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拍卖会如同一片笼罩在迷雾中的深海,想要潜入,必须先打造一艘无迹可寻的“幽灵船”。顾夜琛的书房变成了临时的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流动着加密的代码和复杂的网络拓扑图。
伊桑·王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冷静:“拍卖会的准入系统基于区块链和零知识证明,常规伪造身份行不通。我们需要一个‘传奇’——一个在暗网世界拥有足够声望和交易记录,却又无人知晓其真实面目的‘数字幽灵’。”
顾夜琛目光沉静:“需要什么?”
“一个无懈可击的‘历史’。”伊桑回答,“需要他在过去几年里,参与过数次高价值的、涉及前沿科技的灰色交易,信用评级顶尖,且从未与任何已知势力或真实身份挂钩。这需要庞大的数据伪造能力和顶级的黑客技术,并且……需要一点运气。”
这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场心理博弈,需要在暗网这个充满怀疑与欺诈的世界里,凭空树立起一个令人敬畏又无从查起的形象。
“资源不是问题。”顾夜琛看向旁边一直沉默聆听的林薇,“你怎么想?”
林薇从屏幕上移开目光,眼神锐利:“单纯的数字伪造不够。一个真正的‘传奇’,除了交易记录,还应该有他独特的‘行为模式’和‘偏好’。比如,他只对特定类型的技术‘藏品’感兴趣,出手阔绰但极其谨慎,偶尔会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留下一些……耐人寻味的‘足迹’,增加其神秘感和可信度。”
她的思路跳出了纯粹的技术层面,触及了人性与心理。顾夜琛眼中掠过赞许。
“没错。”伊桑表示同意,“林小姐的思路很关键。我们需要为这个‘幽灵’编写一个完整的人格脚本。”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无声的战役在网络的阴影层面打响。顾夜琛调动了顾氏最顶尖也最隐秘的技术团队,伊桑·王提供了大量暗网世界的规则和漏洞信息,而林薇则负责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完善这个虚构身份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其逻辑自洽,经得起推敲。
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代号为“mimir”(北欧神话中的智慧巨人)的数字身份。他痴迷于“失落的技术”和“具有哲学意味的算法”,过去三年在暗网完成了七笔高额交易,每次都干净利落,不留痕迹,并且曾在某个加密论坛,就“技术伦理的边界”发表过一段语焉不详却引人深思的言论。
整个过程,林薇并非旁观者。她凭借着自己对数据和逻辑的敏锐,发现并弥补了几个可能暴露身份的细微漏洞。她甚至亲自设计了一段用于验证身份的、包含多层隐喻的交互协议,其精巧程度连伊桑都为之叹服。
顾夜琛看着她在键盘前专注的侧脸,屏幕的微光映亮她清澈的眼眸。她不再是需要他时刻担忧的脆弱存在,而是在他最擅长的领域里,与他并肩作战、不可或缺的伙伴。这种认知让他心底那份因过度保护而产生的焦躁,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欣赏与信赖所取代。
“‘mimir’的资格审核通过了。”伊桑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我们拿到了通往‘潘多拉’的钥匙。”
成功了。书房里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顾夜琛走到林薇身边,将一杯温热的牛奶放在她手边。“辛苦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
林薇接过牛奶,指尖与他轻微触碰,一股暖意从指尖蔓延到心间。她抬头看他,微微一笑:“是我们成功了。”
这个“我们”,包含了太多无需言说的默契与信任。
“拍卖会地点在公海的一艘私人游轮上,时间在下周五。”顾夜琛看着她的眼睛,语气变得严肃,“那里是法外之地,危险程度远超码头。林薇,我最后问你一次,你真的要一起去?”
没有强硬的命令,只有郑重的询问。他将选择权完全交到了她的手上。
林薇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坚定地迎上他的视线:“一起去。‘火种’因亚瑟·王而起,而我也是事件的核心之一。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去面对。而且,”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笃定的狡黠,“‘mimir’对技术伦理的独特见解,需要我这个‘顾问’在场,才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是吗?”
她知道,只有她亲自参与,才能更好地配合他,随机应变。
顾夜琛深深地看着她,从她眼中看到了与自己如出一辙的决绝与勇气。他知道,他无法阻止,也不必阻止。他伸出手,不是握住,而是轻轻拂过她因熬夜而略显苍白的脸颊,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好。”他最终只说了一个字,却重若千钧。
数字假面已经铸就,他们将戴着这重身份,携手踏入暗夜最深处的漩涡。前方是未知的强敌和莫测的危险,但此刻,他们彼此眼中只有对方的倒影,和那份无需言说的“同行”的承诺。
下一集预告:
顾夜琛与林薇以“mimir”及其女伴的身份,登上了前往公海的私人游轮。游轮上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神秘人物,亚历山大和周延果然也在其中。拍卖会开始前,一场暗流汹涌的试探已然展开。林薇意外发现游轮的安全系统存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后门,似乎被人故意留下。与此同时,伊桑·王传来紧急警告:有第三方势力干扰了拍卖会的保密协议,参与者真实身份有暴露风险。《公海迷雾,身份危机》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