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寨的晨雾还没散尽,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赵烈率五千背嵬军沿着淮河东岸疾驰,甲胄上的冰霜被体温融化,水珠顺着甲片滴落,在冻土上砸出密密麻麻的小坑。昨日深夜,向训送来急报——许文稹在紫金山寨囤积了三万粮草,还派大将边镐率一万精兵,突袭周军的粮道,若粮道被断,围攻紫金山寨的周军将不战自溃。
“将军,前面就是粮道的必经之路——滁州西涧!”陈三勒住马,指着前方的峡谷。涧水结着薄冰,两侧的山崖陡峭,只有一条狭窄的官道能通行,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赵烈刚要下令士兵们展开防御阵型,就听到峡谷深处传来喊杀声,夹杂着粮草车倾倒的“轰隆”声。
“不好!边镐已经动手了!”赵烈拔出“护唐”剑,率军冲进峡谷。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周军的运粮队被南唐兵包围,粮车翻倒在地,粟米撒了一地,士兵们虽拼死抵抗,却架不住南唐兵的猛攻,已有不少人倒在血泊中。边镐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握着一把长枪,正对着一个周军小校狞笑:“周军的粮道,今日就断在这里!”
“边镐!休得放肆!”赵烈大喝一声,率背嵬军直冲南唐兵的阵型。破甲长枪穿透南唐兵的皮甲,士兵们像潮水般冲进包围圈,很快就将运粮队解救出来。边镐见周军援军到来,非但不慌,反而冷笑:“赵烈,本将军早知道你会来!这峡谷两侧我埋了火油,只要点燃,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话音刚落,峡谷两侧突然燃起大火,火油顺着涧水的薄冰蔓延,瞬间将峡谷出口堵住。南唐兵们举起弓箭,对着周军射来,箭矢像雨点般落在士兵们的盾牌上,发出“噼啪”的脆响。
赵烈心里一沉,按《武经总要》残卷里的“火攻应对法”,他立刻下令士兵们用湿麻布裹住盾牌,挡住火焰,同时往峡谷深处撤退。可刚退到一半,就发现峡谷深处也被南唐兵堵住,周军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
“将军,这样下去我们会被烧死的!”陈三的盔甲被火星溅到,烧出一个小洞,他一边拍灭火苗,一边大喊。赵烈望着两侧的火海,又看了看身边疲惫的士兵,心里满是焦急——他没想到边镐会如此狠辣,竟想用火攻将他们全歼。
就在这时,峡谷东侧的山崖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一支周军骑兵顺着山崖上的小路冲下来,为首的将领身披黑甲,面容刚毅,手里握着一把偃月刀,一刀就斩落了两个南唐兵的头颅。“赵将军,我来助你!”将领的声音洪亮,在峡谷里回荡。
赵烈愣了愣——这将领正是殿前司的殿前都虞侯赵匡胤!他怎么会在这里?赵匡胤像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一边率军冲锋,一边大喊:“向将军怕你粮道有失,让我率三千骑兵来支援!没想到还是来晚了一步!”
赵匡胤的骑兵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插南唐兵的侧翼。他的偃月刀舞得密不透风,南唐兵纷纷倒地,原本严密的包围圈瞬间被撕开一道缺口。“赵将军,你带士兵从缺口冲出去,我来断后!”赵匡胤对着赵烈大喊,声音里满是豪爽。
赵烈也不推辞,率军顺着缺口往外冲。背嵬军的士兵们见有援军,士气大振,长枪对着南唐兵猛刺,很快就冲出了峡谷。赵烈回头望去,只见赵匡胤还在峡谷里与南唐兵厮杀,黑甲上沾满了鲜血,却依旧勇猛无比,像一尊不可战胜的战神。
“陈三,带一千人回去接应赵将军!”赵烈下令。陈三领命,率一千背嵬军杀回峡谷,与赵匡胤的骑兵会合。边镐见周军援军越来越多,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吃亏,只能下令撤退,临走前还不甘心地对着峡谷大喊:“赵烈、赵匡胤,今日之仇,本将军记住了!”
战斗结束后,赵匡胤拍了拍赵烈的肩膀,笑着说:“赵将军,久仰你的大名!高平之战你率背嵬军破阵,秦凤之役你收复四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烈也笑着回应:“赵将军客气了!你刚才在峡谷里的冲锋,才是真的勇猛!若不是你及时赶到,我和弟兄们今日怕是要葬身火海了。”
两人并肩坐在峡谷外的草地上,亲兵们递来水囊和干粮。赵匡胤喝了一口水,指着赵烈怀里露出的《武经总要》残卷,好奇地问:“赵将军,你怀里的是《武经总要》?我在殿前司的藏书阁里见过残本,里面的兵法很是精妙,可惜不全。”
赵烈愣了愣,没想到赵匡胤也知道这本兵书。他掏出残卷,递给赵匡胤:“这是家传的残卷,里面记载了不少古代的兵法和军事工程学知识,我之前用的浮桥之计、城防加固法,都是从这里面学的。”
赵匡胤接过残卷,仔细翻看,眼里满是惊叹:“‘军事桥梁篇’的浮桥设计,‘火攻应对法’的湿布御火,都是实用的好法子!可惜我只懂实战,对这些理论知识不太擅长,要是能把你的理论和我的实战经验结合,定能打更多胜仗!”
赵烈心里一动——赵匡胤的实战经验丰富,若能与他合作,南征之路定会顺利不少。他指着紫金山寨的方向,对赵匡胤说:“许文稹在紫金山寨囤积了三万粮草,还派边镐偷袭粮道,显然是想与我们打持久战。我打算明日率军攻打紫金山寨的西营,那里是粮草储存的重地,只要烧毁粮草,许文稹必败。赵将军,你愿意与我一同前往吗?”
赵匡胤立刻站起身,握紧手里的偃月刀:“求之不得!我早就想会会许文稹了!明日我率骑兵从紫金山寨的东营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你带背嵬军偷袭西营,我们里应外合,定能烧毁粮草!”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了明日的作战计划。当天傍晚,他们一起返回周军大营,向向训汇报了粮道遇袭和明日的作战计划。向训大喜,下令:“赵烈、赵匡胤,你们各率五千人,明日一早攻打紫金山寨的西营和东营,我率大军在寨前牵制许文稹的主力,务必一举拿下紫金山寨!”
第二天清晨,周军的攻城号角声在紫金山寨外响起。向训率三万大军,在寨前摆开阵型,床弩和投石机对着寨墙猛轰,吸引了许文稹的主力。赵匡胤率五千骑兵,对着紫金山寨的东营发起猛攻,他一马当先,偃月刀劈开东营的城门,骑兵们像潮水般冲进东营,与南唐兵展开殊死搏斗。
许文稹果然上当,派三万大军支援东营,西营的防守瞬间薄弱。赵烈抓住机会,率五千背嵬军,沿着紫金山寨的后山小路,偷偷摸到西营。西营的守将见周军突然出现,顿时慌了神,率军仓促抵抗。
“烧粮草!”赵烈大喊一声,士兵们将火油泼向粮草堆,点燃火把扔了过去。火借风势,很快就蔓延到整个西营,粮草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浓烟冲天而起。西营的南唐兵见粮草被烧,纷纷扔下武器逃跑,守将也被陈三活捉。
许文稹在东营听到西营的爆炸声,才知道上当,赶紧率军回援。可刚走到半路,就被向训的大军拦住,赵匡胤也率骑兵从东营赶来,与向训的大军形成夹击之势。周军士兵们士气大振,对着南唐兵猛冲,紫金山寨的南唐兵腹背受敌,很快就溃不成军。
许文稹见大势已去,想率军逃跑,却被赵烈和赵匡胤联手拦住。“许文稹,投降吧!”赵烈的长枪指着他的胸口,“你的粮草已烧,主力已溃,再抵抗下去,只会白白送死!”
许文稹看着周围的周军士兵,又看了看远处燃烧的西营,终于放弃抵抗,举起双手:“我投降!”
紫金山寨之战,周军大获全胜,不仅歼灭南唐兵两万余人,俘虏许文稹及将领三十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战斗结束后,柴荣的圣旨也传到了大营,封赵烈为“殿前司副都点检”,赵匡胤为“殿前司都指挥使”,两人都成为了周军的重要将领。
当天晚上,赵烈和赵匡胤在营帐里喝酒庆祝。赵匡胤举起酒碗,对着赵烈说:“赵将军,今日能与你并肩作战,是我赵匡胤的荣幸!你懂理论,我懂实战,若将来还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打几场漂亮仗!”
赵烈也举起酒碗,与赵匡胤碰了一下:“赵将军,我也很荣幸能与你合作!将来无论是南征南唐,还是北伐契丹,只要你需要,我赵烈定当全力以赴!”
两人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流下,却丝毫不在意。营帐外的士兵们在欢呼庆祝,营帐内的两人,却在这一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经历无数次战争的考验,成为五代乱世里,一段难得的佳话。
可赵烈不知道,南唐主李璟在得知紫金山寨失守、许文稹投降后,并没有放弃抵抗,反而派大将林仁肇率五万大军,从扬州出发,朝着滁州赶来,誓要为许文稹报仇;而契丹那边,耶律德光也趁周军南征之际,派耶律敌烈率三万骑兵,偷袭周军的北方边境,想牵制周军的兵力。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滁州和北方边境同时酝酿,赵烈和赵匡胤,即将面临南征与北防的双重考验。
赵烈站在营帐外,望着紫金山寨的方向,又看了看北方的夜空,心里满是坚定——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与赵匡胤并肩作战,守住大周的江山,守护中原的百姓,为统一大业,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