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陷入沉寂,唯闻帐外士卒踩在泥水中的扑哧声。李世民忽然起身:“朕要亲眼看看这‘阎王涎’的真面目!”
不顾劝阻,他带少数亲卫登上泥沼旁的高地。时近黄昏,夕阳照在无边的泥泞上,反射出油腻的光泽。李世民注意到泥面上有些区域颜色略深,仿佛隐藏着什么。
“取朕的弩来。”他突发奇想,朝一处深色区域射出一箭。箭矢没入的瞬间,泥浆突然剧烈翻腾,隐约可见某种巨物的鳞甲一闪而逝!
“泥龙!是泥龙!”当地向导吓得跪地叩拜,“老辈人说阎王涎里有泥龙守道,惊动它要降大灾的!”
李世民却目光锐利:“不是龙,是巨鼍(扬子鳄)!而且不止一只!”他立即召来军中驯兽官,“巨鼍习性如何?”
驯兽官思忖道:“鼍类喜暖惧寒,常借地热越冬。若此地多硫磺,倒是解释得通——硫磺泉眼必在左近!”
一个新的计划在李世民脑中成形。他连夜召集工匠,打造特制的空心巨木,内填硫磺石灰。翌日拂晓,这些“木炮”被推入泥沼指定位置。
“陛下究竟要做什么?”众将疑惑不解。
午时阳气最盛时,李世民亲执火把,点燃引线。但见木炮沉没处,泥浆突然沸腾如煮,无数气泡喷涌而出!紧接着,整个泥沼开始震动,沉闷的轰鸣从地底传来——
轰隆!一处泥浆冲天而起,几条巨鼍惊慌窜出,朝着预设方向奔逃!它们庞大的身躯在泥中犁出深沟,泥水竟顺着沟壑快速流走!
“妙啊!”宇文拓恍然大悟,“陛下是利用巨鼍逃窜时掘出的沟渠排水!”
不到半日,泥沼中心竟露出数条蜿蜒的硬土带!虽然仍泥泞,但已不至陷没人马。
李世民却无喜色,他望着巨鼍逃窜的方向:“这些沟渠恰似指引了一条通路...太巧了,巧得像有人刻意安排。”
他命人沿最大的沟渠探查,果然在尽头发现人工开凿的痕迹——这根本是个精心伪装的陷阱,专等唐军踏入!
“好个泉盖苏文,连鼍龙都能为你所用。”李世民冷笑,却传令,“不过,既已铺路,不走岂不辜负美意?”
全军愕然中,皇帝的目光投向迷雾笼罩的王辇庄:“只是要走,就不能按他画的道走!”
王辇庄笼罩在愁云惨雾中。这个本该因地处要道而繁荣的村落,却只剩断壁残垣。幸存的多是妇孺老弱,见到唐军到来,纷纷躲进破屋不敢出声。
“造孽啊...”带路的老农哽咽道,“去年高丽人说我们帮隋军,把壮劳力都抓去修工事,剩下的...剩下的都填了泥沼...”
李世民在一处半塌的碾盘前驻足。石碾上暗红色的污渍触目惊心,旁边土墙上还留着刀劈的痕迹。
“陛下,村东发现地窖,藏有百余人!”尉迟敬德来报,“但百姓一见我们就磕头求饶,说是被迫的...”
果然,被带来的村民个个面黄肌瘦,跪地哭诉高丽人如何逼他们设陷阱,家人被扣为人质云云。
张鲁低声劝道:“陛下,恐防有诈。不如先派小队入庄探查。”
李世民却径自走向一位发抖的老妪,解下自己的水囊递去:“老人家莫怕,大唐将士不伤百姓。”
老妪不敢接,只反复念叨:“泥龙翻身...黑水吞人...快走...”
突然,村外传来惊呼!但见刚清理出的通道再次被泥浆淹没,更有数十士卒陷入其中!与此同时,庄内升起狼烟,显然是在给敌军报信!
“中计了!”程咬金怒吼着拔刀,“把这些刁民全...”
“住手!”李世民厉声制止。他注意到老妪在狼烟升起时浑身一震,眼中闪过绝望。更奇怪的是,那些“陷入”泥沼的士卒虽然呼救,却都在缓缓向某个方向移动。
李世民跃上高地观察,片刻后竟笑出声:“好个将计就计!传令:陷泥者不必挣扎,顺其自然!”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陷泥士卒被泥流推着滑向庄西一处洼地。就在即将没顶时,泥流突然改向,竟将他们冲上一处硬岸!
宇文拓猛地一拍大腿:“老夫明白了!这是利用泥沼下的暗河导流!王辇庄根本就是个巨大的水闸控制枢纽!”
真相很快查明:高丽人确实胁迫村民参与设陷,但村民暗中做了手脚——那狼烟不是给敌军报信,而是提醒下游亲人避灾;看似陷阱的泥流,实则把唐军送到了安全地带!
老妪这才哭诉原委:高丽人扣留了村里孩子,逼他们诱杀唐军。村民表面顺从,却暗中调整渠道,既要救军队,又要救孩子。
“孩子们关在哪?”李世民问。
“在...在庄后祭坛下的地宫。”老妪颤抖着,“但那里有‘黑水龙卫’看守,人去多了会启动机关,整个地宫都会灌满毒泥!”
李世民沉吟片刻,忽然下令:“全军后撤三里,扎营生火,越张扬越好。”
夜幕降临时,唐军营寨灯火通明,似在庆祝脱困。实则一支精兵趁暗潜入庄后,带队者竟是换上夜行衣的李世民!
“陛下万金之躯,岂可再犯险?”长孙无忌苦苦劝阻。
“正因为是朕,才非去不可。”李世民检查着腰间绳索,“泉盖苏文料定朕会救人,必设重伏。唯有用朕作饵,才能调虎离山。”
地宫入口藏在废弃祭坛下,阴风扑面。果然刚入通道就触发机关,毒泥从四面涌来!李世民却似早有预料,命人以煤土袋堵住特定孔洞——正是日间观察所得。
深入百步,忽闻孩童啜泣声。然而声音传来的石室布满蹊跷:地面由不同颜色石板铺就,墙上刻着模糊的星图。
“是宇文家的九宫锁!”宇文拓惊道,“需按特定顺序踏石板,错一步则万箭齐发!”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李世民却凝视星图:“这不是当代星图,是...大业八年的天象!”他幼年曾随李渊查勘隋宫档案,对此有印象。
随着一块块石板踏下,机括声连环响起。最后一响过后,石壁洞开,露出蜷缩在内的数十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