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清晰而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注意。刚才还在诧异她为何精神不济的朝臣们,纷纷竖起了耳朵。
“臣奏请陛下,推行‘帝国道路升级之策’!并献上臣所研制之新型筑路材料——‘水泥’,及其全套生产工艺与道路修筑之法!”
内侍上前,接过那本厚厚的册子,恭敬地呈给嬴政。
嬴政接过,缓缓展开。起初,他的目光是平静的,带着审视。但随着一页页翻过,看着那些详细的配方、清晰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严谨的道路结构剖面图、以及分门别类的施工标准……他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呼吸也微微加重。
他虽然不完全理解那些具体的化学配比和物理参数,但他能看懂这册子所展现出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前所未有的可操作性!这绝非空想,而是一套完整、详实、似乎立刻就能投入实施的技术方案!尤其是其中强调的“坚固平整、雨雪无阻、耐久不坏”的特性,深深打动了他。
下方的李斯、冯劫、治粟内史、将作少府等重臣,也密切关注着陛下的神色。当他们看到陛下眼中那毫不掩饰的震惊与赞赏时,心中更是好奇难耐。
良久,嬴政合上册子,抬起眼,目光灼灼地看向殿下的顾念一,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顾卿,此‘水泥’之物,当真能筑就如你所述,‘坚如磐石,平如镜面’之道路?”
“臣愿立军令状!”顾念一信心满满(得益于系统的保证),“只需原料齐全,工艺到位,筑成之路,绝非现今土路、石路可比!可极大提升车马通行速度与载重,减少损耗,四季皆宜通行!”
“陛下!”治粟内史忍不住出列,“若真如此,于粮草转运、物资流通,实有翻天覆地之益啊!”
将作少府也激动道:“陛下,此物若用于宫室、城墙修筑,亦必是国之利器!”
李斯则相对冷静,提出了关键问题:“顾大人,此物成本几何?制作可繁复?所需人力物力恐非小数。”
顾念一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回丞相,水泥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粘土等,并非罕见之物。初期建造窑炉需些投入,但一旦规模化生产,成本可控。且筑路虽前期投入大,但一劳永逸,长远来看,省下的道路维护费用及因通行效率提升带来的隐形收益,远超投入!”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有惊叹,有质疑,更有无限的憧憬。
嬴政听着臣下的讨论,看着手中沉甸甸的册子,再看向殿下那个虽然眼圈发黑,却目光炯炯、神采飞扬的年轻臣子,无比的欣慰。
他抬手,制止了殿中的议论,声音恢弘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善!大善!顾念一所献‘水泥’及筑路之法,实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壮举!于巩固帝国、繁荣经济、惠泽万民,皆有不可估量之价值!”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武将队列前列的一位重臣身上。
“朕意已决!即日起,成立‘帝国道路督造司’,统筹全国道路修缮与升级事宜!首要之务,便是以此‘水泥’新法,修筑自咸阳通往各重要郡治的‘直道’示范路段!”
“蒙恬!”
“臣在!”身经百战、威名赫赫的上将军蒙恬应声出列,声如洪钟。
“朕命你兼领‘帝国道路督造司’监造一职,总揽水泥生产与道路修筑之监工、调度、护卫事宜!一应人力、物资,各郡县皆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选择蒙恬,嬴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蒙恬不仅忠诚可靠,威望足以震慑地方,更重要的是,他负责长城防务,对工程营造、人力调配极有经验,且深知交通对于军事的重要性。以此重任,非他莫属。
蒙恬虽感意外,但毫无迟疑,肃然领命:“臣蒙恬,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为我大秦筑就通衢坦途!”
早朝在一种激动与振奋的情绪中散去。百官们鱼贯而出,三三两两地低声议论着方才那石破天惊的“水泥修路”之策,脸上大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难以置信。顾念一本也随着人流,准备飘回府中,将自己彻底扔回那张可爱的床榻,继续那被残忍中断的美梦。
然而,内侍尖细的声音却在她身后响起:“顾大人请留步。陛下有旨,请顾大人、李丞相、冯御史大夫、治粟内史、将作少府、蒙恬将军移步偏殿议事。”
顾念一的脚步瞬间钉在了原地,内心发出一声无声的哀嚎。“不是吧阿sir……还要加班?!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使唤啊!我好困,我的床在呼唤我……” 她感觉自己眼眶下的青黑又加深了一个色号。
与她同样被点名的几位重臣,反应也是大同小异。
李斯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心中暗道:“这顾念一……当真是……一刻不得闲。” 他最近为了钱庄律法和各项新政的推行,已是案牍劳形,殚精竭虑。如今又添一项看似工程浩大、千头万绪的修路之事,纵然深知其利国利民,也不禁感到一阵精力上的紧迫。他是务实派,能看到这“水泥路”背后巨大的政治与经济价值,但随之而来的工作量,也让他这位精明强干的丞相都感到了一丝“幸福的烦恼”。
冯劫捋了捋胡须,刻板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但内心也在叹息:“国之利器,层出不穷,实乃大秦之福。只是……这监察百官、确保新政推行不走样的担子,怕是愈发重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将有无数关于道路工程款项、物料调度、官吏效能的核查案卷堆满他的案头。
治粟内史则是痛并快乐着的典型代表。他双眼放光,脑海中已经飞快地计算起水泥生产需要多少矿料、人力,修路需要征调多少民夫,国库需要拨付多少钱粮……“若此路真成,赋税征收、粮草转运、商贸流通……哈哈,妙啊!妙啊!” 但一想到那庞大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统筹工作,他又感到一阵眩晕,恨不得立刻把自己掰成两半,一半去核算玉米推广的预算,一半去规划这修路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