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确立,如同在历经暴风雨的海面上投下了一枚定锚,让两颗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安稳的港湾。然而,从尖锐的对峙到柔情的相守,这其间的转换,对林薇和顾夜琛而言,都是一门需要从头学起的崭新课程。
清晨,庄园的餐厅。
周伯一如既往地布置着精致的早餐,只是眼角眉梢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欣慰笑意。顾夜琛比平时下来得稍晚一些,穿着舒适的灰色羊绒衫,少了几分商界巨子的凌厉,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和。
林薇已经坐在桌前,正小口喝着牛奶,看到他下来,脸颊微微泛热,下意识地避开了他过于专注的视线。
顾夜琛在她对面坐下,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她。他不太熟练地拿起公筷,夹了一个晶莹剔透的虾饺放到她面前的碟子里。
“多吃点。”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太自然的关切。这种笨拙的温柔,与他平日里发号施令的冷硬模样判若两人。
林薇看着碟子里那个多出来的虾饺,心头一暖,低声道:“谢谢。”
一顿早餐,在一种微妙而甜蜜的沉默中度过。空气中仿佛流淌着无形的丝线,将两人悄然缠绕。
上班的路上,依旧是那辆沉稳的黑色轿车,但气氛已截然不同。顾夜琛不再只是闭目养神或处理邮件,他会偶尔侧头看她,问一些关于她当天工作安排的问题,语气虽然依旧算不上热络,却充满了认真的倾听。
林薇也逐渐放松下来,会跟他分享一些团队里的趣事,或者吐槽某个流程的繁琐。他会安静地听着,偶尔嘴角会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那是在他脸上极其罕见的、纯粹因愉悦而产生的表情。
然而,转变并非一蹴而就。
在一次关于“内部创新孵化平台”预算分配的讨论会上,当一位副总对林薇提出的高额前期投入表示质疑时,顾夜琛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用他惯有的、不容置疑的强势语气直接压下了所有反对意见:“按林总监的方案执行,无需再议。”
会议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林薇看着他,认真地说:“顾总,以后在这种会议上,如果可以,让我自己来应对质疑就好。”
顾夜琛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习惯了为她遮风挡雨,用最快的速度扫清障碍,但这无形中,也削弱了她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权威和独立性。
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我明白了。”他在学习,学习如何从一个掌控者,转变为一个支持者与同行者。
感情的滋润,似乎也让林薇的工作灵感愈发迸发。扫清了内部最大的障碍后,“组织发展与文化变革中心”的各项工作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管理者赋能工作坊”在更多部门铺开,虽然仍有阻力,但支持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员工心理健康支持计划(EAp)”在经过林薇团队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引导后,逐渐被员工接受,首批试点部门的反馈出乎意料地积极。
更重要的是,那个在她心中酝酿已久的、“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种子,开始悄然发芽。
一天深夜,林薇在书房整理资料,顾夜琛端着一杯热牛奶走了进来。他看到她电脑屏幕上打开的,并非顾氏的文件,而是一个名为“薇光计划”的初步构思文档。
“这是什么?”他将牛奶放在她手边,目光落在屏幕上。
林薇没有隐瞒,她的眼神在台灯下闪烁着理想的光芒:“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我想做一个非盈利性质的‘薇光计划’,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工作坊,向更多职场人,尤其是初入职场者和女性,普及劳动权益、职场心理学、高效工作方法,帮助她们避免我曾经历过的困境,拥有更健康、更自主的职业生涯。”
这是她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的梦想,是她穿越而来,历经磨难后,最想播撒的火种。
顾夜琛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发表意见。他看着她谈及梦想时闪闪发亮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超越商业利益、纯粹而动人的力量。
“需要我做什么?”他问,语气是纯粹的支持,而非审视或评估。
林薇有些意外,她本以为他会从商业角度或时间精力分配上提出质疑。她想了想,说:“暂时不需要什么。这只是一个初步想法,我想先小范围做起来。”
顾夜琛点了点头:“好。如果有需要,无论是资金、场地,还是人脉,随时告诉我。”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是个很好的计划。你去做,我支持你。”
没有居高临下的施舍,没有权衡利弊的计算,只有最简单也最坚定的信任与支持。
这一刻,林薇感觉自己的心被一种巨大的暖流包裹。她知道,她找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爱人,更是一个真正的灵魂盟友。
她主动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放在桌边的手。
顾夜琛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反手将她的手紧紧包裹在掌心。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书房里灯火温馨,两人十指相扣,虽然没有更多的言语,但一种深切的默契与理解在无声中流淌。
事业的蓝图与个人的理想,在这段刚刚启航的感情中,找到了共生共荣的土壤。
蜜糖般的时光里,属于他们共同的新篇章,以及那个名为“薇光”的希望种子,正一起,悄然生长。
下一集预告:
“薇光计划”在林薇的精心筹备下悄然启动,首批公益讲座反响热烈。顾夜琛以个人名义提供了默默支持,两人的感情在日常相处中持续升温。然而,顾老爷子突然提出要正式宴请林薇,这场“家宴”无疑是对林薇身份的一次重要确认,也让她感到些许紧张。与此同时,沈哲虽受重创,却并未完全沉寂,一个新的商业挑战正在远方隐隐浮现。《家宴考验,新的挑战》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