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水流冲击下,钢管渐渐膨胀成杯状。
他熟练地进行切割分离,又用压力机精细调整杯体形状。
随后,他在杯口压出螺纹,用相同工艺制作内胆。
焊接好内胆底部后,将内外杯体精密套合。
最后封口焊接,再为外杯底加上圆形钢板。
整套工序行云流水,展现出精湛的技艺。
杯身 留有小孔,形成完整的杯体结构。
随后进行真空处理工序。
在杯底小孔处放置特制玻璃焊料。
将杯体放入恒温真空炉内。
抽真空与加热工序同步进行。
当温度升至600摄氏度时。
焊料逐渐熔化并封堵小孔,最终实现内外层真空状态。
接着对杯体表面进行精细打磨,确保光洁度。
最后制作配套杯盖,与杯身完美契合。
至此,一个真空保温杯便制作完成。
整套工艺流程仅耗时十分钟。
何雨柱便成功制作出真空保温杯。
大领导对何雨柱娴熟的操作惊叹不已。
何雨柱的制作速度之快令人称奇。
整个流程行云流水,毫无差错,展现出惊人的熟练度。
大领导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工人。
他由衷赞叹:\"柱子,你的手艺确实非凡。
我从未见过比你更高效的工人。
若所有工人都能达到你的效率,工厂产能至少能提升两倍。”
何雨柱微笑回应:\"我本就是技术工人,这些设备也都是我亲手制造的。
对机器性能了如指掌。
所以才能如此高效。
普通工人制作一个真空保温杯约需一小时。
熟练后大概需要半小时。”
何雨柱将成品递给大领导。
大领导仔细端详着这个保温杯。
无论是工艺还是质感,都远超市面上同类产品。
大领导继续称赞:\"柱子,虽然还未使用,但单看这造型,
就给人精品的感觉。
做工考究。
工艺精湛。
市面上绝无如此优质的保温杯。
不知保温效果如何?\"
何雨柱解释道:\"这点无需担心,采用真空隔离技术,
在内胆与外壁间形成真空层,有效阻隔热量散失,保温性能优异。
同时具备保冷功能。
因外部热量也无法渗入。
杯体采用特种钢材制造,坚固耐用。”
即便不慎跌落地面,这款保温杯也不会轻易损坏。
日常使用保温杯时,难免会发生磕碰或掉落的情况。
若是过去的旧式保温杯,恐怕早已碎裂,甚至可能导致热水飞溅,烫伤使用者。
而这款保温杯则不同,即便受到撞击,最多只是外层轻微变形,虽影响美观,但丝毫不妨碍正常使用。
“赵叔,您可以接一杯热水试试,保温效果至少能维持12小时。”
大领导闻言,惊讶道:“这保温时长是传统保温杯的两倍啊!确实实用,尤其在这寒冷的冬天,谁不想随时喝上一口热水?有了它,确实方便多了。”
他越看越喜欢这款保温杯。
何雨柱笑道:“赵叔,待会儿我再多做几个,您带回去送给家人朋友。”
大领导欣慰地点头:“柱子,你真是有心了。
之前我还觉得保温杯没什么稀奇的,毕竟咱们种花家早就有这东西。
但现在看来,两者虽功能相似,实际却天差地别。”
何雨柱一边制作保温杯,一边提议:“咱们可以把它出口到国外,赚取外汇,应该会很畅销。”
大领导连连赞同:“你说得对!我第一眼看到这保温杯,就想拥有它。
外国人见了,肯定也会想买。
咱们种花家的科技起步晚,许多日用品质量粗糙,只能自用,难以出口创汇。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发展总得一步步来。”
他感慨道:“如今内忧外患,若这保温杯真能赚取外汇,也算是为国家减轻压力。
柱子,你可算得上是功臣了。”
何雨柱谦虚一笑:“赵叔言重了,我只是尽点微薄之力。”
说话间,他已做好三个真空保温杯,递给大领导:“赵叔,这几个您带回去用吧。”
赵叔接过何雨柱递来的几张纸,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内容:\"这是真空保温杯的完整制作工艺,包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维护方法。”
何雨柱补充道:\"只要工人们严格按这上面的步骤来,就能持续生产出合格的保温杯。
不过要想提高产量,得多开几条生产线才行。”
赵叔如获至宝地收起图纸:\"柱子,你这次可立大功了!我一定向上级汇报你的贡献。”
送走赵叔后,何雨柱继续埋头制作保温杯。
到下午时分,他已经完成了七十个。
看着这些成品,他盘算着明天再来完成同样数量。
这些保温杯无论是自用、送妹妹还是当礼物都很合适。
他特意留了个心眼,没有一次性带走所有成品,而是先拿了一部分。
剩下的准备改天找人来搬运,以免引人注目。
正要离开工业部时,他碰到了正在沉思的柳成业。
对方看到他手中的保温杯,惊讶地问道:\"柱子,你拿的是什么?\"
何雨柱递过一个保温杯解释道:\"这是真空保温杯,采用双层不锈钢结构,中间抽成真空来保温。”
柳成业仔细端详后赞叹道:\"这工艺和设计都是一流的!我只在国外听说过这种产品,没想到你能做出来,真是了不起!\"
当柳成业要把杯子还回来时,何雨柱摆摆手:\"这个送您了,我做了不少,您留着用吧。”
\"这东西能保温12小时,确实挺实用的。”
柳成业真诚地说:\"柱子,太感谢了,这保温杯我特别喜欢,一定会好好保管。”
何雨柱摆摆手:\"别客气,就是个普通杯子,不值几个钱。
这是特种钢材质的,随便摔都没事。”他话锋一转,\"刚才看你在想事情?\"
柳成业点头:\"是啊,最近跟着毛熊工程师学了不少。
咱们现在的技术确实比他们落后不少,还得继续学习。
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能赶上他们。”
何雨柱皱眉:\"安德烈他们没好好教?\"
\"那倒不是。”柳成业解释道,\"主要是咱们现在用的都是毛熊淘汰的设备,他们教的也都是过时的技术。
一涉及到新设备、新技术,他们就避而不谈。
刚才我就是在琢磨他们讲的一个知识点,但讲得太浅显,我实在想不明白更深层的东西。”
何雨柱眼睛一亮:\"要不你们换个方法?请他们喝酒试试。
安德烈和阿列克谢都爱喝酒,要是灌醉了,说不定能套出点真东西。
酒后吐真言嘛。”
柳成业一拍大腿:\"对啊!柱子你这主意太妙了,我这就回去找老王他们商量。”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何雨柱看着他的背影直摇头,这些搞技术的,一辈子都扑在科研上,确实让人敬佩。
来到陈雪茹的布店,何雨柱晃着手里的保温杯:\"雨水,看哥给你带什么来了?\"
\"保温杯!\"何雨水惊喜地叫出声,一把抢过来左看右看,\"哥,这杯子真漂亮,我太喜欢了!\"
陈雪茹好奇地问:\"柱子,这是保温杯?怎么和我见过的不太一样?\"
何雨柱递给她一个:\"这是真空保温杯,特种钢做的。
比普通保温杯更耐用、更安全,保温效果也更好。”
陈雪茹好奇地问:“柱子,这个也是你想出来的?”
何雨柱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让陈雪茹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笑着解释:“这种保温杯国外早就有了,只是国内还没出现。
在国内的话,我应该算是第一个做出来的。”
陈雪茹眼睛一亮,赞叹道:“国外有而国内没有,那你就是在国内首创了。
柱子,你真了不起。
这杯子确实很好,以前用的那种保温杯质量差,动不动就炸裂,好几次都差点烫伤我。
你这里还有多余的吗?我想买两个。”
何雨柱摇摇头:“目前还没上市,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批量生产。”
见陈雪茹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又递过去一个保温杯:“这两个送给你吧,我这次做了不少,算是感谢你们这段时间对雨水的照顾。”
陈雪茹心中欢喜,倒不是因为杯子本身,而是何雨柱的这份心意。
她虽然暗自高兴,还是推辞道:“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何雨柱爽朗一笑:“有什么贵重的?我今天做了七十个,本来就是准备送人的。
你拿着吧。”
“七十个?”
陈雪茹惊讶地问,“都准备送给谁啊?”
“师傅他们,还有以前帮过我的人。”
何雨柱答道。
陈雪茹声音突然低了下来,略带羞涩地问:“那...其中有女性吗?”
“有啊。”
何雨柱的回答让陈雪茹心头一紧,但紧接着他又说:“比如我师娘,大院里的王老太,还有经常和雨水一起玩的甜甜、王小花两个小姑娘。”
听到这里,陈雪茹暗自欣喜——原来自己是唯一收到杯子的适龄女性。
她紧紧握住保温杯,感觉心跳加速,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后来陈雪茹把保温杯转送给母亲,陈姨收到礼物后十分高兴,连连称赞何雨柱知恩图报,是个难得的好青年。
为了表达谢意,何雨柱亲自下厨为母女俩做了一顿饭。
陈雪茹和陈姨品尝后,都对何雨柱的厨艺赞不绝口。
何雨柱与陈雪茹分别后,见天色尚早,便带着保温杯去拜访师傅王德发一家。
他给师傅、师兄和师娘各送了一个保温杯。
王德发拿着杯子,满脸赞叹:“柱子,这保温杯做得真不错,明天我可得在老朋友面前好好显摆显摆,让他们瞧瞧我徒弟的本事!”
师兄捧着杯子爱不释手:“有了它,随时都能喝上热水,对我们厨子来说太方便了,柱子,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