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汹涌的民意,文渊无奈地走上台前,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他双手虚按,台下的喧哗渐渐平息。
文渊开口说道:“盛情难却,实在是盛情难却。不过嘛——”他指了指台上的四支队伍以及一旁的姬晓平,继续说道:“人家都是一队一队上场,我总不好单枪匹马吧?不如我也邀请一人,为我助威,如何?”
台下轰然响应:“好!必须的!”
只见文渊缓步走下台,来到女席之间,牵起唐连翘的手便要带她离开。他边走边低声叮嘱:“待会无论听到什么,都先不要反驳。”唐连翘轻轻点头。
文渊牵着她重新登上舞台。当众人的目光落在唐连翘身上时,顷刻间都被她的容貌所倾倒,场内响起一片低低的赞叹。
文渊举起话筒,朗声宣布:“这位,是我的未婚妻——唐连翘。”
就在这时,一道沉稳的声音自后方幽幽传来:“也是朕的侄女——蜀郡公主。”
杨广竟毫不客气地插了一句。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文渊抬手压下喧闹,继续说道:“连翘不仅容姿出众,更是一位才女。记得我们初识之时,她便与我分享过她所作的诗篇。而在元宵灯会上,她的一阕《青玉案·元夕》,更是才华横溢的明证!今日邀她助威,正因为她足以胜任。”
“下面,我将这首词读与诸位,请一同品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朗读声落,台上台下,一时寂然无声。
王宁几乎一个踉跄跌坐在地,心中暗叹:这还比个屁的诗词!光是这丫头的一首词,就已胜过今日所有人毕生所能!文渊这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看来今日,唉……
文渊见满场寂然,效果已然达到,便缓缓开口:“今日至此,想必诸位也已疲惫。”
却没想到,台下竟有不少人高声应道:“不累!”
文渊无奈,只得微微一笑,扬袖道:“既然如此——那便开始吧。”说罢,他敛衣退至一侧,将舞台交还诗会主持人。
主持人将话筒递到姬晓平手中,此时的他俨然成了场中裁判。只听他朗声宣布:“第一题:以‘愁’为题,赋诗或填词一首,时限半刻钟。计时开始!”
只见唐连翘从容提笔便写,文渊则在一旁伸长脖子瞧着。不多时,文渊扬声道:“我们这儿写好了!要不要我上去念念?”
姬晓平默不作声,直接将话筒递了过来。文渊也不推辞,大步上台,声清如玉,朗朗诵道: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诵毕,他并未下台,反而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方才这首为唐连翘所作。受其才情所感,我亦得词一阕,请诸位品鉴:《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渊吟罢,不再多言,从容下台。而台下参与诗会的文人墨客早已惊得说不出话来,许多人顿时失了作诗的兴致,甚至有人掷笔叹道:“我认输!”
姬晓平也怔在原地。他实在难以相信,在这短短片刻之间,两人竟能接连吟出如此绝妙之词——每一首都堪称绝唱,简直超乎想象。
更令姬晓平难以置信的是,王宁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认输。
对王宁而言,这实属无奈之举。他们四支队伍,每队至少四人,若只是半刻钟内作出一首好诗词,尚可勉力一搏。然而文渊那边仅有两人,却几乎同时吟出两首堪称绝唱的词作——他们已不可能人人都达到这般水准。此时痛快认输,并极力推崇对方词作,反倒成了最明智的选择。
姬晓平也只得接受现实,继续宣布第二题。原本第二题应为“月”,第三题才是边塞诗,他却灵机一动,当场改口道:“第二题:作一首边塞诗。”他刻意观察了一番王宁等人和文渊的神情,又补充道:“此诗不限格律,任由诸位发挥。现在——计时开始!”
晋级的四队多为世家子弟,自幼浸淫诗词,对边塞传说也耳濡目染,因此很快便有人写成诗稿。
文渊站在唐连翘身旁,朝台下摊开双手,耸了耸肩,一脸“她一介女子,边塞什么样都未必清楚,怎写边塞诗”的无奈。
此时台上台下叫好声不断,文渊却只是怔怔站着。姬晓平看在眼里,嘴角不禁浮起一丝笑意。
就在沙漏将尽的那一刻,文渊突然靠近喇叭,朗声诵道: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然而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如浪潮翻涌,瞬间淹没了他的诗句。这一场,他终究是落败了。却有零星几人,在喧嚷中捕捉到了这位“文抄君”的《出塞》。见文渊摇头落座,他们也只微微一笑,未发一语。
姬晓平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眯起眼扬声宣布:“斗诗第三题:‘月’。不必多言,诸位自行发挥。计时——开始!”
对文渊这位“文抄君”而言,这简直是信手拈来。他示意唐连翘执笔记录,自己则一把抱起酒坛跃上舞台,仰头畅饮一口,随即朗声吟道:
《水调歌头》赠中秋诗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吟罢,满场寂然。文渊再度举起酒坛痛饮一口,继续高声诵出:
《临江仙》诗会酒后言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吟毕,他又仰头猛灌一口,脚步踉跄地向前踱了几步,忽又退回台中。再饮一口酒后,他略带醉意、声音模糊却愈显苍茫地长吟起来: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