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翡蹲在木桌前,手里捏着银色假肢的脚踝部件。
钛合金表面泛着冷光,她指尖贴上去。
几秒钟就皱起眉,指腹反复在金属上蹭着,连指尖都凉了。
“太凉了,”她抬眼看向刚走近的小陈,语气里带着点急。
“贴在皮肤上跟抱冰块似的,冬天戴肯定冻得慌。”
“尤其脚踝这儿,皮肤薄,上次有个患者跟我说,冻久了能疼到骨头里,路都走不了。”
小陈拎着黑色工具箱,箱轮在地上滚出“咕噜咕噜”的轻响。
他把箱子往桌上一放,“咔嗒”打开扣锁。
露出里面的微型加热模块——线头上沾着点松香,像挂了层小冰晶。
“陈总特意让我拿的这个,说能调温,最低25度,最高32度,跟人体温差不多。”
他拿起模块递过去,指尖还碰了下模块边缘。
“上次给市医院做的恒温输液管,用的就是同款芯片,连续工作12小时都没出过岔子,靠谱得很,你放心。”
秦翡接过模块,指尖点着假肢内侧靠近小腿肚的凹槽。
指甲在边缘轻轻划了道浅痕,留下道白印。
“就得嵌在这儿,”她说着,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腿肚。
“这里离血管近,温度一上来就能感觉到。我拿铅笔标个记号,你可别装歪。”
她从兜里摸出铅笔,在凹槽边缘画了道细线。
又在角落补了个小三角。
“歪了就麻烦了,一边热一边凉,戴着跟揣了个冷热不均的暖手宝似的,遭罪。”
小陈搬了张折叠凳坐下,捏着镊子夹起模块往凹槽里放。
动作轻得像夹着片羽毛,生怕碰坏了线。
“我先调了28度,你摸摸够不够?”他抬头看秦翡。
又补充了句:“对了,这个模块有过热保护,超过35度自动断电,绝对不会烫到皮肤,你不用担心里面的线路烧了。”
“再高1度,”秦翡盯着模块上的绿色指示灯,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29度最舒服。上次给张奶奶修暖手宝,她试28度说有点凉,30度又嫌烫,29度刚好——就像晒过太阳的被子,暖乎乎的还不燥,贴皮肤刚好。”
小陈抬手拧了下模块上的小旋钮,温度数字跳到29。
模块通电的瞬间,指示灯“啪”地变成了暖黄色,还隐约能听到细微的电流声。
秦翡伸手摸向假肢内侧,指腹在加热区域按了按。
凉意在慢慢退,嘴角终于弯了点。
“现在软乎乎的,跟贴了片温敷贴似的,不冰了。”
她拿起假肢往自己腿上比了比,膝盖处的关节轴轻轻一转,发出“咔嗒”一声脆响。
“尺寸没问题吧?”小陈凑过来,手里还捏着卷尺,指尖勾着刻度线。
“胫骨长度41.5厘米,留了0.5厘米活动空间,够不够?”
“上次量林念腿长42,这个尺寸刚好,”秦翡点头,把假肢放回去。
“走路的时候不会卡腿,她之前试样品就说卡腿,走两步就疼,这次特意调了活动空间。”
手机突然在兜里震起来,秦翡掏出来一看。
屏幕上的弹幕正密密麻麻跳个不停,连私信都在闪。
她扫了两行,指着屏幕念给小陈听:“老郑问加热模块费不费电,说他之前买的加热假肢,半天就没电了,上次去超市半路断电,冻得直搓腿;”
“还有小宋,就是那个假肢适配师,问模块能不能适配不同型号,他那儿好几个患者都有冬天假肢凉的问题,想帮他们装。”
“续航得测测,这可是关键。”小陈立刻摸出兜里的计时器,按下去的时候“嘀”了一声。
“我从现在开始计时,每小时记一次电量,顺便把25度、29度、32度的耗电速度都测一遍,对比下差多少。”
他低头在笔记本上写:“9:00 电量100% 温度29c”。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句“测三个温度档耗电”。
秦翡点头,手指还在屏幕上划着弹幕:“老郑说半天没电,我们这个最少得撑8小时,不然出门不方便,总不能带着充电器跑。”
“最好能到10小时,刚好满足一天的需求,从早上戴到晚上。”
“放心,”小陈抬头笑了笑,把计时器放在桌上。
“要是续航不够,我去仓库拿高容量锂电池换——陈总早说了,仓库里备着呢,随时能拿,肯定能让它撑够10小时。”
正说着,小陈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喂”了一声。
听了两句就挂了,对秦翡说:“林晚发消息,说她带着林念快到了,估计十分钟就到实验室,路上还堵车呢。”
“正好,”秦翡把假肢往桌中间推了推,方便林念进来就能看到。
“等林念来了试戴,也能看看实际戴的时候,温度到底合不合适。她皮肤嫩,稍微有点凉或热都能感觉到,比我们测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