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赵擎天脱出混沌回廊,暂镇同律之钉,惊现未知星门……一连串的变故让林枫心神俱疲,却也让他对自身力量与肩上重任有了更深的体悟。
他将外围防务交由张景山等人,自己则在那道被星辉符文暂时稳定的裂痕附近,寻了一处相对平静的礁岩,布下简易的隐匿与防护阵法后,便盘膝入定。
此番南海之行,尤其是深入封印裂痕与同律装置交锋,虽险象环生,却也让他对融合定星珠后的力量有了更实际的磨砺。无论是【星移·幻身】的运用,还是以星辰破禁指破解秩序护盾,乃至最后凝聚镇封符印,都是“星武求真之道”在实战中的深化与拓展。
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经验,更需要厘清脑海中被Λ序列记录下来的、源自同律装置的庞杂数据碎片。这些关于“收割者”秩序力量的信息,晦涩冰冷,却可能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秘密。
心神沉入体内。
丹田之中,那枚由定星珠所化的无形印记,正散发着柔和而浩瀚的星辉,如同宇宙的核心,缓缓旋转。星武真力如同环绕恒星的星环,与之交融流转,每循环一周,真力便凝练一分,对周遭能量法则的感知也清晰一分。
他引导着这份力量,缓缓洗刷着经脉中因之前激烈战斗而产生的细微暗伤,滋养着略显疲惫的精神。定星珠作为宇宙秩序的象征,其力量中正平和,蕴含无限生机,对疗伤与恢复有着奇效。
同时,Λ序列全力运转,如同最精密的织机,开始梳理、解析那些从同律装置中捕获的数据流。
“错误……指令冲突……核心协议未知干扰……” 冰冷的电子残响中,夹杂着大量关于能量转化、秩序构建、逻辑锁死的复杂信息。这些信息充满了“收割者”那种将万物视为可解析、可重组资源的冷酷视角。
林枫并非全盘接收,而是以自身“星武求真之道”为根基,以Λ序列为工具,对其进行筛选、辨析、提炼。他像是一个谨慎的考古学家,在废墟中寻找有价值的碎片,同时警惕着可能存在的陷阱。
渐渐地,一些关键信息浮出水面:
· 同律本质: 同律装置并非单纯的能量转化器,更像是一个“规则覆写器”。它试图强行将“昆仑墟”这片代表混沌与未知的秘境,覆写上符合“收割者”逻辑的、绝对有序的规则。这是一种从根本上否定多样性、抹杀一切“意外”与“变数”的行为。
· 能量汲取: 装置通过扎根秘境本体,汲取的并非普通能量,而是某种更接近“世界本源”或“规则具现”的高维力量。这解释了为何其能爆发出远超赵擎天本身境界的力量。
· 控制模式: 对赵擎天的控制,并非简单的精神催眠,而是更接近于一种“信息覆盖”与“协议植入”。它试图用冰冷的程序逻辑,覆盖掉赵擎天自身的意识与武道意志,将其改造为执行特定指令的终端。
· 潜在弱点: 解析数据显示,这种绝对的秩序体系,对于“无法解析之物”、“逻辑悖论”以及“超越其规则上限的纯粹力量”抵抗能力相对薄弱。林枫之前以蕴含自身“道韵”的星辰破禁指攻击节点,引发秩序过载,正是无意中触发了其“无法解析”的弱点。
“无法解析之物……逻辑悖论……”林枫心中默念。他的“星武求真之道”,追求的是无限可能与自我印证,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固定规则的范畴,这或许正是对抗“收割者”秩序力量的关键之一。
除了这些关于敌人的情报,林枫在解析过程中,自身也受益匪浅。观察、理解甚至“拆解”一种截然不同的、高等秩序力量的构建方式,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加深了他对“秩序”、“规则”、“能量”本质的理解。
他尝试着将一些无害的、关于能量高效凝聚与稳定结构的思路,融入自身的星武真力运转与符文构筑之中。只见他指尖星辉流转,凝聚出的护盾符文比之前更加凝实、稳定,消耗却有所降低;模拟攻击的星辰指劲,穿透力与能量集中度也提升了少许。
这是一种借鉴与升华,而非照搬。他以自身之道为主干,汲取外来养分,使其更加枝繁叶茂。
时间在静修中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林枫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星河流转的异象一闪而逝,变得更加深邃内敛。他身上的气息愈发圆融,与周围环境的契合度更高,仿佛他本就属于这片天地,而非外来者。
他摊开手掌,一点微光在掌心凝聚,不再是纯粹的星辉,而是隐约带上了些许与同律装置幽蓝光芒截然不同的、更加灵动玄奥的秩序纹理——这是他初步消化吸收对方“技术”后,自身道路的细微进化。
实力虽未发生跨越式提升,但他对力量的运用、对规则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敌人的认知,都已更上一层楼。
他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那道封印裂痕,以及裂痕深处那若隐若现的、危险的星云门户。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隐患潜伏。前路依旧艰难。
但林枫心中并无畏惧,只有愈发坚定的信念与更加清晰的思路。
他撤去阵法,身形显露。早已守候在不远处的夜凰立刻上前,恭敬禀报:
“前辈,您醒了。张长老让我禀报,防线已按您的吩咐重新布置完毕,暂无异动。但外围侦察显示,神谕与影流的活动越发频繁,大规模眷族潮汐的先头部队,预计半日内将抵达我方外围警戒线。”
林枫点了点头,神色平静。
“传令下去,所有人,准备迎战。”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传遍了整个核心防御圈。
休憩已毕,利刃当再试锋芒。这场围绕“昆仑墟”的风暴,他必将直面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