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孙悟空做倾听状,朱紫国国王随即娓娓道来。
“圣僧从东方而来,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经过了五六个。”
“其他国家里,国王的后妃都叫什么称呼?”
“国王的后妃,都称为正宫、东宫、西宫。”
朱紫国国王叹息一声,将杯中酒液一口吞下,吐出酒气,“我这里却不是这样称呼的,我把正宫称为金圣宫,东宫称为玉圣宫,西宫称为银圣宫。”
“如今只有银圣宫、玉圣宫两位娘娘在宫中。”
“那金圣宫为什么不在宫里呢?”孙悟空好奇询问。
国王流下眼泪来,“她不在宫中已经三年了。”
“哦,不知金圣宫去了哪里?”孙悟空虽然如此询问,但心中也有猜测,这天底下还有什么能让一个国王的妃子三年不见面的吗?
探亲是不可能的,寻常妃子能出宫去一趟就很难得了,更别说三年了。(类似的可以参照红楼梦贾贵妃省亲)
至于别的国家打过来,那应该没有,毕竟经历过兵灾的地方,不只是人会有记忆,那些建筑上也会有痕迹留下,这紫朱国完全看不出来遭了兵灾的样子。
既然没有人祸……那就是……
“三年前,正赶上端午节,我和嫔妃们都在御花园的海榴亭下剥粽子、插艾草,喝菖蒲雄黄酒,看龙舟比赛。”
“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半空中出现一个妖精,自称赛太岁,说他住在麒麟山獬豸洞,洞里少个夫人,听说我的金圣宫长得貌美如花,要娶她做夫人,让我赶紧把人送出去。”
“要是三声之内不献出来,就要先吃了我,再吃众大臣,把满城百姓全吃光。”
“当时,我为了国家和百姓,没办法只好把金圣宫推到海榴亭外,那妖精一声呼啸就把她摄走了。”
“我因为这事受了惊吓,吃的粽子都积在肚子里消化不了,再加上日夜忧愁思念,所以得了这重病,整整三年。”
“如今吃了圣僧的灵丹,拉了好几次,排出来的全是三年前积在肚子里的东西,现在身体轻快、精神也恢复如常了。”
“今天这条命,全是圣僧给的,这份恩情何止像泰山一样重啊。”
“像泰山一样,那确实挺重的。”
孙悟空点头表示赞同,毕竟泰山他扛过,确实比其他神山要重了许多倍。
见这国王如此知恩惠,孙悟空满心欢喜,他自然不想自己救的是那种白眼狼一般的存在。
他不求赠人一滴水,要人还一片汪洋,多的不说,心里感激就行了。
孙悟空端起那一大杯酒,两口就喝光了,笑着问国王:
“陛下原来是因为这事忧愁啊,如今遇到我,幸好病好了,但不知您还想不想要金圣宫娘娘回国?”
国王流着泪说:“我日思夜想,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她,只是没一个人能降得住那妖精,怎么会不想要她回国呢?”
“我老孙去帮你降妖,到时候怎么样?”
看着朱紫国国王笑了笑,孙悟空开口。
国王立刻跪下:“如果能救回我的皇后,我愿意带着三宫九嫔,出城当老百姓,把整个国家的江山都交给圣僧,让你做皇帝。”
八戒在旁边看到国王这举动、这礼节,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皇帝也太失体统了,怎么为了老婆就不要江山,还跪着求人呢?”
“八戒。”
凌阳呵止了他,
“陛下既然能以尊贵之躯行跪拜大礼,证明他自身是对金圣宫娘娘极为爱恋的,若不是真的爱,那国王如何会不惜下跪也要救回金圣宫娘娘?”
“以他的身份地位,天底下有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呢?”
见师父发话,猪八戒这才老实,但还是嘟囔道,“要是真的喜欢,那他又怎么会将那金圣宫推出去呢?”
“八戒,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一样的,爱情是不讲道理的……”
“但,一位合格的君王是背负国家的存在,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国家……”
“我在大唐的时候和陛下交流,陛下曾说过——当你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你这个人就已经在阳间死了,你以后只会活在史书上了。”
“从此以后——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凌阳用手指着朱紫国国王,按理来说这是极不礼貌的,但眼下没有人在意,“他是这个国家的王,他的子民千万,这一切都压在他身上,在做出那一个决定之前你觉得国王会不痛苦吗?”
凌阳没继续说,但所表露出的态度很明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身为国王,那就应该将国民放在首位。
要是掌权者都和现在仙侠剧一样动不动就要毁灭苍生,那可就糟糕了……
朱紫国国王听了凌阳的话大为感动,心中更是对远在天边的大唐皇帝有些憧憬。
这位同行实在是太霸气了,尤其是那句“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实在是太准确了,一个君王的一生,还是交由后人评价吧,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还是先着手眼前的家国大事。
其余儿女情长什么的,比起家国来说也有些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