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的御书房,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李治眉宇间的愁云。案头堆叠着两摞文书:一摞是城南每日新增患者的统计,红色的数字像刺目的烙印,记录着疫情的残酷;另一摞是李逸昨日呈报的 “隔离 + 消毒” 方案细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却因 “过于新奇” 而让满朝官员争论不休。
“陛下,李逸的方案虽有新意,却无先例可循。” 兵部尚书站在殿中,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将城南划为一级隔离区,增派五千禁军,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若是未能控制疫情,恐会引发百姓不满,甚至动摇民心啊!”
“是啊,陛下。” 户部尚书也附和道,“一万贯拨款并非小数目,如今国库虽充盈,却也需留作他用。更何况,‘煮沸饮用水防病菌’‘棉布口罩挡飞沫’这些说法,闻所未闻,臣等实在难以信服。”
李治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扫过殿内的官员。支持李逸方案的,只有魏徵与苏定方寥寥数人;更多官员或持怀疑态度,或沉默观望,显然对这套 “非传统” 的防疫方法心存顾虑。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走进殿内,躬身禀报:“陛下,太医令李淳风求见,说是有紧急情况禀报。”
“宣!” 李治连忙说道。
李淳风快步走进殿内,神色比昨日更加凝重:“陛下,昨日夜里,隔离棚内又有三名重症患者离世,且有两名药童出现发热症状。如今太医团队人手紧缺,药材也即将告罄,若是再无有效对策,恐怕…… 恐怕疫情会进一步扩散!”
殿内瞬间陷入死寂。官员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恐慌 —— 连太医和药童都接连患病,可见这疫症的凶险远超预期。
“陛下,事到如今,唯有放手一试李逸的方案了!” 苏定方上前一步,语气坚定,“传统药方已难见成效,李逸的方案虽新奇,却有西域案例可循,且已在城南小范围试行,新增患者增速确实有所减缓。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让李逸全权负责防疫事宜!”
魏徵也躬身说道:“陛下,苏将军所言极是。眼下疫情紧急,容不得咱们犹豫不决。李逸行事谨慎,又懂民生,让他全权负责,定能比咱们这些只懂朝堂礼仪的官员更能应对疫情。”
李治看着苏定方与魏徵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案头李逸的方案,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知道,此时若再拘泥于传统,恐怕会错失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
“传朕旨意!” 李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日起,任命李逸为长安抗疫总管,全权负责长安城内所有防疫事宜,包括人员调配、物资使用、区域管理等,所有官员必须无条件配合,不得有任何推诿!”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命户部即刻拨付一万贯抗疫专款,优先保障城南隔离区的粮草、药材与棉布供应;命工部在三日内赶制五千套粗布防护服,发放给医护人员与禁军;命礼部选派十名官员,协助李逸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若有官员拒不配合,或因失职导致疫情扩散,一律按律严惩!”
“臣等遵旨!” 殿内官员齐声应道,虽仍有部分人心存疑虑,却也不敢再提出反对 —— 陛下已下定决心,且有苏定方、魏徵担保,他们只能选择信任李逸。
旨意下达后,苏定方立刻前往苏府。此时的苏瑶,正带着府中的侍女,在药房内分拣药材 —— 她自幼跟随家中的老中医学习医术,虽不精通复杂病症,却也能辨识常见药材,调配简单的汤药。
“父亲,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朝堂上有什么新的决定?” 苏瑶看到苏定方,连忙放下手中的药材,迎了上去。
苏定方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陛下已任命李逸为抗疫总管,全权负责防疫事宜,还拨付了专款和物资。只是,城南的医护人员紧缺,李逸身边急需一位懂医术、能协助他处理防疫事务的人。”
苏瑶心中一动,连忙说道:“父亲,女儿懂医术,也了解李公子的防疫方案,不如让女儿去协助他吧!女儿可以帮着分发药品、照料患者,还能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
苏定方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犹豫:“城南疫情凶险,你一个女子去那里,父亲实在放心不下。”
“父亲,如今正是百姓危难之际,女儿怎能因害怕而退缩?” 苏瑶语气坚定,“李公子为了抗疫,日夜操劳,女儿若是能帮上他,不仅能为百姓做实事,也能让父亲少些担忧。再说,女儿会做好防护,绝不会让自己出事。”
苏定方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父亲答应你。但你务必记住,一定要做好防护,每日与家中联系,报个平安。父亲会派十名府中的护卫跟着你,保护你的安全。”
“多谢父亲!” 苏瑶心中大喜,立刻收拾行李 —— 她带上了自己的药箱,里面装着常用的药材和医疗器械;还带上了之前为李逸缝制的兰草锦帕,准备在见到他时亲手交给她。
当日午后,苏瑶便带着护卫和药品,前往城南的抗疫指挥部。此时的指挥部,设在城南的一座废弃寺庙内,李逸正与几位官员,围着一张城南地图,讨论隔离区的划分细节。
“李公子!” 苏瑶走进寺庙,看到李逸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心疼 —— 不过几日未见,他的眼中已布满血丝,下巴上也冒出了胡茬,显然是许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李逸看到苏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走上前:“苏姑娘,你怎么来了?这里疫情凶险,你不该过来的。”
“我是来协助你的。” 苏瑶笑着举起手中的药箱,“我懂医术,可以帮着分发药品、照料患者,还能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这是父亲的意思,也是我的心愿。”
站在一旁的长安府尹,连忙说道:“李总管,苏姑娘来得正好!如今隔离区的患者越来越多,药童人手不足,苏姑娘懂医术,定能帮上大忙!”
李逸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苏瑶是真心想为抗疫出一份力,也明白此时的城南,确实需要更多懂医术的人。他点了点头:“好,那就辛苦你了。你主要负责感染区的药品分发和患者照料,一定要做好防护,每日佩戴口罩,勤用肥皂洗手,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我知道,你放心吧。” 苏瑶笑着说道,从怀中掏出那方兰草锦帕,递给李逸,“这是我为你新缝制的锦帕,里面加了艾草和薄荷,既能驱邪避秽,又能提神醒脑。你日夜操劳,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李逸接过锦帕,感受到上面残留的体温和淡淡的清香,心中满是温暖。他将锦帕小心翼翼地放进怀中,郑重地说道:“多谢你,苏姑娘。有你在身边协助,我更有信心打赢这场抗疫之战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很快融入了抗疫工作。她每日穿着粗布防护服,戴着棉布口罩,穿梭在感染区的隔离棚中 —— 她为患者分发药品,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记录下他们的病情变化;她还教患者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用肥皂洗手,如何配合太医进行治疗。
在一间隔离棚中,一位年轻的妇人正抱着发烧的孩子,低声哭泣。苏瑶走上前,轻声安慰道:“大姐,别担心,孩子的烧只是暂时的,只要按时服药,做好防护,很快就能好起来。” 她一边说,一边从药箱中取出退烧药,用温水调好,小心翼翼地喂给孩子。
妇人看着苏瑶温柔的举动,心中的恐慌渐渐消散,哽咽着说道:“多谢姑娘,若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 苏瑶笑着说道,又拿出一块肥皂,教妇人如何洗手,“你看,用肥皂洗手,能清除手上的‘病菌’,避免传染给孩子。每日要洗三次,尤其是在喂孩子吃饭、换衣物后。”
妇人认真地学着,眼中满是感激。
苏瑶不仅照料患者,还主动承担起为医护人员和禁军调配汤药的工作。她根据李逸的建议,用艾草、薄荷、金银花等药材,熬制出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汤药,分发给医护人员和禁军,提高他们的抵抗力。
“苏姑娘熬制的汤药真是管用!” 一位禁军士兵喝着汤药,笑着说道,“之前总觉得浑身乏力,喝了汤药后,感觉精神好多了,也不那么容易咳嗽了。”
“是啊,苏姑娘不仅懂医术,还心细,知道咱们在隔离区值守辛苦,每天都准时送来汤药。” 另一位士兵附和道。
李逸看着苏瑶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有了苏瑶的协助,感染区的患者照料和药品分发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医护人员和禁军的状态也好了许多,新增患者的数量进一步减少,重症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并非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几日后,负责为隔离区运送粮草的官员,因贪图私利,将发霉的粮食运进隔离区,导致部分百姓食用后出现腹泻症状。消息传回指挥部,李逸勃然大怒。
“竟敢在抗疫期间贪图私利,置百姓的安危于不顾!” 李逸拍案而起,立刻让人将这位官员扣押起来,“按照陛下的旨意,严惩不贷!同时,立刻从‘逸品轩’的粮仓中,调拨新鲜的粮食,运往隔离区,确保百姓能吃上干净、安全的食物。”
苏瑶也连忙说道:“我会调配一些治疗腹泻的汤药,分发给出现症状的百姓,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李逸和苏瑶的及时处理下,因发霉粮食引发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百姓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这件事让李逸更加明白,抗疫不仅要应对疫情,还要防备内部人员的失职与贪腐 —— 他立刻制定了 “抗疫物资管理细则”,要求所有物资的采购、运输、分发,都必须有专人负责,记录在案,定期核查,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真正用到百姓身上。
消息传到皇宫,李治对李逸的处理方式十分满意:“李逸不仅能制定有效的防疫方案,还能及时处理突发问题,严惩失职官员,看来朕没有选错人。”
魏徵也笑着说道:“陛下英明。李逸有担当、有手段,又有苏姑娘协助,相信用不了多久,疫情就能彻底控制住。”
而在暗处,张柬之得知李逸妥善处理了粮食问题,还制定了物资管理细则,心中满是不甘。他对着身边的随从低声说道:“继续盯着李逸,一定要找到他的把柄!哪怕是一点小事,也要放大,让陛下对他产生怀疑!”
随从躬身应道:“是,大人!小人已经查到,李逸为了保障隔离区的物资供应,调用了‘逸品轩’的粮仓和纺织工坊,这其中或许有‘假公济私’的嫌疑,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弹劾他!”
张柬之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好!就从这里入手!明日早朝,我便弹劾李逸‘利用抗疫之名,挪用私产谋利’,让陛下看看他的真面目!”
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但李逸和苏瑶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正忙着汇总当日的防疫数据,调整明日的工作安排。
夜幕降临,苏瑶带着护卫,来到李逸的房间。李逸正坐在桌前,看着手中的防疫数据,眉头微蹙 —— 虽然新增患者数量持续减少,但重症患者的治愈率仍有待提高,他正在思考如何调整药方,提高治疗效果。
“李公子,你还没休息啊?” 苏瑶走进房间,将手中的汤药放在桌上,“这是我为你熬制的安神汤,你日夜操劳,喝些汤能睡得安稳些。”
李逸抬起头,看着苏瑶温柔的笑容,心中满是温暖。他接过汤药,一饮而尽,温热的汤药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连日的疲惫。
“多谢你,苏姑娘。” 李逸轻声说道,“若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么多的事情。”
“咱们之间,还客气什么。” 苏瑶笑着说道,“我看你一直在看重症患者的治疗数据,是不是在为药方的事情发愁?我今日在照料患者时,发现有些患者在服用退烧药后,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或许是药方中的某些药材过于寒凉,咱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温和的药材,中和一下药性。”
李逸眼前一亮:“你说得有道理!我明日就和李太医令商议,调整药方,加入一些温和的药材,看看效果如何。”
两人坐在桌前,一边讨论着药方的调整,一边规划着明日的工作,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内,照亮了桌上的防疫数据和药材清单。李逸躺在床上,握着苏瑶送给他的兰草锦帕,心中满是坚定 —— 他知道,抗疫之战仍未结束,张柬之的暗中算计也从未停止,但只要有苏瑶的陪伴与支持,有陛下和朝廷的信任,有百姓的配合,他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守护好长安的百姓。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逸和苏瑶便起身,开始了新一天的抗疫工作。他们知道,只要坚持下去,胜利的曙光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