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书说到王奎派人送信回来,说刘琦要求王韧和刘磐各自带兵,前去夏口会合,准备同曹操决战于赤壁。
当时王韧吓了一跳,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赤壁之战应当还有两个多月。随后他打开了王奎给他的信,信上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江北的局势。
原来,刘琮投降曹操,并没有通知刘备,当刘备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他还在樊城,曹操的兵突然就到了城下。刘备无奈之下,只得带领他的人马赶紧跑路。
当他们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还曾劝刘备去占领襄阳以作根基。
可是虚伪的刘备却说,他不忍心这样做。只是同刘聪打了个招呼。便赶紧跑路了。明明是怕面对曹操罢了。
但是,刘备另有打算。他暗中派人去招揽刘表原来的部下,并蛊惑当地的百姓随他一起跑路。而很多的百姓受到他的愚弄,畏曹如虎,跟着他一起逃走。
这就出现了着名的当阳之战。因为他们到当阳的时候。大约已经有10万百姓跟随刘备了。而且他们拖儿带女。军队的辎重,加上百姓士兵的家当。足足有几千辆大车呢。
有些人劝刘备说带着这些人是一个累赘,得抓紧时间跑到江陵。不然曹操的军队赶上来了,非常危险。
只不过,刘备表面上却说:这些老百姓都抛下故里家园追随我刘备,我怎么能够忍心抛弃他们呢?
因为南郡的江陵是原来刘表用于储备军用物资的,曹操非常怕刘备先占领了那里,得到资源,壮大起来,是一个麻烦。
他让骑兵部队抛下辎重,轻装突进,很快就赶到了襄阳。但当他到达襄阳的时候,刘备已经跑过去了。
曹操便亲自率领5000虎豹骑,日夜追赶。一天一夜追击超过300里路,终于在当阳的长坂坡追上了刘备。
这下,把刘备吓得扔下了妻子儿女,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人,骑着马就逃跑了。
曹操因为俘虏了大量的人马和辎重,速度终于慢了下来。
刘备则抄近路跑到了汉津。正好关羽指挥着船队在汉津接应呢。他赶忙把刘备等人,载过了沔水。渡过沔水以后,他们遇到了江夏太守刘琦。
刘琦率领着1万多人。于是他们合兵一处,一起逃到了夏口。
危险并没有消除,刘备同诸葛亮一起跟着刘琦去了江夏留下关羽驻守夏口。
刘备在江夏住下后,同诸葛亮合计了一下自己的力量,发现对抗曹操,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他只有派诸葛亮到江东去,同孙权结盟。
而此时的孙权也非常的纠结,要打呢,看似是打不过的;要投降呢,又不知生死。而且,他父亲和哥哥留下的基业,也就毁在了他的手里。
他正犹豫不决呢。这时,他的母亲提醒他,孙策临死之前留给他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于是,孙权便召回了在外领兵的周瑜。诸葛亮心里明白,周瑜也并不是一定要对抗曹操的,所以他便采用了激将法。
他对周瑜说。曹操在许都修了一座铜雀台。且此次来江南,有一半的目的是要带大乔、小乔回去。
他改了曹植的《铜雀台赋》,说曹操的意思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周瑜听了勃然大怒。
因为大乔是孙策的妻子,而小乔则是他周瑜的老婆。古人的夺妻之恨那可是不得了,所以周瑜坚定了抗拒曹操的心理。
此时,周瑜面临的压力很大,因为孙权还在摇摆不定,而且东吴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抵抗曹操的决心。
因为此时的东吴,以世家为主。而世家之人,只有家族的利益,他们不会考虑君主是谁。只要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倒向谁都一样。
此时的曹操已经占据了江陵,在长江北岸赤壁摆下了进攻的阵势。
诸葛亮在东吴的朝堂上舌战群儒。取得了胜利,也对孙权分析了许多的利弊。
因为孙权作为一方诸侯来说,他投降了曹操,肯定没有在东吴的地位高,甚至性命都保不住。而东吴的臣民,到哪里都是做人家的臣子。
这让孙权也意识到了手下人的心理。而周瑜也恰如其分地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不足,得出胜败的概率,正合孙权的心意。于是孙权便决定同刘备一起对抗曹操,决战于长江。
其实刘备当时的总兵力也不过两三万人,刘琦的江夏有一万五六。而关羽总共只有五千人,刘备手里也就是两三千兵马,大部分人马都损失在了逃跑的途中。
东吴的部队则有五万左右。
目前的局势是,诸葛亮在东吴,而刘备同刘琦在江夏,关羽守夏口。
曹操方面则是号称百万大军,在赤壁驻扎,由蔡瑁和张允两人负责训练水军。
一旦水军训练成功,长江将不再成为曹军的阻碍。而孙、刘两家的最大优势就是长江,依靠水军抵抗曹操罢了。
王韧看完了王奎的书信以后,又拿起了刘琦写来的信。看那字迹是刘琦的,但那语气却不是刘琦能够说得出的。
因为王韧同刘琦还是比较熟悉的,刘琦是一个懦弱的人,不可能说出这样强势的话。而且,如果没有刘备的话,刘琦哪敢对抗曹操,早就已经跑到长沙去找刘磐了。
上一封信。王韧还没有回复他们。只是给他们传了口信。而这又来了一封。王韧不看还好,看了以后,气得笑了起来。
因为刘琦的书信,措辞非常严厉,意思是既然是刘氏的臣子,必须带兵前去同他们一起抵抗曹操,否则就是不忠不义。
同时指责他们曾经深受州牧的大恩,而且是依仗州牧的余泽,取得地位,竟然向曹贼卑躬屈膝,已经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孽。
两人应该将功折罪,立马前去夏口会合。并且指定要各带五千精锐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