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幕:入口清理
三伏天的日头像块烧红的烙铁,把青龙山水库干涸的湖底烤得滚烫。裂开的泥块踩上去“咔嚓”作响,热气顺着鞋底往上冒,毛三抹了把额头的汗,将草帽往脑后一推,指着前方半埋在淤泥里的墓道入口喊道:“都把家伙什拿稳了!竹片用薄的,刷子选软毛,别给老子碰坏了半点东西!”
队员们应了声,纷纷蹲下身。小李刚拿起竹片想清理入口处的淤泥,就被毛三伸手拦住:“慢着!宋代墓道多是斜坡式,边缘规整,你看这入口的弧度——”他用手指沿着泥层下的石壁划了一圈,“唐墓竖井式的特征更明显,先别急着动,让郭维看看土样。”
郭维早已蹲在入口左侧,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放大镜,正仔细观察地上分层的土壤。听到毛三的话,他直起身,指着地面上两条清晰的土线解释:“表层是黄褐色的淤积土,里面掺着水草碎屑,明显是水库蓄水后形成的;下层这层五花土,颜色深浅交错,还夹杂着少量夯土痕迹,这是唐代墓葬封土的典型特征。”
“又是你的唐代说。”毛三撇了撇嘴,却还是挥了挥手,“行,按唐墓的规矩来清理,动作都轻着点!”
清理工作刚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突然传来“哎呀”一声。队员小王脚下一滑,整个人摔进了入口旁的淤泥里,等众人把他拉起来时,他的裤腿和后背都沾满了黑褐色的泥。“对不起对不起,脚底下太滑了。”小王满脸通红地道歉,伸手想拍掉身上的泥,却发现后背上沾着几根黑中带黄的毛发,约莫有手指长,质地粗糙。
“别动!”郭维快步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根毛发,对着太阳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眉头皱了起来:“这不是人的毛发,也不是常见的猪牛羊的——倒像是某种野兽的。”
毛三凑过来瞅了瞅:“山里的野狗?还是狐狸?”
“不好说。”郭维把毛发放进随身携带的标本袋里,“得回去用显微镜看一下才能确定。”
一旁帮忙搬工具的齐军看到这一幕,脸色突然变得苍白。他刚才蹲在朱雀神兽旁边歇脚时,眼角余光似乎瞥见神兽的眼睛动了一下——那对用青石雕刻的眼珠,明明是死物,却像是突然有了神采,正冷冷地盯着他。他当时以为是眼花,可现在看到这奇怪的毛发,心里的寒意又冒了上来。手里的铁锨“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转身就想往村里跑。
“站住!”毛三喝住他,“慌什么?不过是几根兽毛,至于吓成这样?”
齐军停下脚步,嘴唇哆嗦着:“毛、毛队长,那神兽……它的眼睛好像动了。这地方邪门得很,我娘说过,动老坟会遭报应的。”
“封建迷信!”毛三皱着眉,语气却缓和了些,“都是石头刻的玩意儿,怎么会动?肯定是你太阳晒多了眼花。赶紧把铁锨捡起来,再敢胡说八道,就别在这儿帮忙了。”
齐军咬了咬牙,捡起铁锨,却再也不敢靠近那四座神兽,只能远远地站在一旁,时不时偷瞄一眼,心里的恐惧半点没减。
第十二幕:耳室惊变
连续清理了三天,墓道入口的淤泥终于被清理干净。一扇厚重的石门出现在众人面前,门楣上雕刻着简单的云纹,已经有些模糊。毛三让人用撬棍顶住石门缝隙,喊着号子一起用力,“一二三!”随着沉闷的“轰隆”声,石门缓缓被推开,一股混杂着泥土和腐朽气息的冷风从里面吹出来,让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
“拿手电筒来!”毛三喊道。小李立刻递过手电筒,光柱照进去,隐约能看到里面是一间不大的耳室,地上散落着不少陶俑和瓷碗,有的已经破碎,有的还保持着完整的形态。
“太好了!”毛三眼睛一亮,率先走了进去,“都跟上,注意脚下,别碰到文物。小李,拿相机来,先拍照记录!”
队员们陆续走进耳室,各司其职。毛三蹲在一堆陶俑前,拿起一个造型古朴的仕女俑,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彩绘:“你看这衣纹的画法,还有面部的造型,确实有唐代的风格……之前是我看走眼了。”他低声嘀咕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懊恼。
郭维没有跟着看陶俑,而是拿着手电筒在耳室里四处照。耳室的墙壁是夯土砌成的,已经有些剥落,角落里堆着厚厚的尘土。当他照到西北角时,突然停住了脚步——尘土堆里,似乎有一个不规则的凸起,隐约能看出人的轮廓。
他走过去,蹲下身,用刷子轻轻扫开表面的尘土。随着尘土被扫去,一具蜷缩的人类骨骸渐渐显露出来。骨骸的姿势很奇怪,像是被人强行塞进这个角落的,四肢弯曲,头骨歪向一边。
“毛三,你过来看看。”郭维的声音有些凝重。
毛三闻言走过来,看到骨骸后愣了一下:“怎么会有具骨骸在这里?难道是盗墓贼?”
“不好说。”郭维拿出卷尺,开始测量骨骸的长度,“从头顶到脚跟,大约1.75米,看骨盆的形状,应该是男性。”他又用放大镜观察骨骸的牙齿,“牙齿磨损程度很轻,犬齿和臼齿都没有明显的磨耗痕迹,推测年龄在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
“三十五到四十岁?”毛三皱起眉,“要是古代的盗墓贼,骨骸怎么会这么完整?而且牙齿磨损这么轻,不太像常年劳作的古代人。”
郭维没有说话,继续观察骨骸的股骨。突然,他的目光停住了——股骨靠近髋关节的位置,有一道清晰的三角形凿痕,边缘很规整,明显是工具造成的。“你看这里。”他指着凿痕对毛三说,“这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殉葬痕迹——更像是人为杀害后留下的。”
毛三凑近一看,脸色也沉了下来:“如果这是人为杀害的,那这具骨骸就不是古代的,很可能是近代的。可近代人怎么会埋在唐代的耳室里?”
耳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队员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那具骨骸,脸上满是疑惑和不安。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