘴也甜,见面喊个大爷、大叔的,再递根烟,这两年多以来,大家都和和美美的,相处的也挺体面。
这种生活其实挺好的,安逸。
跟一群人寒暄完。
张物石就和秦淮茹回了家。
昨天走的时候,他们给鸡槽子添了食,今天回来,鸡食槽子里已经见底了。
喂了鸡,添了水。
看着被阳光照着的鸡窝,张物石满意的点点头。
鸡窝被张物石搬到了角院东北角,这个地方白天能晒着太阳,晚上能挡北风。
鸡笼左、右、后边都盖上了木板,上面也盖了一层木板加草席,只有前面和下边还保持原样。
毕竟正面可以吃食,晒太阳,下面还要往下掉鸡屎。
最多晚上弄个席子,往鸡笼子正面一扣。
今天阳光正好,菜菜和坤坤两只小母鸡晒着太阳吃着食儿,很是惬意。
来到南屋,张物石看向缸里那四只王八,这会儿温度低,它们是一动不动。
张物石觉得它们病了,是时候挑一只病到不爱动弹的王八,给它泡泡温水了。
点兵点将,点到谁是谁。
“媳妇儿,晚上你炸个花生米,我再炖一只王八。”
秦淮茹的声音从屋里响起:“好啊,不过我听人说这玩意儿很值钱,你会做吗?别白瞎了好东西。”
“放心,之前跟柱子喝酒,我简单的套了一下这炖王八的诀窍,普通做法还是挺容易的,我一听就会了。”
“行,那做吧,我也想尝尝这玩意儿啥味。”
俩人把炉子点着,炕暖好,花生米也泡上,张物石就骑车出了门,准备去买各种大料和香料。
晚上整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