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不好了!前线送过来一批损坏的武器,好多都是急需用的,可咱们现在维修不过来啊!”一大早,负责接收武器的战士就气喘吁吁地跑进作坊,脸上满是焦急。
李铮心里一紧,立刻跟着战士来到作坊外的空地上。只见十几支步枪、两挺轻机枪和三挺重机枪横七竖八地放在地上,有的枪管变形,有的枪机损坏,还有的机枪零件散落一地,看起来损坏得都很严重。
“这些武器都是昨天小规模战斗中损坏的,前线部队急着用,让咱们尽快修好送回去。”战士蹲下身,拿起一支枪管弯曲的步枪,心疼地说,“这枪本来是王班长的,昨天他用这枪打死了三个鬼子,后来被鬼子的迫击炮炸坏了,他还特意嘱咐我,一定要让咱们修好它,他还想用它打更多的鬼子。”
李铮接过步枪,仔细检查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这支枪的枪管不仅弯曲,枪托也断了,枪机里的零件也有损坏,按照以前的维修速度,至少需要两天才能修好。而现在有这么多损坏的武器,要是还按照以前“所有武器都送回作坊维修”的模式,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全部修完,根本满足不了前线的急需。
“不行,这样太慢了,必须想个办法提高维修效率。”李铮心里暗下决心。他立刻召集了王铁锤、老周和孙小虎,把情况跟他们说了一遍。
“以前咱们都是把损坏的武器全部拉回作坊修,不管是小毛病还是大毛病,都得排队等,效率确实低。”王铁锤皱着眉头说,“可前线那边没有维修工具,也没有懂维修的人,小毛病也只能拉回来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孙小虎突然开口:“李师傅,我记得您之前教过我怎么拆枪和装枪,还教过我怎么处理简单的卡壳问题。要是前线的战士也学会这些简单的维修技巧,是不是就能在战场上处理小毛病,不用把武器都拉回来了?”
孙小虎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李铮。他眼睛一亮:“对!咱们可以搞‘前线简易维修+后方深度修复’的模式!简单的小毛病,让前线战士自己处理;复杂的大毛病,再拉回作坊,由咱们专业维修。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他立刻拿出纸笔,开始制定具体的方案:“第一步,咱们先挑选一批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前线战士,集中培训他们简单的维修技巧,比如拆枪、装枪、清理枪管、处理卡壳、更换简单零件等。第二步,咱们制作一批简易维修工具包,里面放上常用的螺丝刀、扳手、通条、备用零件,送到前线,让战士们有工具可用。第三步,咱们在作坊里成立专门的深度维修小组,负责处理复杂的损坏,比如枪管变形、枪机损坏、机枪零件更换等,争取做到‘随到随修’,不积压。”
方案制定好后,李铮立刻去找张大山汇报。张大山听了,非常支持:“这个主意好!前线的战士要是能自己修小毛病,就能减少武器的损耗,还能节省来回运输的时间。我马上从各连队挑选战士,送到你这里来培训。”
第二天,二十名前线战士就来到了作坊。他们都是各连队的骨干,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李铮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跟着老周学习枪械的拆解和组装,一组跟着王铁锤学习简单的故障处理。
“大家看好了,拆枪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序来,先拆弹匣,再拆枪机,最后拆枪管,不能乱拆,不然很容易损坏零件。”老周拿着一支步枪,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装枪的时候也要注意,零件要对准位置,不能硬塞,不然会影响枪械的性能。”
战士们看得非常认真,一边看一边记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提问。有个叫赵刚的战士,以前在村里当过铁匠,对机械很感兴趣,学得格外快。“周师傅,要是拆枪的时候不小心把弹簧弄丢了,怎么办?”他问道。
老周笑了笑:“这个问题问得好。所以我一直强调,拆枪的时候要在桌子上铺一块布,把零件按顺序摆好,这样就不容易弄丢了。要是真的弄丢了,也别慌,咱们的维修工具包里有备用弹簧,直接换上就行。”
另一边,王铁锤正在教战士们处理卡壳问题。他故意把一发子弹卡在枪膛里,然后拿着通条演示:“卡壳的时候,先把枪机拉开,然后用通条从枪管后面往前推,把卡住的子弹推出去,再清理一下枪管里的残渣,就能继续使用了。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用蛮力拉枪机,不然会损坏枪机。”
战士们轮流上前操作,刚开始的时候,有的人还会紧张得手忙脚乱,但练了几次后,就越来越熟练了。赵刚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掌握了拆枪、装枪和处理卡壳的技巧,还能帮助其他战士学习。
孙小虎也主动过来帮忙,他把自己平时维修时总结的小技巧分享给战士们:“清理枪管的时候,用通条裹上布条,蘸点煤油,来回拉几次,就能把残渣清理干净;更换弹匣卡笋的时候,要注意对准卡槽,轻轻一按就能装上,不用使劲。”
三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二十名战士都熟练掌握了简单的维修技巧,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个简易维修工具包。赵刚拿着工具包,激动地对李铮说:“李师傅,谢谢您!以后咱们在前线再也不用怕武器出小毛病了,我回去就把学到的技巧教给其他战友,让大家都能自己修武器!”
送走战士们后,李铮立刻在作坊里成立了深度维修小组,由王铁锤担任组长,老周和孙小虎为成员,专门负责处理复杂的武器损坏。他们把维修场地进行了划分,设置了步枪维修区、机枪维修区和零件加工区,每个区域都配备了专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维修工作高效进行。
这天上午,前线送来了一挺损坏严重的捷克式轻机枪。机枪的枪管变形,枪机里的多个零件损坏,弹链供弹装置也出了问题。王铁锤立刻带着小组开始维修。他先把机枪拆解开来,把损坏的零件挑出来,然后让孙小虎去加工新的零件。孙小虎拿着损坏的零件,对照着图纸,用机床精准地加工出新的零件,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老周则负责修复枪管,他用特制的工具把变形的枪管慢慢矫正,然后用砂纸仔细打磨枪管内壁,确保光滑。王铁锤则负责更换枪机零件和修复供弹装置,他的动作娴熟,每一个零件都安装得严丝合缝。
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维修,这挺轻机枪终于修好了。王铁锤装上子弹,进行试射,机枪连续射击,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射程和精度也都恢复了正常。“太好了,修好了!”孙小虎兴奋地喊道。
以前,修这样一挺损坏严重的轻机枪,至少需要一天时间,现在只用了三个小时。王铁锤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还是分工明确好,咱们各司其职,效率就是高。”
接下来的几天,深度维修小组每天都能修好十几件武器,以前积压维修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前线送过来的武器,简单的小毛病,战士们自己就能处理;复杂的大毛病,送回作坊后,维修小组很快就能修好,当天送过来,当天就能修好送回去。
一周后,赵刚从前线寄来了一封信,信里说:“李师傅,您教的维修技巧太有用了!昨天我们班在巡逻的时候,我的枪突然卡壳了,我按照您教的方法,用通条很快就把子弹推了出去,还打了两个鬼子的哨兵。现在我们连的战士都学会了简单的维修技巧,武器的故障率大大降低了,大家都特别感谢您!”
李铮拿着信,心里暖暖的。他把信读给作坊的所有人听,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铁锤感慨地说:“以前咱们总觉得,维修武器就是咱们的事,没想到还能教会前线的战士,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拉近了咱们和前线的距离,咱们就是前线战士的‘武器后盾’啊!”
李铮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没错,咱们不仅要造好武器,还要修好武器,让每一件武器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前线的战友们早日打败鬼子,取得抗战的胜利!”
夕阳下,作坊里的维修工作还在继续。王铁锤正在修复一支步枪,老周在检验修好的机枪,孙小虎在加工新的零件,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但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件武器,都承载着前线战士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的未来。而他们,也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守护好这份希望,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