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器阵相合,藏锋于巧
霜华峰与器门相隔数座山头,林霄御空而行,身形在云霭间若隐若现。他并未掩饰行踪,甚至刻意放缓了速度,仿佛只是寻常的弟子往来。此行的理由,也足够充分——他对炼器与阵法结合之道“颇感兴趣”,听闻器门张慕雪于此道常有奇思妙想,故特来交流请教。
落在器门那充斥着金石交鸣与炉火气息的地界,林霄很快便在一处颇为热闹的偏殿工坊内,找到了正对着一块布满孔洞的奇异金属挠头的张慕雪。
张慕雪依旧是那副不拘小节的模样,衣袍上沾着些许油污,眼神却亮得惊人,死死盯着那块金属,口中念念有词:“不对啊,按照‘千机引’的构型,灵力流转到这里应该加速才对,怎么反而滞涩了……”
“张师兄。”林霄出声唤道。
张慕雪猛地抬头,见是林霄,眼睛顿时一亮,仿佛看到了救星,一把将他拉过来:“林师弟!你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蜂巢金’的结构,若是嵌入‘风行阵’的变种,为何灵力节点会在此处受阻?”他毫不客气地将难题抛了过来,全然没有寻常弟子间的客套寒暄。
林霄心中微动,这张慕雪果然是个痴人,一心只在他的“稀奇古怪”之物上。他顺势接过那块蜂巢金,神识探入,仔细观察其内部结构以及张慕雪初步铭刻的失败阵法痕迹。
片刻后,他指向一处极其细微的结构转折点:“张师兄,问题或许出在这里。蜂巢金内部并非均匀网格,此处存在一个天然的灵压凹陷。你的阵法流转至此,如同水流遇洼地,速度自然会减缓,甚至形成涡流,导致后续灵力供应不足。”
张慕雪凑近一看,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鬼材料内部还有这种名堂!”他看向林霄的目光顿时充满了“知己”般的热情,“林师弟,果然还是你眼光毒辣!看来你对炼材特性也很有研究嘛!”
林霄微微一笑,谦逊道:“略知皮毛,不及张师兄精深。只是觉得,炼器与阵法,本属同源,皆是引导、利用能量之道。器为体,阵为魂,若能完美融合,或可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话简直说到了张慕雪的心坎里,他激动地连连点头:“没错没错!体与魂!林师弟此言精辟!我早就觉得,现在很多法器就是材料堆砌,阵法生搬硬套,简直暴殄天物!我们应该让阵法真正‘长’在法器里!”
两人就这般,一个有意引导,一个倾囊相授,热烈地讨论起来。林霄并未直接抛出任何与星陨阁相关的阵法知识,而是基于太玄宗现有的、流传较广的基础阵法以及他自己改良的一些通用型阵法,与张慕雪探讨如何更好地与各种法器胚胎结合。
他提出了几个巧妙的想法:
例如,在一柄飞剑的剑格内部,以微雕技术铭刻一座微型“锐金阵”,并非直接增强锋锐,而是优化灵力流向剑刃的路径,减少内部损耗,使御使更为省力,速度更快三分。
又或者,在一面盾型法器的内部支撑结构上,嵌套一座“卸力导流阵”,并非硬碰硬的防御,而是将承受的攻击力通过阵法引导、分散至整个盾面,甚至可借力打力,将部分冲击反弹回去。
这些思路,核心在于“优化”与“融合”,并未触及高深禁忌,却极具实用性和创新性,听得张慕雪抓耳挠腮,兴奋不已,立刻拉着林霄开始动手试验。
在合作过程中,林霄也“不经意”地展露了对能量流动的精妙计算和推演能力,让张慕雪大为叹服,直呼林霄不该待在霜华峰,应该来器门。
林霄自然婉拒,但借此机会,他与张慕雪的关系迅速拉近。他帮助张慕雪解决了好几个困扰已久的难题,作为回报,张慕雪也慷慨地允许林霄使用他的一些私人工具和材料,并答应为他量身打造几件用于小比的“小玩意儿”。
这些“小玩意儿”,正是林霄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他需要一些既能提升战力,又不会暴露他真实底蕴,尤其是暴露与星陨阁、寂灭幽墟相关的手段的法器。
在张慕雪的协助下,林霄开始着手:
一件是内置了改良版“冰尘净灵阵”的玉佩,平时佩戴可缓慢滋养冰系灵力,对敌时可瞬间释放冰尘领域,干扰对手神识与灵力运转,效果可控。
另一件则是一套共七十二枚的“子母透骨针”,母针由林霄掌控,子针细小如牛毛,其上被张慕雪以特殊手法烙印了极其隐晦的“破灵”与“增速”符文,虽无复杂阵法,但胜在隐蔽歹毒,配合林霄精准的神识操控,足以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整个过程,林霄完美地将自己的阵法造诣控制在了一个“天才内门弟子”应有的范围内,既有亮眼创新,又不至于惊世骇俗。所有阵法原理,皆源于太玄宗典籍或可解释的自我推演,与星陨阁毫无干系。
离开器门时,张慕雪还有些依依不舍,约好日后常来交流。
林霄御空返回,感受着储物袋中那两件新得的、与他功法极为契合的法器,心中稍定。
器阵相合,藏锋于巧。
既提升了即战力,又完美隐藏了底牌。
此番器门之行,目的已达。
接下来,便是静心等待,宗门小比的钟声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