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日 0 医嘱:建档
【病历】
姓名:唐雅
性别:女
年龄:28(骨龄 7)
入院时间:2023-08-22 02:37
入院诊断:时间逆行症(暂定)
主诉:指骨低 55 圈年轮自噬
现病史:患者在 02:36 砍断自身指骨后出现“骨中骨”幻视,自述被 55 被周世坤包围。
既往史:母亲唐慧兰死于“钟摆裂口”事故;女儿唐小羽疑似 1977 年刘传新借腹转世。
体格检查:右小指缺如,断面生长 GpS 坐标 39.907N,116.397E。
辅助检查:x 光片示指骨内部嵌套成人臼齿 55 枚;ct 示颅骨内出现 1923 年铜钟影像。【批注】
“零号病室 1923 年 7 月 15 日已为她预留床位。”——周世坤————————————
住院日 1 医嘱:一级护理
【病历】
患者于 02:38 被强制送入零号病室。
病室无窗,四面墙均为单向透视玻璃,玻璃外站着不同年龄的自己。
体温:35.5 c(持续下降 0.1 c\/h)
脉搏:55 次\/分(恒定)
呼吸:27 次\/分(与 1977 年刘传新同步)
血压:55\/27 mmhg【治疗计划】1. 每日 55 mg“尸香”骨脂静脉滴注,以延缓骨龄逆生长。2. 每 55 分钟记录一次 GpS 坐标漂移,直至坐标归零。3. 若出现“铜钟耳鸣”,立即执行“第 0 号手术”。【批注】
“第 0 号手术=把患者大脑移植到 1923 年婴儿颅腔。”——刘振国————————————
住院日 2 医嘱:骨龄监测
【病历】
患者右小指断面开始渗出淡金色骨脂,
骨脂在地面自动拼成 55 个微型病室模型,
每个模型里躺着 1 厘米高的自己。
心率骤降至 27 次\/分,心电图呈钟摆样锯齿波。
【护理记录】
03:27:患者自述听见 1977 年混凝土搅拌声。
03:55:患者右侧玻璃墙外出现 55 岁唐雅,用口型说“别上第 55 级台阶”。
04:22:患者左侧玻璃墙外出现 7 岁唐雅,用骨锯割腕,血血“救我”。【批注】
“玻璃墙其实是 55 年后的镜子。”——唐小羽(刘传新)————————————
住院日 3 医嘱:术前讨论
【病历】
患者今日 05:00 被推进“零号手术室”。
手术室位于地下三层,天花板是 1977 年地基混凝土,
地板是 1968 年军管会红袖章拼成的“尸香”阵,
手术灯是 1923 年铜钟倒吊而成,灯丝是一截儿童脊椎。
【手术团队】
主刀:周世坤(19 随形态,右手小指完整)
一助:刘振国(1968 年形态,右手小指缺失)
二助:小林(19 随形态,左手小指缺失)
器械护士:唐小羽(7 随形态,双眼湛蓝)
麻醉师:55 岁唐雅(已摘除大脑,仅用脊髓反射维持呼吸)
【手术记录】
05:14:切开头皮,颅骨自动裂开 GpS 坐标缝。
05:27:取出大脑,称重 1199 g(55x21.8 g)。
05:41:大脑表面浮现 55 行血字病历,记录 55 年循环。
05:55:准备移植至 1923 年婴儿颅腔,发现婴儿颅腔内部已有另一颗大脑——
大脑沟回呈铜钟花纹,脑干上刻着“周世坤”签名。【批注】
“零号病室其实是周世坤的颅腔。”——55 岁唐雅(脊髓反射笔迹)————————————
住院日 4 医嘱:术后观察
【病历】
患者术后被送回零号病室,
发现病室已变为 1923 连解剖室。
手术床下,12 具童骨围成圆环,环心放着婴儿唐雅。
婴儿颅腔里,成年唐雅的大脑正用脐带打字:
“hELp 1923”。
【生命体征】
体温:27 c(与环境同步)
脉搏:0 次\/分(心电图呈直线,但患者意识清醒)
呼吸:0 次\/分(使用铜钟机芯人工呼吸)
血压:0\/0 mmhg(循环系统由骨脂驱动)
【医嘱】
立即填写第 0 号空白病历卡,
签名处需用患者自身骨血。
若 55 分钟内未签字,病室将永久关闭。————————————
住院日 5 医嘱:出院 or 死亡
【病历】
患者于 06:30 被推到“第 0 号签字台”。
台上摆着一张空白病历卡:
姓名:____
住院号:000-55-1923
诊断:时间逆行症(终末型)
出院医嘱:把名字写进年轮第 55 圈。【批注】
“填完这张卡,你就变成我的第 0 号病人。”——周世坤患者右手已断,无法执笔。
患者用左手指骨蘸血,写下:
“唐——”
最后一笔捺尚未完成,血液凝固成 GpS 坐标。【最终体征】
心率:55 次\/分(来自铜钟机芯)
呼吸:55 次\/分(来自童骨合唱)
血压:55\/55 mmhg(完美对称)
【出院时间】
2023-08-22 07:27(与 1923-07-15 07:27 重叠)
病历卡背面出现新的医嘱:
“明日 00:55,零号病室将接收第 000-55-2028 号病人:唐小羽。”
签名处,已预先盖着唐雅的血指印——
指印缺了最后一截捺。
(第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