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原大婚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消散,北疆城又迎来了一桩值得庆贺的大事。这一日清晨,当初升的朝阳刚刚越过城墙,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时,最后一批从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队伍,终于出现在了官道的尽头。
\"来了!来了!\"城楼上的哨兵高声通报,声音在晨风中传得很远。
苏晚早已带着一众管事在城门口等候多时。她望着那支缓缓行来的队伍,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流民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扶老携幼,推着简陋的独轮车,车上堆着寥寥无几的家当,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这座能给他们带来新生的城池。
\"夫人,这是最后一批了。\"魏小六捧着厚厚的登记册,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等他们登记完毕,咱们北疆城收纳的流民总数,就正式突破三万了!\"
苏晚轻轻点头,目光依然注视着越来越近的流民队伍。三万流民,这意味着北疆城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周边许多州县。更重要的是,这三万人代表着三万个家庭的希望,代表着北疆未来的发展潜力。
当最后一位流民——一个抱着婴孩的年轻妇人——在登记册上按下手印时,苏小六兴奋地报出了那个期盼已久的数字:\"三万整!\"
围观的众人顿时发出一阵欢呼。苏晚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扬起,但就在这时,她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在整理楚家藏书楼时,偶然发现的一卷残破古籍。那上面记载的\"硝石制冰火药\"的秘法,当时只觉得是天方夜谭,此刻却突然浮现在脑海中。
\"硝石、硫磺、木炭......按特定比例混合,可生雷霆之威......\"她喃喃自语,手中的笔不自觉地停顿,墨汁在登记册上晕开一小团墨迹。
\"夫人,您怎么了?\"负责登记流民的小吏见苏晚神色有异,忍不住轻声问道。
苏晚回过神,压下心中的激动,摇了摇头:\"无妨。你仔细看看,这批流民里有没有懂采矿或者炼丹的人?\"
小吏连忙翻阅手中的登记册,仔细查看起来。片刻后,他指着其中几行记录说道:\"回夫人,这里有个叫李炼丹的老者,今年六十有三,以前在南方的药坊做过三十多年的帮工,精通各种药材的炮制,尤其熟悉炼丹的门道;还有这几个年轻小伙子,王铁锤、赵石头、陈炭头,都是从南边矿场逃出来的,不仅会采矿,还会辨识矿脉。\"
\"太好了!\"苏晚眼前一亮,\"你立刻派人把他们请到议事厅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小吏不敢耽搁,连忙吩咐手下前去寻人。苏晚则快步走向议事厅,她知道,这个突然想起的古籍记载,或许将改变北疆未来的命运。
此时的议事厅内,楚宴正和霍奔、魏小六商议军屯推广的事宜。见苏晚匆匆走来,脸上带着罕见的急切,楚宴连忙起身:\"晚儿,何事如此着急?\"
苏晚走到楚宴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前些日子我在古籍中看到一个名为'火药'的配方,说是用硝石、硫磺、木炭混合而成,点燃后能产生巨大的爆炸力。若是真能制成,或许能成为我们对抗北狄的利器。\"
楚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竟有如此神奇之物?你确定那古籍记载属实?\"
\"我也不能完全确定,\"苏晚如实相告,\"但既然古籍中有此记载,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如今我们收容流民已满三万,正是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万一成功,或许能改变整个战局。\"
就在这时,侍从领着李炼丹和三个年轻矿工走了进来。李炼丹确实如登记册上所言,年过花甲,头发花白,背微驼,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棉袍,虽然破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三个矿工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手上的老茧层层叠叠,一看就是常年干重活的。
\"草民李炼丹,见过将军,见过夫人!\"
\"草民王铁锤(赵石头、陈炭头),见过将军,见过夫人!\"
几人齐刷刷跪地行礼。楚宴抬手示意他们起身:\"不必多礼。今日请诸位来,是有一件要事相托。\"
苏晚接过话头,对着李炼丹问道:\"李老,您既精通炼丹,想必对硝石、硫磺这两种东西很熟悉吧?\"
李炼丹连连点头:\"回夫人,草民再熟悉不过了。硝石性寒,能入药退热,也能用来制冰;硫磺性烈,常用于炼丹,也可消毒杀虫。不瞒夫人,草民年轻时还曾用这两种东西,配合其他药材炼制过丹药。\"
\"那您可曾听说过,将硝石、硫磺与木炭混合,能产生爆炸之威?\"苏晚试探着问道。
李炼丹闻言,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这个......草民倒是从未听说过。不过按照药理来说,硝石性寒,硫磺性烈,二者本就相克,若是再加上木炭......\"他沉吟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夫人这么一说,草民倒是想起一事。早年在一本残破的丹经上见过一个配方,说是将这三种材料以特定比例混合,可制'霹雳火',但具体如何操作,那丹经上并未详述。\"
苏晚心中一动,看来那古籍记载并非孤例。她当即说道:\"我欲组建一个研制火药的作坊,想请李老主持配方研制,这三位矿工兄弟则负责开采所需的硝石和硫磺。不知诸位可愿意?\"
李炼丹和三个矿工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齐声应道:\"但凭夫人差遣!\"
楚宴见状,立刻开始部署:\"霍奔,你挑选一百名精干士兵,专门负责保护采矿人员和作坊安全;魏小六,你负责调配所需物资,再在城西找个僻静处设立作坊。此事关系重大,务必严格保密。\"
\"末将领命!\"两人齐声应道。
次日清晨,一支特殊的队伍悄然出了北疆城,直奔城西二十里外的一处废弃矿场。领路的王铁锤一边走一边向同行的苏晚介绍:\"夫人,这处矿场早在二十年前就废弃了,但草民记得这里曾经出产过硝石和硫磺。只要矿脉未绝,应该能采到所需的原料。\"
到达矿场后,三个矿工立即开始勘测矿脉。赵石头仔细观察着岩层的纹路,陈炭头则用铁锤敲打岩壁,通过声音判断矿脉的走向。不多时,王铁锤兴奋地喊道:\"找到了!这里的岩层中含有硝石,往深处走应该还有硫磺矿脉!\"
士兵们立刻在矿洞外搭建起临时营帐,矿工们则带着特制的工具深入矿洞。矿洞内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开采着矿石,每采下一块,都要仔细分辨品质。
与此同时,李炼丹也在临时搭建的作坊里忙碌起来。他按照苏晚提供的古籍记载,先将硝石研磨成粉,再与硫磺、木炭细细混合。第一次试验时,他严格按照古籍记载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配制,然而点燃后却只冒出一股浓烟,发出轻微的\"噗噗\"声。
\"比例不对。\"李炼丹捻着胡须沉思,\"或许该调整一下分量。\"
接下来的几天,作坊里不时传来试验的声响。有时是轻微的爆鸣,有时是冲天而起的浓烟。李炼丹不厌其烦地调整着配比,记录下每一次试验的结果。苏晚每天都会来作坊查看进展,有时还会提出一些建议。
这日午后,李炼丹兴奋地捧着一小罐新配制的火药找到苏晚:\"夫人,这次用了七成硝石、一成半硫磺、一成半木炭,您看这色泽、这质地,与往常大不相同!\"
苏晚仔细观察着罐中的火药,只见其色泽均匀,颗粒细腻,与之前的试验品确实有所不同。她点点头:\"那就试试看。\"
众人来到作坊外的空地,挖了一个浅坑,将火药填入其中,插入引线。随着引线被点燃,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然爆发,地面剧烈震动,泥土碎石四处飞溅。待烟尘散去,只见原先的浅坑已经变成了一个直径三尺、深一尺的大坑!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作坊内外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李炼丹激动得老泪纵横,三个矿工更是相拥而泣。
楚宴闻讯赶来,亲眼目睹了火药的威力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这简直是天雷之威!若是用在战场上......\"
霍奔更是迫不及待地说道:\"将军,我们立即大量制作,下次北狄人来犯,定要让他们尝尝这'霹雳火'的厉害!\"
苏晚却保持着冷静:\"现在庆祝还为时过早。火药的配方还需要继续优化,储存和运输的方法也要研究。更重要的是,制作过程如此危险,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规范。\"
楚宴赞同地点头:\"晚儿说得对。魏小六,你立即增派人手,在作坊周边设立警戒线,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员都要严格筛查。霍奔,你派一队亲兵专门负责火药作坊的守卫,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遵命!\"两人齐声应道。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苏晚和楚宴并肩站在作坊外,望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有了火药,我们或许真的能改变这个乱世。\"楚宴轻声说道。
苏晚望向远方,目光坚定:\"不仅要改变战局,更要为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这三万流民,就是北疆未来的希望。\"
暮色渐浓,作坊里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映照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在这北疆的黄昏里,一个改变时代的故事,正在悄然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