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擎的死,像一块投入暗潭的石头,没有掀起太大的公开波澜,却在特定的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官方调查草草收场,定性为意外,但所有知情者都心知肚明,这是时序圣殿(chronos Sanctum)一次干净利落的清理行动。
陆沉渊动用了所有明暗渠道,试图从莫天擎的残余势力中挖掘更多关于时序圣殿的线索,但收获寥寥。对方显然早有准备,将所有关联切割得干干净净。
苏晚带出来的数据,在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筛选后,由陆沉渊通过几个绝对可靠、且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匿名渠道,分批泄露给了特定的调查记者、人权组织以及某些对立的大国情报机构。
正如陆沉渊所预料的,这些证据的曝光,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新纪元生物科技研究基金会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多家合作机构宣布暂停合作,多国政府启动调查,其股票(尽管它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非公开渠道,但仍有部分关联上市实体)暴跌。基金会发表了一系列声明,矢口否认大部分指控,将责任推给“个别违规项目团队”和“恶意诽谤”,并宣布进行内部整改。
明面上的风暴在媒体和政客的喧嚣中持续发酵,但苏晚和陆沉渊都清楚,这并未伤及时序圣殿的根本。他们如同壁虎,果断舍弃了“新纪元基金会”这条尾巴,核心力量早已转移至更隐蔽的深处。
“方舟”项目,意识疆域,核心长老……这些关键信息,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
一周后,苏晚父母和叶蓁被秘密转移到了更安全、更舒适的地点,虽然行动受限,但至少生命安全无虞。苏晚通过加密线路与他们报了平安,听着叶蓁在电话那头又哭又笑的声音,她心中充满了愧疚,但也更加坚定了要彻底终结这一切的决心。
她搬进了陆沉渊安全屋网络中的另一个据点,一个位于老城区的、外表毫不起眼、内部却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四合院。这里成了她和陆沉渊团队临时的指挥中枢。
“拾光书屋”暂时关门歇业。苏晚知道,那个充满阳光和书香的小世界,短期内是回不去了。她的人生轨道,已经彻底偏离。
这天傍晚,苏晚独自坐在四合院的天井里,看着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砖地上。她手里拿着顾慎知留下的那张画着荆棘沙漏的便签,以及那几袋尚未解读的生物底片。
导师,你究竟发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我什么?
那个神秘狙击手的身影,也不时在她脑海中浮现。他(她)是谁?为什么要帮自己?他(她)和导师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围绕着顾慎知留下的谜团。
陆沉渊从外面走进天井,脚步声惊动了沉思中的苏晚。他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加密文件,脸色有些凝重。
“有发现?”苏晚站起身问道。
陆沉渊将文件递给她:“我们重新梳理了从基地数据中恢复的、所有与顾慎知相关的碎片信息,结合‘谛听’从其他渠道补全的情报,有了一个推测。”
苏晚快速浏览着文件。上面显示,顾慎知在去世前一年,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秘密参与过一个代号为“普罗米修斯之火”的超高权限跨国研究项目,而这个项目的资助方极其神秘,多个线索间接指向了“时序圣殿”。项目的研究方向,正是“意识与物质的交互界面”,与“方舟”项目的理念高度吻合。
文件最后提到,顾慎知在项目期间,似乎与项目组的一位外籍首席科学家,一位名叫“艾琳娜·科瓦尔斯基”(Elena Kowalski)的神经生物学家,交往甚密。而在顾慎知“意外”去世后不久,这位艾琳娜博士也从此销声匿迹,再无任何公开记录。
“艾琳娜·科瓦尔斯基……”苏晚默念着这个名字,一种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关键!
“我们正在全力追查这位艾琳娜博士的下落。”陆沉渊说道,“但难度很大,仿佛有人刻意抹去了她的一切痕迹。”
就在两人讨论之时,苏晚那部用于日常伪装的、处于关机状态的普通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显示收到了一条新的匿名信息。
这部手机的号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而且处于严格的监控之下。
苏晚和陆沉渊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她拿起手机,点开信息。
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
图片的内容,让苏晚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笑容灿烂的金发女子,站在一座古老的图书馆前。而她的容貌,与资料中那位艾琳娜·科瓦尔斯基博士,有八九分相似!
但这张照片显然不是近期拍摄的,带着岁月的痕迹。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在照片的背面(图片包含了照片的正面和背面),用某种特殊的、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清的墨水,写着一行娟秀的英文:
“他留下的‘火种’,在‘遗忘图书馆’。”
“火种”?是指顾慎知留下的东西吗?
“遗忘图书馆”又是什么地方?
这条匿名信息,是谁发来的?是那个神秘狙击手吗?还是……时序圣殿新的陷阱?
苏晚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刚刚似乎看到一丝曙光的前路,再次被浓雾笼罩,而这浓雾之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
敌人并未远离,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隐藏在更深的暗影之中。
而新的谜题,已经摆在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