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的标题下,一行加粗的黑体字写着会议主题:“总结近期工作经验,明确北莞未来发展方向”。
每一个字都方方正正,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孙连城却从中读出了刀光剑影。
“总结经验”,总结谁的经验?
“明确方向”,明确谁的方向?
这根本不是什么理论学习会,这是一场路线辩论会。
是叶重书记的“本土稳定派”,与高建市长的“激进改革派”之间,一次公开的、决定性的交锋。
孙连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红头文件上摩挲,纸张的触感冰凉。
他感觉自己不是拿着一份通知,而是捏着一张滚烫的战场传票。
果不其然,第二天上午,叶重书记又提着他那个小小的锡制茶叶罐,溜达了过来。
这次,他没有聊养生,也没有谈文史。
“连城啊,明天的会,你准备一下,也讲几句。”
叶重亲自给孙连城续上水,茶叶在杯中缓缓舒展,香气氤氲。
“我?”
孙连城心里猛地一哆嗦,脸上还得挂着谦逊的笑。
“叶书记,我刚从汉东回来,对市里的情况还不熟悉,讲不好,讲不好。”
“熟悉,你怎么不熟悉?你就是我们北莞土生土长的干部嘛。”
叶重笑呵呵地把话堵了回去。
“我看,你就从‘宇宙和谐’的角度,谈一谈嘛。”
叶重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放低了几分。
“北莞这棵大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把它连根拔起,换个地方种,而是要固本培元,让它自然生长。这就像宇宙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强行干预,要讲究一个‘顺势而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孙连城听得冷汗都快下来了。
叶书记这是把他的胡说八道,上升到了施政纲领的高度。
他这是要自己用“宇宙和谐论”,去给他的“稳健发展、保护本土生态”理念站台。
他只能含糊地点头:“书记说得对,有道理,有道理。”
叶重满意地走了。
孙连城刚想喘口气,下午,高建市长又夹着那本厚厚的《全球宏观对冲策略与风险控制》来了。
当然,书只是个由头。
“连城同志,明天会上,你可得给我们这些搞经济的,好好上一课啊。”
高建的风格向来直接,开门见山。
“高市长,您可别开我玩笑了,我哪有那个水平。”孙连城赶紧摆手。
“怎么没有?我听说,你当年在光明区,把那个半死不活的精密仪器厂救活,靠的就是一套‘量子理论’嘛!”
高建眼神发亮。
“你说,企业的发展,就像微观粒子,充满了不确定性。只有通过‘量子跃迁’式的改革,才能突破瓶颈,进入新的能级。这个观点,非常深刻!”
孙连城彻底傻眼了。
量子理论?
量子跃迁?
他什么时候说过这个了?
他当年在光明区,唯一的“改革”,就是把厂区里那片荒地改成了天文观测角,每天晚上带个小马扎去看星星。
难道自己看星星的动作,被哪个好事者解读成了在观测“量子纠缠”?
高建没理会他的呆滞,继续说道:“北莞现在就需要这种‘量子跃迁’!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才能在新的竞争格局里杀出一条血路。连城同志,你这个理论,就是我们改革派最好的武器!”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两个大。
一个上午,他成了“宇宙和谐论”的祖师爷。
一个下午,他又成了“量子改革派”的掌门人。
这两人,是把他当成可以随意捏造型的泥人了。
送走高建,孙连城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
他知道,这次自己被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
明天的会上,他无论说什么,都会被立刻放大、解读,然后彻底得罪另一方。
沉默?
更不行。
在这样的场合,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且是最容易两边都得罪的态度。
不行,绝对不能去。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市委办公厅的内线。
“喂,是刘主任吗?我是孙连城啊。”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虚弱一些,还配合着咳嗽了两声。
“那个……明天那个理论学习会,我可能参加不了了。最近有点不舒服,头晕眼花,可能是去汉东水土不服的后遗症。”
电话那头的刘主任沉默了两秒,然后用一种公事公办的语气回道:“孙书记,叶书记和高市长都特意交代过,您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发言人。您的‘先进经验’,对于启发全市干部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您务必参加。”
“不是,我……”
“孙书记,要不我派个车,明天早上提前去接您?再给您安排个保健医生跟着?”
“……”
孙连城默默地挂了电话。
他又想了个主意,再次拨通电话:“刘主任,我刚才夜观天象,发现明天星象不利,水逆严重,实在不宜公开发言,恐影响北莞未来气运……”
这次,刘主任的回应更快,也更冷漠:“孙书记,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会议通知已经下了,请您准时出席。”
“嘟…嘟…嘟…”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孙连-城绝望地靠在椅背上。
完了。
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了。
第二天,市委大礼堂。
孙连城坐在前排的位置上,如坐针毡。
他特意挑了个最角落的位置,恨不得把自己缩进椅子缝里。
整个会场的气氛,比他预想的还要凝重。
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几乎是按照座位区域划分的。
叶重书记那边,坐着的大多是本地提拔起来的、年纪偏大的干部。
而高建市长周围,则聚集了一批思想活跃的年轻干部和技术官员。
会议开始,叶重率先发言。
他没拿稿子,声音沉稳,引经据典,从北莞的历史文脉讲到本土企业的传承,核心思想就是一个“稳”字。
他说,北莞是一艘万吨巨轮,不能轻易调头,只能稳健航行,任何激进的变革都可能导致触礁。
随后,高建发言。
他则带来了精心制作的ppt,上面全是各种数据图表和模型分析。
他将北莞比作一艘需要不断升级引擎的星际飞船,固步自封就是等死,唯有不断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才能冲出“经济的引力井”。
两人的发言,一个讲“道”,一个讲“术”,针锋相对,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让每一个参会者都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孙连城全程低着头,假装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实际上,他在纸上画的是一张星图,标注着猎户座和仙女座的位置。
他只想让自己的精神遨游在宇宙里,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两位主要领导发言结束,会议进入了关键环节。
主持人是市委秘书长,叶重的心腹。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全场,最后精准地定格在角落里的孙连城身上。
“刚才,叶书记和高市长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北莞发展的宏伟蓝图,发人深省。”
“接下来,我们要听一听更‘高维度’的思考。”
主持人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戏剧性。
“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北莞市的‘福将’,我们汉东归来的功臣,孙连城副书记,为我们做指导性发言!”
啪啪啪啪——!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在礼堂里炸响。
这掌声,对孙连城来说,不啻于催命的符咒。
他浑身一僵,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看见了。
叶重正含笑看着他,眼神里是“该你上了”的鼓励。
高建也正注视着他,眼神里是“别让我失望”的期待。
全场数百名干部,都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目光灼灼地聚焦在他身上。
那眼神里,有好奇,有审视,有崇拜,有期待。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孙连城感觉自己像是被聚光灯钉在了原地,无处可逃。
他慢慢地,一寸一寸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双腿像是灌了铅。
从他的座位到主席台,不过短短十几米的距离。
他却感觉自己走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最终,他还是站到了那个灯光明亮、万众瞩目的发言台前。
他扶了扶老花镜,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大脑一片空白。
宇宙和谐?
量子跃迁?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
今天不是飞升,就是要原地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