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马!” 李世民突然起身,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一道惊雷划破平静的空气。他的动作太急,腰间的玉带没有系牢,扣环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寂静的偏殿里显得格外刺耳,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撞到窗纸上发出 “咚” 的一声。
武媚娘连忙上前,弯腰想要捡起玉带,她的裙摆因为动作而散开,像一朵盛开的花。却被李世民拦住了,他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力道不轻不重:“不用了。” 他说道,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殿内,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眼神里带着一种临战前的凝重。
他走到殿门口,手搭在门框上,那门框是用沉香木做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他又回头对武媚娘说:“你刚才的话,朕记下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深意,让武媚娘心里一喜,像喝了蜜一样甜。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李世民这是要去找尉迟恭,重新部署玄武门的守卫了。
武媚娘躬身相送,腰弯得恰到好处,既显得恭敬,又不会让人觉得卑微。她看着李世民急匆匆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他的龙袍下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像一片流动的云彩。她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得意,一丝从容,还有一丝对未来的笃定。
等李世民的脚步声消失在宫道尽头,那脚步声由近及远,先是清晰的 “踏踏” 声,然后渐渐变得模糊,最后被远处传来的钟声淹没。武媚娘才直起身,慢慢走到梳妆台前。她对着铜镜理了理鬓发,镜中的女子眉眼弯弯,眼神明亮,哪里还有半分夜里的怯懦和刚才的慌乱?她的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李承乾啊李承乾,” 她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像冬日的寒风,“你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她知道,李承乾的计划虽然周密,但只要玄武门的守卫被重新部署,他的阴谋就很难得逞。而纥干承基,就是他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棋子,现在这个棋子很可能已经被李世民怀疑,这对李承乾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像釜底抽薪一样。
武媚娘拿起桌上的一支眉笔,那眉笔是用檀香木做的,笔尖蘸着用松烟墨和麝香制成的眉黛。她轻轻描绘着自己的眉毛,眉头微微蹙起,然后又慢慢舒展,动作从容而优雅,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她的心里却在盘算着接下来的事情,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她要做的,不仅仅是破坏李承乾的计划,更要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
她放下眉笔,走到窗边,推开一扇窗户。清晨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格外清爽。窗外的宫道上,几个侍卫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巡逻,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发出 “铿锵” 的声响。远处的太液池波光粼粼,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岸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随风轻轻摇曳。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将会是关键,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有丝毫差错。她需要时刻关注李世民的动向,了解他对纥干承基的调查结果,同时也要提防李承乾可能采取的反扑。
“晚晴,” 武媚娘轻声呼唤,“去看看陛下那边有什么动静,回来告诉本宫。”
“是,娘娘。” 晚晴应了一声,快步走出了偏殿。
武媚娘重新回到梳妆台前,拿起一面小巧的铜镜,仔细端详着自己的面容。镜中的女子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岁月的沉淀却让她多了一份成熟的韵味和从容的气度。她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
她知道,自己在后宫中步步为营,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但这还远远不够,她要的是更大的权力,足以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足以在这波谲云诡的皇宫中站稳脚跟。而现在,就是她实现目标的最好机会。
与此同时,李世民已经骑着马来到了尉迟恭的府邸前。府邸的大门紧闭,门前的石狮子威武雄壮,像两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里。李世民翻身下马,侍卫连忙上前接过缰绳。
“去通报,就说朕来了。” 李世民对门卫说道,语气威严。
门卫不敢怠慢,连忙跑进府中通报。没过多久,尉迟恭就急匆匆地跑了出来,身上还穿着铠甲,显然是刚刚正在处理军务。
“参见陛下!” 尉迟恭单膝跪地,恭敬地行礼。
“起来吧,” 李世民说道,“朕有要事与你商议,进府再说。”
“是,陛下。” 尉迟恭站起身,侧身请李世民进入府中。
两人走进府中的书房,书房里陈设简单,一张巨大的书桌摆在中央,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墙上挂着一幅地图,上面标注着大唐的疆域和重要的关隘。
“陛下,不知您今日前来,有何吩咐?” 尉迟恭问道,他能感觉到李世民的神色凝重,知道一定是发生了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端起侍女送来的茶,却没有喝,只是放在手中轻轻摩挲着。“尉迟恭,朕问你,你之前递上来的关于纥干承基和东宫往来的密报,可有进一步的消息?”
尉迟恭心中一凛,知道李世民果然是为了这件事而来。“回陛下,臣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但纥干承基行事谨慎,并没有发现太多实质性的证据。不过,臣发现他最近和东宫的人接触得更加频繁了,而且每次见面都极为隐秘。”
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哼,这个纥干承基,朕待他不薄,他竟然敢暗中勾结东宫,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息怒,” 尉迟恭说道,“或许事情还有转机,不如再观察一段时间?”
“不行,” 李世民断然拒绝,“三日之后就是祭祖大典,朕不能冒任何风险。玄武门是入宫的必经之路,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决定,从今日起,玄武门的守卫由你亲自负责,纥干承基暂时调离,听候发落。你立刻带人接管玄武门,加强守卫,严密排查出入的人员,绝不能让任何可疑之人混入宫中。”
“臣遵旨!” 尉迟恭恭敬地说道,他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还有,” 李世民补充道,“你要暗中调查纥干承基和东宫的关系,一旦找到确凿的证据,立刻向朕禀报。”
“是,陛下。” 尉迟恭应道。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玄武门的位置上重重一点:“尉迟恭,这里就交给你了,朕相信你的能力。祭祖大典期间,绝不能出任何纰漏,否则,休怪朕军法处置!”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尉迟恭郑重地承诺。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尉迟恭的府邸。他知道,有尉迟恭亲自负责玄武门的守卫,他可以稍微放心一些了。但他心中的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他总觉得李承乾的阴谋绝不仅仅是勾结纥干承基这么简单,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图谋。
尉迟恭送走李世民后,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将领,下达了接管玄武门的命令。将领们不敢怠慢,纷纷领命而去。尉迟恭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神坚定,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开始。
而此时的东宫,李承乾还在为自己的计划沾沾自喜。他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祭祖大典时的路线和守卫的分布。他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功的那一刻。
“殿下,一切都准备好了,” 一个谋士模样的人说道,“纥干承基那边已经答应,在祭祖大典当天,会配合我们的行动,让我们的人顺利进入宫中。”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好,很好。只要能成功控制住皇宫,到时候就算李世民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到时候,朕就是大唐的皇帝,你们都是朕的开国功臣,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谋士们纷纷跪倒在地:“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李承乾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狂妄和自信。他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悄悄向他逼近,他的计划正在一步步走向失败。
武媚娘在偏殿里焦急地等待着晚晴的消息,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七上八下。终于,晚晴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娘娘,陛下去了尉迟恭将军的府邸,两人在书房里谈了很久,具体说了什么不清楚,但看陛下离开时的神色,似乎很凝重。” 晚晴汇报道。
武媚娘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李世民一定是让尉迟恭接管了玄武门的守卫,调查纥干承基。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一步棋,她走对了。
“知道了,” 武媚娘说道,“你先下去吧,有什么情况再随时禀报。”
“是,娘娘。” 晚晴退了下去。
武媚娘走到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皇宫里将会暗流涌动,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即将拉开帷幕。而她,将会是这场斗争中最重要的棋手之一。
她轻轻抚摸着窗台上的一盆兰花,那兰花是她亲手栽种的,叶片翠绿,花朵洁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就像这盆兰花一样,看似柔弱,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这复杂的皇宫中悄然绽放。
“李承乾,李世民,尉迟恭……” 武媚娘轻声念着这些名字,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看看,最后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太阳渐渐升高,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皇宫,给巍峨的宫殿和庄严的太庙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祭祖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武媚娘知道,她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她需要继续保持警惕,静观其变,等待最佳的时机。她相信,只要自己运筹帷幄,就一定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尉迟恭接管玄武门后,立刻对守卫进行了重新部署。他增加了守卫的人数,将原来的三百人增加到了六百人,并且都是从羽林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他还下令,对所有出入玄武门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盘查,无论是官员还是侍从,都必须出示相关的凭证,否则一律不准通行。
纥干承基被调离玄武门后,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虑。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突然被调离了这个重要的岗位。但他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只能乖乖地接受命令,等待着进一步的发落。他隐隐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李承乾很快就得知了玄武门守卫被更换的消息,他的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不知道哪里出了纰漏,为什么李世民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他连忙让人去打听消息,但得到的结果却让他更加不安 —— 李世民似乎已经知道了他和纥干承基的事情。
李承乾的脸色变得苍白,他坐在椅子上,双手紧握,眼神中充满了恐慌和愤怒。他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然会暴露得这么快。他开始犹豫,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执行原来的计划。
“殿下,现在怎么办?” 谋士焦急地问道。
李承乾沉默了很久,最后咬了咬牙:“事到如今,已经没有退路了。就算玄武门的守卫更换了,我们也要想办法按原计划进行。只要能在祭祖大典上控制住李世民,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他的眼神变得坚定,充满了孤注一掷的决心。他开始重新调整计划,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口,绕过玄武门的守卫,进入皇宫。
而这一切,都在武媚娘的预料之中。她通过晚晴和其他安插在各处的眼线,密切关注着东宫和玄武门的动向。她知道李承乾绝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做出最后的挣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皇宫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侍卫们加强了巡逻,宫人们也小心翼翼地做事,生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一场无形的战争已经打响,而胜利的天平,正在悄然向武媚娘倾斜。
武媚娘站在偏殿的窗前,看着远处的天空,那里的云层越来越厚,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但她的脸上却始终带着从容的笑容,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这场游戏的主动权,只要耐心等待,胜利就一定会属于她。
三月初三的祭祖大典越来越近,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无论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还是后宫里的嫔妃宫女,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同寻常的气氛。而这场大典,也注定会成为大唐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变许多人的命运。武媚娘知道,她的时代,即将到来。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