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打斗,在格挡的瞬间,敌方能清晰感受到刷子班女战士剑上传来的巨力,那股力量带着远超常规亚马逊战士的爆发力,震得她手腕发麻。
更让她心惊的是,对方明明用着相似的剑招路数,却总能在格挡后立刻找到她的破绽,每一次反击都精准卡在她动作的间隙,仿佛早就摸透了亚马逊格斗术的弱点。
不过有一点必须说清楚,不是说刷子班个个天赋异禀,学的亚马逊战斗方式比真正的亚马逊还精通。
要知道,闪点世界的亚马逊这几年打来打去,对手不是普通人类就是亚特兰蒂斯人,族群内部的实战对练少得可怜。
可刷子班不一样。她们的日常训练科目里,有一大半都是需要和天堂岛的亚马逊战士们对打的。
毕竟亚马逊女战士们需要训练,刷子班的成员们也需要训练,而且练的是一套东西,那索性一起练了呗。
这也就导致了此时的刷子班成员们,对亚马逊的进攻节奏、防御漏洞、战术习惯了如指掌。
如今对上这些闪点亚马逊,打起来简直像回家了一般没什么区别。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一般来说,双方招式路数相似,彼此都熟悉对方的攻防逻辑,往往你刚摆出起手式,对方就知道该怎么格挡反击,一时间便会陷入了“破不了招”的僵局。
怎么解决呢?其实很简单。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既然技巧上难分高下,那就用绝对的力量打破平衡。
只要力量足够强,哪怕对方识破了招式,也只能硬接硬扛,最终乖乖服软。
是的,对面的亚马逊是这么想的。
但问题是,在护甲外骨骼的物理增幅与符文的魔法加持下,刷子班成员的力量和速度本就比这些闪点亚马逊更胜一筹。
在这种情况下,闪点本土的亚马逊人跟纯挨揍没什么区别。
她们挥出的长剑要么被对方轻松格挡,要么连碰到对方铠甲的机会都没有,反而常常被刷子班成员的反击打得连连后退,身上的金盔时不时被砸出沉闷的声响,战甲缝隙里甚至开始渗出血迹。
她们对此只能叫苦不迭,原本引以为傲的战斗技巧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根本发挥不出丝毫作用。
你们!你们怎么能用超出那么多的力量来和我们打?
有本事!你们把这身装备给脱了!我们公平决斗!
早早退场了的莱秃子:6
老太爷:你们当初拿超人类体质打我们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什么?你说还有亚特兰蒂斯人?
那些身穿银甲的亚特兰蒂斯战士,本就不是陆生种族,离开了熟悉的水域,在陆地上打斗本就先天吃亏。
要是按照“吃亏是福”的说法,此刻的亚特兰蒂斯人怕是得算“五福临门”了。
面对刷子班成员兼具力量与速度的攻势,根本难以招架,反正倒下的速度,可不比亚马逊人慢多少。
过了一会儿,金属碰撞的脆响渐渐平息,地面上散落着断裂的长剑与破损的银甲,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入侵者,此刻已全数倒地,再无动静。
莱奥妮娅一抖沾着些许鲜血的长剑,盔甲缝隙里发着光的符文微微减弱亮度。
她迈步走向格温,声音没什么起伏:“老板,解决了。”
格温抬眼看向她,脸上的笑意温和了几分,轻轻点了点头:“辛苦了。”
说完,她目光扫过一旁规整列队的刷子班成员,又补充道:“让大家也歇一歇吧,第一次实战测试,做得很好。”
其实,一开始莱奥妮娅没忍心下死手。
说到底,对面那些金盔金甲的战士,都是亚马逊的一母同胞,哪怕来自不同时间线,血脉里的联结也让她没法一上来就下狠手。
但战斗过程中,格温通过通讯器,把这个时间线亚马逊的所作所为一一讲给了她听。
那些背离亚马逊信仰、挑起争端、伤害无辜的行径,让莱奥妮娅握着剑柄的手越收越紧。
若不是格温在最后拦着,说任务只需要清理掉这些人就行了,后续有她,莱奥妮娅都想立刻回天堂岛禀报女王,带着正统亚马逊的队伍过来,好好清理门户了。
战斗结束后,莱奥妮娅带着刷子班成员稍微休整了一下,众人纷纷开始检查身上装甲的受损情况。
很遗憾,哪怕是现在升级后的工艺和金属坚硬程度,装甲还是有了一定的受损。
不过万幸的是,所有受损部位都没伤到外骨骼驱动、符文能量回路这些关键组件,顶多算是高强度战斗后的正常磨损,回去稍作修复就能恢复如初。
说到底,亚马逊和亚特兰蒂斯人的兵器本身就不凡。
之前刷子班凭着装备优势实现战力碾压,已经够离谱了,总不能真让人家打过来的时候,连装甲上的划痕都留不下吧?那样反倒显得不真实了。
确认完所有装甲的受损情况,莱奥妮娅抬手示意,刷子班成员迅速收起武器,动作整齐地重新整队.
她转身走向格温,微微颔首:“老板,我这边先带大家回天堂岛,把装备送去修复?”
格温轻轻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列队的成员:“辛苦啦,路上注意安全。”
话音刚落,她抬手朝着身后轻轻一挥.
紧接着,几道星空一般的传送门出现在之前所在的位置上。
莱奥妮娅率先迈步,身后的刷子班成员也紧随其后,身影在进入传送门之后消失不见。
直到最后一道传送门开始缓缓收缩,在场的托马斯等人还维持着之前紧绷的姿态,眼神里满是没缓过神的懵然。
托马斯盯着逐渐闭合的传送门残影,喉结动了动,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就这么……结束了?”
格温收回挥出的手,转头看向他,脸上带着一丝淡然的笑意,轻轻点头反问:“不然呢?您以为会怎么样?”
这句话让托马斯张了张嘴,最后却没有说话。
老实说,这个阶段的托马斯多少有点自毁倾向。
经历过太多失去,他早已不想再活着了。
甚至潜意识里觉得,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安全,是最好的结果。
生的痛苦,死的悲哀,或许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