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次交锋落于下风,顾夜琛表面的怒火似乎平息了些,但那种被冒犯、被挑战的感觉,如同暗火在他心底灼烧。他不再使用过于直白的侮辱性语言,也不再轻易尝试模糊公私边界的情感操控,而是将刁难更多地融入了“正常”的工作流程中,试图在专业领域找回绝对的掌控感。
这天上午,顾夜琛将一份文件随意地丢在林薇的办公桌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响声。
“十分钟后,和‘启明科技’的张总在会议室A签约。你把这份合同最后核对一遍,没问题就送过去,全程跟进。”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但眼神里带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审视。
林薇拿起那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合同,快速翻阅起来。仅仅看了前几页,她的眉头就微微蹙起。越往后看,她的神色越发凝重。
这份关于新技术授权的合同,条款看似常规,但仔细推敲,却在几个关键节点设置了极其不利于顾氏的陷阱。授权范围定义模糊,存在被对方扩大解释的风险;付款节点与交付成果挂钩不清晰,可能导致顾氏资金付出后无法获得对等保障;最致命的是,争议解决条款竟然指定了一个在地域和程序上都对“启明科技”极为有利的仲裁机构,一旦发生纠纷,顾氏将陷入被动。
这根本不是一份严谨的商务合同,更像是一份……请君入瓮的草稿。以顾夜琛的商业头脑和顾氏法务团队的水平,绝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唯一的解释是,这是顾夜琛给她设下的一个新圈套。
他或许是想看她是否会盲目执行命令,一旦将来合同出事,就可以将责任完全推给她这个“最后核对者”;或者,他想看她能否发现问题,如果她指出问题,他就可以用“质疑上级决策”、“不懂商业妥协艺术”来打压她;如果她发现不了问题直接执行,那日后更可以借此彻底否定她的专业能力。
进退维谷,左右都是坑。
林薇合上合同,抬头看向正准备转身回办公室的顾夜琛,声音清晰地说道:“顾总,这份合同存在几个重大法律和商业风险,我认为需要立刻暂停签署流程,并召集法务和业务部门紧急修订。”
顾夜琛脚步顿住,缓缓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果然如此”的冷嘲。“哦?重大风险?林秘书,你的法律素养什么时候这么高了?还是说,你又在凭个人臆测,质疑公司和我的判断?”
他又开始尝试用身份和资历来压人。
林薇没有被他带偏节奏,她拿起合同,直接翻到有问题的页码,走到顾夜琛面前,语气专业而笃定:
“顾总,并非臆测。请看第三条第二款,关于‘独家使用权’的定义,‘在约定领域内’这个表述过于宽泛,对方完全可以解释为涵盖我们未来可能拓展的所有相关衍生领域,这将极大限制我们自身的业务灵活性。”
“再看付款条款,首付款比例过高,且与核心代码库的完整交付脱钩,仅以‘初步调试通过’为标准,风险敞口过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将合同翻到最后一页,指尖点在那行不起眼的争议解决条款上,“指定的华南国际仲裁中心,历来在知识产权纠纷中倾向于保护技术授权方,也就是‘启明科技’。选择这个机构,等于未战先怯,放弃了我们在地利和程序上的潜在优势。”
她条分缕析,每一个指出的问题都切中要害,逻辑清晰,让人无法反驳。
顾夜琛沉默地听着,眼神变幻不定。他当然知道这些漏洞的存在,这本就是他授意法务“略微”放松标准拟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林薇。但他没想到,她不仅看出了问题,还能如此精准、迅速地分析出背后的风险和潜在后果。这份敏锐和专业,远超他接触过的任何一名秘书,甚至不输于一些初级法务。
就在这时,前台通知,“启明科技”的张总已经到了会议室。
顾夜琛深深地看了林薇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他没有肯定她的发现,也没有否定,只是漠然地说:“客户已经到了,难道要让对方干等,看我们顾氏内部连份合同都定不下来吗?”
这是施压,用客户和公司形象来迫使她妥协。
若是寻常秘书,到了这一步,恐怕早已压力倍增,不敢再多言。
但林薇只是微微颔首:“我明白。请顾总先接待张总,我会将识别出的核心风险点整理成简要清单,五分钟后送到会议室,供您参考。同时,建议立刻通知法务总监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她没有硬顶着要求立刻取消会议,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务实、更能维护局面的解决方案。
顾夜琛盯着她看了两秒,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走向会议室。
五分钟后,林薇拿着一份手写的、条理清晰的风险要点清单,以及重新打印的、用黄色荧光笔标出问题条款的合同副本,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内,顾夜琛正与张总寒暄。张总是个面带精明的中年男人,眼神闪烁。
林薇从容地将资料分别放在顾夜琛和自己面前的桌上,然后安静地坐在会议记录的位置上。
会议开始,双方很快就合同条款进行讨论。果然,在谈到授权范围和付款方式时,张总试图含糊其辞,蒙混过关。
“顾总,这些细节都是标准模板,不用太较真嘛,我们合作讲究的是诚意……”张总笑着打哈哈。
就在这时,顾夜琛目光扫过林薇放在他手边的那份风险清单,手指在上面轻轻敲了敲,然后抬眼看向张总,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张总,诚意是相互的。关于授权范围的定义和付款节点,我认为需要更明确的约定,以避免未来的误解。还有,”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关于争议解决,我建议更改为北京仲裁委员会,这对双方都更公平。”
张总的笑容瞬间僵硬在脸上,他显然没料到顾夜琛会如此清晰地直指要害,而且态度如此强硬。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旁边,正低头认真记录,面色平静无波的林薇,眼神闪烁了一下。
接下来的谈判,顾夜琛显然占据了主动。他依据林薇整理的风险点,逐条与对方磋商,最终在核心条款上争取到了对顾氏有利的条件。
签约仪式顺利完成,但气氛远不如开始时融洽。
送走张总后,会议室里只剩下顾夜琛和林薇。
顾夜琛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她,良久,才沉声开口:“你早就看出张总想在合同上做手脚?”
“在商业合作中,审慎评估每一份文件是秘书的职责。”林薇避重就轻,没有居功,也没有提及他的刻意刁难。
顾夜琛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着她。他不得不承认,今天若不是她,顾氏很可能要吃个闷亏。她的专业能力,再一次超出了他的预期,以一种他无法忽视的方式。
但这种超出预期,并没有带来欣赏,反而让他感到一种更深的失控和烦躁。他习惯了下属在他的掌控下按部就班,而不是像林薇这样,一次次打破他的预设,甚至……反过来让他依赖她的专业判断。
“即使合同有风险,在客户面前直接指出,是否显得顾氏过于咄咄逼人,缺乏合作诚意?”他换了个角度,试图找回场子。
林薇抬起头,目光清亮:“顾总,真正的合作诚意,建立在权责清晰、公平互信的基础上。掩盖问题换取表面和谐,才是对合作最大的不负责。我认为,今日据理力争,维护公司核心利益,正是顾氏专业和诚信的体现。”
她总能找到最冠冕堂皇、又无法反驳的理由。
顾夜琛一时语塞。他看着她那副冷静自持、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模样,那股无名火又隐隐窜起。他挥了挥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出去吧。”
林薇微微躬身,利落地收拾好资料,转身离开。
看着她挺拔从容的背影消失在门后,顾夜琛烦躁地松了松领带。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他原本视为可以随意拿捏的“炮灰秘书”,似乎真的变成了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而他,还远远没有找到能够真正“掌控”她的方法。
下一集预告:
总裁办气氛诡异,同事们开始对林薇又敬又怕。一封匿名举报信突然出现,指控林薇利用职务之便泄露公司机密给竞争对手沈哲!面对突如其来的构陷和顾夜琛雷霆震怒下的质问,林薇将如何自证清白?这场风波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匿名信?那就让证据说话》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