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引发的意外波澜,在江瑾辰团队高效且强硬的危机处理下,迅速得到了控制。周铭起草的简短声明被精准投放至各大媒体平台,明确界定项链为“私人纪念品,非商业产物”,并严肃呼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宁静生活,勿要过度解读与打扰”。
这份声明语气冷静克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尤其是背后隐约透出的法律追责姿态,有效地遏制了大部分媒体和商家试图深挖或蹭热度的念头。舆论的主流很快从“求同款”转向了对设计本身的欣赏和对非遗手艺的尊重,偶尔有几声杂音,也迅速沉底。
潘师傅的工坊并未受到实质骚扰,得益于提前沟通和寨子相对封闭的环境。节目组也乐见其成,这意外插曲带来了巨大的免费热度,且方向正面,他们顺势释放了一些之前拍摄的、两人认真学习和讨论银饰制作的幕后花絮,进一步强化了节目“匠心”、“传承”的调性。
**\\* \\* \\* \\* \\* \\***
风波平息,苗寨的行程也接近尾声。临行前,刘亦菲特意再次拜访潘师傅,郑重道谢和告别。老人只是笑着摆摆手,又指了指她颈间的项链,说了几句。向导翻译:“阿公说,东西做好了,就是给人戴的,戴着好看,他就高兴。”
朴实的话语,却道尽了手艺人的初心。
离开的车上,刘亦菲依旧不时摩挲着颈间的项链,冰凉的银器早已被体温焐热,贴合着皮肤,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存在。
“还好没给潘师傅惹去麻烦。”她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青山,轻声感慨。
“嗯。处理好了。”江瑾辰的目光从膝头的平板屏幕上抬起,看了她一眼。他正在审阅周铭发来的下一站行程最终确认件。
下一站,他们将前往云南,探访另一项古老技艺——白族扎染。
车辆在山间平稳行驶,车厢内一时安静下来。刘亦菲似乎有些倦意,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阳光透过车窗,在她睫毛下投下浅浅的阴影,颈间的银饰在光线下流转着细腻的光泽。
江瑾辰处理完邮件,放下平板,侧头看着她的睡颜。目光掠过她恬静的眉眼,最终落在那个星辰与藤蔓交织的银环上。
他伸出手,指尖极轻地触碰到那枚微凸的、象征星辰的小银珠。动作小心得几乎没有惊动一丝空气。
他的指腹能感受到那细微的、经由无数次錾刻才形成的放射状纹路,冰冷而坚硬。这与她肌肤的温软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本就该如此相依。
他的指尖顺着银环的弧度,极缓地移动,掠过那细丝编织的藤蔓,感受着那几乎难以察觉的、充满生命力的起伏纹路。
这不是他习惯接触的领域。他习惯于掌控宏大的、数据化的、逻辑清晰的事物。而指尖下的这件东西,却充满了感性的创作、手工的温度和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这种感觉很陌生,却并不坏。
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她画出草图时眼里的光,和潘师傅锤起錾落时专注的神情。这条项链的形成过程,本身就像一次微型的、跨越不同思维世界的成功合作。
他的指尖最终停在那银环的扣襻处,一个极其细小却无比稳固的机关。这是他当时特别向潘师傅确认过的结构点。
确保万无一失。
刘亦菲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动了一下,微微侧头。他的指尖迅速而无声地收回,仿佛从未停留过。
她依旧熟睡,呼吸均匀,对刚才那细微的触碰毫无所觉。只有颈间的银饰,似乎残留着一丝不同于体温的、极短暂的暖意。
车辆转过一个弯,阳光角度变换,在她颈间投下跳跃的光斑。
江瑾辰收回目光,重新拿起平板,神情已恢复一贯的沉静。只是无人看见的屏幕反光里,他唇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如同错觉。
归途尚远,银辉未冷。一段插曲落幕,新的旅程即将在彩云之南展开。而某些细微的触动,已如银丝般,悄然缠绕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