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遗忘渊启智
遗忘渊的入口藏在一片死寂的石林中,每块石头都刻着被磨去字迹的典籍残片,石缝中渗出的灰雾能吞噬记忆——这是清凡派设下的“忘知咒”,任何靠近渊底的人,都会渐渐忘记关于凡俗灵根的知识,甚至忘记自己的初心。
陈刚站在石林边缘,天机轮在掌心发出低沉的嗡鸣,轮面的星穹图上,遗忘渊的位置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第六颗祖稻星核的光芒就藏在雾气最深处的“藏书窟”里。“清凡派不仅要封锁凡俗灵根的觉醒,还要抹去所有关于它们的记载。”他指尖划过轮面,星穹图射出的金光在灰雾中迅速黯淡,“他们怕后人知道,凡俗灵根曾创造过不输修仙者的文明。”
柳乘风的星木杖插入石林的缝隙,杖头渗出的绿液与灰雾相触,竟凝结出细小的冰晶。“忘知咒的核心是‘认知封印’。”他指着石缝中露出的半截玉简,上面的字迹已模糊成墨团,“这是《凡俗灵根考》的残页,原本记载着凡俗种如何用稻灵根改良土地,却被咒力腐蚀成了空白。”
陈刚的目光落在石林中央的“无字碑”上,碑体光滑如镜,却能隐约映照出人影——那是所有被忘知咒侵蚀的修士虚影,他们的手里都捧着空白的典籍,脸上带着茫然的神色,显然已忘记自己要寻找什么。“第六颗星核就在无字碑下面。”他引动丹田的稻灵根,根须顺着石缝往碑底延伸,根须接触到灰雾的刹那,突然传来一阵刺痛,脑海中关于母亲教导的农耕知识开始变得模糊。
“刚哥,别被它骗了!”陈兰抱着从通天塔带来的灵根图谱拓片,往根须上一按,拓片上的稻灵根图案与根须产生共鸣,灰雾立刻像遇到烈火般退开,“灵根图谱能挡住忘知咒!”
图谱的力量顺着根须蔓延,陈刚的识海突然清明,那些险些被遗忘的记忆重新清晰:母亲教他辨认稻苗长势的诀窍、李老汉用土灵根预测天气的方法、青牛村用合灵稻改良盐碱地的智慧……这些凡俗灵根创造的知识,如星辰般在他识海中亮起,形成一道对抗忘知咒的光盾。
“原来忘知咒怕的是‘实践记忆’。”柳乘风的星木杖指向无字碑,碑体表面开始浮现出淡淡的纹路,正是《凡俗灵根考》的章节标题,“清凡派能抹去文字,却抹不去凡俗种用灵根在土地上留下的痕迹。”
陈刚纵身跃到无字碑前,手掌贴在碑体上。稻灵根的根须如利箭般刺入碑底,直逼藏书窟——渊底的景象透过根须传来:无数典籍堆积如山,却都被灰雾包裹,封皮上的“凡俗”二字已被磨平,唯有少数典籍的夹缝中,还藏着稻穗、麦芒的印记。
“是原生种和历代凡俗修士留下的典籍!”陈刚的声音带着激动,根须缠住最顶端的典籍,那是本《土灵根农书》,里面记载着如何用灵根感知土壤肥力,书页边缘还粘着青牛村的黑土,显然是母亲祖辈带来的,“他们把书藏在渊底,就是怕被清凡派销毁!”
藏书窟深处传来清凡派掌书长老的冷笑,无数灰雾化作触手,缠上陈刚的根须,试图将典籍拖回雾中:“就算你找到又如何?这些知识早已过时,凡俗灵根的作用,根本比不上修仙灵根的万分之一!”
陈刚没有反驳,只是引动天机轮,将《土灵根农书》的内容通过灵稻网传向三界——画面中,凡俗农夫用土灵根改良过的土地,长出的灵谷比修仙界的灵田更饱满;用稻灵根催生的合道稻,能同时吸收地脉气与灵气,让贫瘠的星砂地变成良田……这些活生生的实践,比任何辩驳都有力。
“这不可能!”掌书长老的声音带着惊慌,他看见灰雾中的典籍开始挣脱束缚,封皮上的“凡俗”二字在金光中重新显现,“凡俗灵根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用处?”
陈刚的根须突然暴涨,将所有典籍从灰雾中拖出,悬浮在遗忘渊上空。当第六颗祖稻星核从藏书窟升起,星核的绿光与典籍产生共鸣,那些被磨去的字迹纷纷重现,空白的书页自动书写,补充着历代凡俗修士的新发现——书里的知识不再是死文字,而是像活的稻种,在绿光中不断生长。
无字碑在星核的光芒中崩裂,露出底下的“知源泉”,泉水泛着莹白的光,正是承载所有凡俗灵根知识的“智慧之水”。泉水中浮出掌书长老的少年虚影,那时的他还不是清凡派修士,正蹲在凡俗的田埂上,跟着农夫学习如何用灵根判断稻苗的病况,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你也曾相信这些知识。”陈刚将星核嵌入天机轮,轮面的星穹图上,遗忘渊的灰雾彻底散去,露出第七颗星核的方向——在“两界关”,那里是凡俗界与修仙界的边界,清凡派在关隘处设下“灵根筛”,凡俗种若想进入修仙界,必须被筛去灵根,只留凡人之躯。
知源泉的泉水顺着灵稻网流向三界,凡俗界的学堂里,空白的课本自动浮现出灵根知识;修仙界的藏书阁中,被销毁的典籍重新凝聚;星界的飞禾船上,记载着星力灵根的残页,与凡俗灵根的知识拼合成完整的图谱。
陈兰骑着青牛在典籍间穿梭,手里的陶罐装满了知源泉的泉水,往空白的书页上一洒,立刻长出带着文字的稻苗。“刚哥你看,这些书活过来了!”她举着本《合灵稻培育法》,书页上的稻苗正在抽穗,“以后再也没人能偷走它们了!”
陈刚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典籍,突然明白遗忘渊的真正意义——不是埋葬知识,而是守护。那些藏书的人知道,只要知识还在,凡俗灵根就永远有希望,就像埋在土里的稻种,就算被遗忘,春天一到也会发芽。
“两界关的灵根筛,该拆了。”他的目光投向凡俗界的方向,天机轮的星穹图上,无数凡俗种正望着两界关,眼里的渴望与典籍中记载的一模一样,“凡俗种要去修仙界,不是去做没有灵根的凡人,是去分享知识,让两界的灵根互相学习。”
柳乘风收起星木杖,杖头的玉简此刻写满了新的文字,都是从典籍中提炼的智慧:“土灵根知地脉,禾灵根懂生息,稻灵根善调和……凡俗灵根的智慧,本就是天地道途的一半。”
陈刚最后看了眼遗忘渊,知源泉的泉水已汇成溪流,顺着石林流向远方,所过之处,灰雾消融,长出带着文字的合道稻。他知道,从今天起,凡俗灵根的知识不再是被遗忘的秘密,而是能滋养所有生灵的养分,让修仙者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垄断知识,而是让每种智慧都有生长的土壤。
“走了,去两界关。”他转身踏上前往下一处的传送阵,稻灵根的根须在身后拖曳,留下一串带着文字的印记,“让两界关知道,灵根不是阻碍,是连接彼此的桥。”
青牛的蹄子踏过知源泉的岸边,蹄印里长出的合道稻,穗粒上结满了细小的文字,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朗读那些被找回的知识,又像在诉说着:凡俗种的智慧,终于能堂堂正正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