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复审的积极反馈,像一阵春风,吹散了桃源村合作社连日来的紧张气氛。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最终的官方证书一日未到,心就一日不能完全放下。等待的日子里,有机试验田的管护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精细。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封来自省城的特快专递,被邮递员老陈郑重地交到了林晚手中。信封上印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醒目标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薄薄的信封上。
林晚深吸一口气,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印制精美、盖着红色印章的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证书上清晰地印着“桃源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黄精、玉竹等”产品名称、认证面积、证书编号和有效期。
“通过了!我们成功了!”林晚举起证书,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瞬间,合作社院子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福伯接过证书,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上面的印章,眼眶湿润了。张维扶了扶眼镜,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巧婶和妇女们相拥而泣,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了最甜美的果实。这份证书,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对他们坚持生态种植、追求卓越品质的最高认可,是叩开高端市场的“金字招牌”!
证书被小心翼翼地装入镜框,悬挂在合作社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它无声地诉说着桃源村人的努力和骄傲。
好消息很快传到了省城健康食品公司的陈总监那里。她亲自打来电话祝贺:“林秘书长,恭喜!这么快就拿到了有机认证,充分证明了你们的实力和效率!我们公司对贵社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几天后,陈总监再次带队来访,这次是带着正式的采购合同草案。谈判在合作社的会议室进行,气氛友好而专业。
“基于贵社的有机认证和我们前期的考察,”陈总监开门见山,“我们愿意以高于市场普通药材百分之三十的价格,签订长期采购协议,首批订单包括有机黄精一千公斤,有机玉竹五百公斤。但条件是,必须确保品质稳定,并接受我们不定期的飞行抽检。”
这个价格和条件,让在场的福伯、周支书等人都心中一震。高出三成的价格,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但严格的抽检,也意味着不能有丝毫马虎。
林晚与张维交换了一个眼神,从容回应:“感谢陈总监的信任。品质是‘桃源印记’的生命线,我们接受一切合理的监督。同时,我们希望能将合作深化,比如,根据贵公司产品研发的需要,我们可以定向培育特定品质要求的药材品种。”
“哦?”陈总监对林晚提出的“定向培育”很感兴趣,“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派研发人员与你们的技术团队对接,共同探索药食同源新品种的开发。”
谈判顺利结束,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送走陈总监一行,合作社理事会立刻召开会议,商讨如何落实这份沉甸甸的订单。
“有机田的产量有限,首批订单就要消耗大半。”张维分析道,“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采收、加工、储存环节,要制定比之前更严格的操作规程。”
“我建议,”福伯捻着胡须说,“成立一个‘有机生产专班’,从采收、清洗、晾晒到包装,专人负责,全程可追溯,确保不出一点纰漏。”
说干就干。专班迅速成立,由巧婶总负责,成员都是最细心、最可靠的社员。采收工作选在最佳的时节,精心进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操作,并详细记录在案。
当第一批经过精心加工、包装整齐的有机黄精和玉竹准备装车发往省城时,合作社全体社员都来送行。看着货车缓缓驶离村庄,人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晚上,林晚独自坐在办公室,看着墙上那面崭新的有机认证证书,在灯下反射着柔和的光泽。她想起回乡时的迷茫,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想起风雨中的坚守……这一切,在今天,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这块“金字招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它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大的责任,和更广阔的未来。桃源村的药材事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上,即将开启一段更加精彩的征程。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在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