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嚎谷一把大火,烧得天狼堡后方鸡飞狗跳。
堡主怒极,派出数支精锐队伍,由金丹妖将率领,封锁要道,拉网搜捕,誓要将那胆大包天的“炎汉”贼子揪出。
然而,诸葛亮早已料到此着。
四人携亲卫遁入莽莽山林,寻一隐蔽山洞暂避锋芒。
诸葛亮取出自狼嚎谷缴获的几套完好天狼堡服饰与令牌,又命林风等人就地取材,制作了些许粗糙的狼首面具。
“换上。”诸葛亮简短下令。
众人虽不解,但依令而行。
很快,一群穿着天狼堡制式皮甲、戴着遮住大半面容的狼首面具、气息刻意模仿妖兵煞气的“天狼堡搜寻队”便出现了。
连关羽那标志性的绿袍也换成了暗色劲装,青龙刀以布帛缠绕,隐去锋芒。
“翼德,收敛你的煞气。云长,忠义道罡内蕴。子龙,力之道基含而不发。”诸葛亮仔细调整着众人细节,“我等如今,便是奉命追捕‘炎汉贼子’的一支小队。”
他随即布下疑阵。
让林风率两名机灵亲卫,穿着之前换下的衣物,故意在数十里外的一处山谷露了个模糊的行踪,并留下些许指向另一个方向的痕迹。
果然,追兵很快被引向错误方向。
而诸葛亮这支“伪装的狼兵”,则大摇大摆地走上了一条相对僻静、但仍有零星天狼堡巡逻队往来的小路。
途中遇到几波真正的搜寻队伍,诸葛亮凭借缴获的令牌与从容不迫的应对,甚至主动上前询问“可发现贼踪”,竟都轻松蒙混过关。
张飞憋着笑,传音给赵云:“嘿,军师这法子,比硬打硬冲有意思多了!”
关羽亦是微微颔首,对军师之智佩服不已。
如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追兵主力被引向歧路,且对内部巡逻队疏于防备的情况下,诸葛亮一行人竟真的如同金蝉脱壳,悄无声息地穿过了天狼堡布下的层层罗网,踏上了返回千瘴荒原的归途。
数日后,确认已脱离天狼堡核心势力范围,众人终于松了口气,寻了处安全所在,换回本来装束。
回程路上,乘风顺风而行,脚下山河飞速倒退。
兄弟四人并肩立于鹰背之上,望着远方依稀可见的荒原轮廓,心中皆激荡难平。
张飞咧着嘴,用力拍着关羽的肩膀:“哈哈,这下好了!找到二哥,咱们兄弟总算又凑齐了!等回了家,叫上公瑾他们,好好喝他个三天三夜!”
赵云脸上也带着轻松的笑意:“不错,寻回二哥,乃此行最大幸事。待主公归来,见我炎汉文武齐聚,根基渐固,必感欣慰。”
关羽抚髯远眺,丹凤眼中亦有着感慨与期待。
孤身漂泊两界山,如今终与兄弟汇合,更有坚实基业可依,心中那份孤寂与漂泊感,顿时消散大半。
“能与众兄弟重逢,与军师并肩,关某……幸甚。”
诸葛亮羽扇轻摇,看着身旁三位意气风发的兄弟,心中豪情亦生。
他目光落在关羽身上,尤其是感受着那隐隐散发的、至精至纯的忠义道罡,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云长,”诸葛亮开口道,“你之忠义道罡,刚正不阿,锋锐无匹,更兼有一股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之效。若能将此罡气特性,与我炎汉卫军团战阵相结合……”
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仿佛已看到未来场景:“或可创出一门独特战阵。以云长道罡为锋矢,引动全军忠义之气,化意志为力量,凝士气为锋刃。届时,军阵所向,非仅灵力融合,更有信念碾压!寻常敌军,未战先怯;邪魔外道,遇之即溃!”
关羽闻言,丹凤眼中精光大盛!
他一生忠于汉室,义字当先,若能将自己的信念之力与军团结合,发挥更大作用,正是他心中所愿!
“军师此言,深得吾心!关某愿全力配合!”
赵云亦是动容:“若真能成,我炎汉卫战力,必将发生质变!”
张飞哇哇叫道:“那还等什么?回去就弄!俺老张也要学!”
兄弟四人相视而笑,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与信心。
归途虽遥,然心有所向。
炎汉之火,因关云长这员绝世神将的归来,与诸葛亮那超越时代的构想,必将燃得更旺,照彻这苍茫中三天!
乘风展翅,掠过最后一片锦绣山川,前方,千瘴荒原那独特而熟悉的墨绿色天际线,已清晰可见。
杀过了关隘……
家,就在前方。
【第一百零七章 完】
(第三部第一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