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啊,你这脑袋咋长的?又会做饭又会搞发明,手艺还这么绝,还给不给人活路了?你生来就是打击人的吧?\"
众人哄堂大笑,都爱看老柳这副吃瘪的模样。
老柳干脆放下工具,专心看何雨柱操作。
只见何雨柱动作又快又稳,最让他吃惊的是整个加工过程行云流水,完全不需要停下来检查。
\"真神了!\"老柳暗自嘀咕。
他总算明白自己为啥慢了——自己每做几步就得停下来量尺寸,生怕出错。
可人家柱子根本不用卡尺,手上就跟长了眼睛似的。
老王感叹道:\"想达到柱子这水平可不容易,心里得有谱,手上还得稳。
他这手艺,一般人真学不来。”
何雨柱谦虚地笑笑:\"熟能生巧罢了,做多了自然有手感。”
老柳直翻白眼——这哪是光靠熟练就能做到的?分明是天赋异禀。
不多时,何雨柱就完成了所有零件加工:\"老柳,待会儿你来组装,我在旁边看着。”
\"成!\"老柳爽快答应。
半小时后,修好的车床重新组装完毕。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机器。
\"轰——\"随着机器启动的轰鸣声,整个研究室爆发出欢呼。
\"毛熊的机器有啥了不起?咱们自己照样能修!\"
\"多亏了柱子,要不又得看那些毛熊工程师的脸色。
他们那副趾高气扬的德行,想想就来气!\"
\"柱子真是这个!\"有人竖起大拇指,\"太牛了!\"
老柳激动地说:“柱子,多亏有你,不然这台车床不知要修到什么时候。”
大领导笑着点头:“柱子,你这次可给工业部省了一大笔开支。”
他心里暗自庆幸,当初允许何雨柱使用工业部实验室的决定实在太正确了。
这些发明创造,还有随之而来的种种好处,都让他觉得何雨柱简直是自己的贵人。
只可惜何雨柱还没毕业,不然一定要把他招进工业部。
这样难得的人才,真是可遇不可求。
何雨柱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已经下午三四点了。
他盘算着吃完饭可以继续画下一个机器的图纸,不过今天肯定完成不了。
但他并不着急,剩下的明天接着做也一样。
两人在招待室用餐,大领导担心何雨柱太劳累,特意让后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还专门为他烤了一只鸡。
饭后,大领导从怀里取出300万元递给何雨柱:“柱子,这是工业部给你的奖励,奖励你修好了机器。
拿着吧。”
何雨柱推辞道:“这就不必了吧,只是举手之劳。”
大领导坚持把钱塞到他手里:“这钱是工业部出的,你修好了进口设备,要是不给奖励,岂不是让同志们寒心?你就安心收下,工业部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何雨柱只好收下:“赵叔,我吃好了。
得继续研发第二台机器,早点把保温壶投产。”
大领导赞叹道:“柱子,你这种钻研精神真让人佩服。
现在像你这样能沉下心搞科研的年轻人太少了。
你的成功绝非偶然!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咱们国家的未来就更有希望了。”
何雨柱回到实验室,开始绘制第二台机器——水胀机的设计图。
这是一种内高压成型技术,将金属管材放入机器密封后,用乳化水作为工作介质,在管内产生高压,使金属从内向外延伸膨胀。
钢管切割后,就是用它来塑造成保温杯的形状。
赵部长正专注地绘制图纸时,一辆黑色轿车驶入工业部大院。
两位持枪军人率先下车,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
随后,一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出。
赵部长快步上前,恭敬地问候:\"李秘书!\"
\"老赵,别来无恙。”李秘书微笑着握手,\"我奉命来取资料。”
\"文件都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赵部长边说边引路。
检查过文件后,李秘书满意地点头:\"这项切割技术确实先进,你这次立了大功。
对了,那位年轻人现在在哪?首长特意让我捎句话给他。”
赵部长心头一震,没想到何雨柱竟能得到如此重视。
......
绘图室里的何雨柱被赵部长叫住:\"柱子,跟我去见个人。”
\"赵叔,哪位领导啊?\"
\"上面来的。”赵部长指了指天花板。
见到何雨柱后,李秘书亲切地说:\"果然英雄出少年。
这是温室大棚的奖励,首长让我转告你:年轻人很有前途,国家未来就靠你们这样的栋梁了!\"
说完,李秘书便乘车离去,工业部也随之解除警戒。
赵部长感叹道:\"柱子,你要是走仕途,必定平步青云。”
\"我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何雨柱笑着收起图纸,转身去接妹妹。
绸缎庄里,何雨水欢快地扑进哥哥怀里。
陈雪茹笑着走过来:\"雨水可懂事了,我母亲喜欢得不得了,总说要认她做干女儿呢。”
何雨柱笑着说:“听话就好。
等会儿回家路上,哥哥给你带糖果。”
何雨水开心地点头:“嗯。”
陈雪茹注意到何雨柱手里的公文袋,好奇地问:“柱子,你拿的是什么?要是不方便说就算了,我就随口问问。”
她向来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何雨柱轻松地回答:“我也不清楚里面是什么,这是上次完成温室大棚项目后国家给的奖励,具体内容还没看过。”
何雨水提议:“哥哥,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陈雪茹连忙说:“要是不方便就别打开了。”
何雨柱摆摆手:“没关系,又不是什么机密。”
说着他拆开了文件袋。
第一份奖励是现金——整整两亿元(相当于两万元)!
陈雪茹瞪大眼睛:“居然奖励这么多钱?”
她经营的布店一年利润也不过如此,没想到何雨柱一个发明就能抵上她整年的收入。
她由衷赞叹:“柱子你真厉害!还在上学就能赚这么多钱。”
何雨柱笑着说:“这次确实比上次多,上回只奖励了一亿元(相当于一万元)。
看来国家很重视这个温室大棚技术,不知道会不会推广。
要是普及的话,明年冬天大家就能吃上新鲜蔬菜了。”
接着他又取出袋里的其他物品,全是荣誉证书:个人三等功、先进工作者。
看到这些,陈雪茹眼睛发亮:“柱子,你居然获得了个人三等功!这不就是英雄了吗?”
何雨柱摇头:“这只是工作成绩,对从政可能有帮助。
不过我对当官没兴趣。”
拥有系统的他,未来有无限可能,何必局限于仕途?
陈雪茹仰慕地望着他:“那也很了不起!个人三等功可不是随便能拿的,必须对国家有贡献才行。
在我心里,你就是英雄!”
说完这话,她的脸颊泛起红晕,心跳加速。
她悄悄观察何雨柱的反应,见他似乎没察觉,既松了口气又有些失落。
何雨水拍着手欢呼:“哥哥你真棒!”
何雨柱轻轻捏了捏妹妹红扑扑的脸蛋:“你也要认真读书,将来才能像哥哥这样有出息。”
何雨水用力点头:“我一定用 习,长大要变得和哥哥一样厉害!”
次日清晨。
何雨柱起床为妹妹做好早餐,正准备带她去陈雪茹家。
易中海突然拦住他们:“柱子,这是要去哪儿啊?”
何雨柱冷淡地回答:“带我妹妹出门转转,这种小事也要向壹大爷汇报吗?”
易中海连忙摆手:“不是这个意思。
眼看就要过年了,你有什么打算?”
何雨柱皱眉:“过年还能有什么打算?壹大爷有事就直说,我们赶时间。”
易中海笑着说:“我是想着你们兄妹俩过年冷清,不如和我们一起过,也好有个照应。”
何雨柱挑眉:“一起过年?”
易中海暗自欣喜,以为计划要成功。
他盘算着借这个机会让何雨柱认聋老太太做奶奶,这样自己的养老问题也能解决。
“对,就咱们和聋老太太。
本来想叫贾家,但考虑到你们有些过节,就没叫他们。”
易中海故作体贴地说。
这个场景何雨柱再熟悉不过。
前世就是借着过年的由头,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给他红包让他磕头认亲,从此背上给老太太养老的重担。
这只是易中海计划的第一步。
聋老太太和易中海关系密切,她经常在何雨柱面前夸赞易中海。
易中海则利用这层关系,慢慢掌控何雨柱。
他不断灌输要孝敬老人、把聋老太太当亲奶奶、做人要知恩图报等观念,最终让何雨柱在不知不觉中背负起为易中海一家养老的责任。
这一世,何雨柱绝不会再被 。
当易中海提议一起过年时,何雨柱直接拒绝:\"不用了,我有其他安排。”
易中海仍不死心:\"柱子,过年图的就是热闹。
咱们一起包饺子、嗑瓜子,总比你一个人过年强。”
何雨柱明确表示:\"我要去师傅家过年。”
易中海立刻摆出长辈姿态:\"你这样会给你师傅添麻烦。
他教你厨艺,在迎宾楼照顾你,你应该想着报恩,而不是增加他的负担。”
何雨柱冷冷回应:\"壹大爷,你管得太宽了。
我师傅都没意见,你一个邻居凭什么指手画脚?\"
易中海搬出何大清:\"你父亲临走时托我照顾你,我就是你的长辈。”
何雨柱态度坚决:\"何大清抛弃我们时,就已经失去了做父亲的资格,更别说你了。
这个'长辈',我们不会认。”
你连亲爹都不认?
外人会怎么议论你?
肯定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你冷血无情,连至亲都不认。
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