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成功争取到与陈院士会面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炸弹,其冲击力远超之前的匿名信和流言蜚语。总裁办内外的风向悄然转变,那些窃窃私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审视和隐隐的敬畏。实力,永远是打破偏见最有力的武器。
然而,有阳光的地方必有阴影。利益的蛋糕就那么大,林薇的脱颖而出,无疑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
与陈院士的会面安排在了第二天下午。林薇做了万全的准备,不仅深入理解了那份搁置专利的技术细节,还查阅了大量陈院士团队近期的研究方向,准备了几个开放性的、引导深入探讨的问题。
会面当天,林薇独自前往清源研究院。在陈院士那间堆满书籍和资料的简朴办公室里,她没有进行任何商业吹捧,而是直接切入技术主题,用专业而不失谦逊的态度,阐述了基于顾氏那项搁置专利的辅助解决方案设想,并诚恳地请教陈院士团队目前遇到的具体技术瓶颈。
她的准备充分,问题精准,展现出了远超普通秘书甚至一般项目经理的技术理解力和真诚态度。原本只打算给予二十分钟的陈院士,不知不觉与她交谈了近四十分钟,最后甚至亲自将她送到办公室门口,虽然依旧没有做出任何合作承诺,但态度明显缓和,表示“会认真考虑这个方向,保持联系”。
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
林薇回到公司,第一时间撰写了一份详细的《与陈院士技术交流纪要》,客观记录了会谈内容、陈院士的关注点及潜在的合作意向,附上自己的初步分析和后续跟进建议。她将这份纪要通过内部系统,发送给了顾夜琛,并抄送了相关部门总监。
她以为,事情会沿着专业的轨道继续推进。
然而,她低估了某些人的无耻程度。
第二天一早,林薇刚在工位坐下,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几个项目部的同事看她的眼神带着一丝同情和欲言又止。苏晴偷偷凑过来,压低声音,气愤地说:“薇薇,不好了!项目部那个赵总监,刚才在晨会上,跟顾总汇报,说他通过‘长期的人脉经营’和‘深入的技术沟通’,已经和清源研究院的陈院士建立了初步合作意向,接下来将由他们项目部主导跟进!”
赵强,项目部总监,一个善于钻营、抢功诿过的高手。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打开内部系统,果然,一份由赵强提交的《关于与清源研究院合作推进的初步报告》已经躺在流程里,报告内容含糊其辞,刻意模糊了最初接触和关键突破是由谁完成的,通篇强调“项目部的不懈努力”和“赵总监的亲自沟通”,将林薇的成果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前期协助安排了会面”。
这是明目张胆的抢功!并且试图将她边缘化,踢出后续合作!
若是原主,恐怕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或者陷入无用的愤怒和委屈。
但林薇没有。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需要证据和策略。
她首先调出了自己发送《交流纪要》的系统记录,确认发送时间和接收人。然后,她找出昨天与陈院士助理沟通的邮件记录和通话录音(她习惯性录了音以备不时之需)。接着,她快速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的邮件:
【主题:关于与清源研究院陈院士接洽过程的说明】
【内容:顾总、各位相关领导:鉴于项目部赵总监提交的报告与事实存在出入,为避免信息误导影响后续合作推进,特此说明与陈院士接洽的真实过程如下:(附上具体时间线、邮件截图、通话录音摘要及详细的《交流纪要》)。初步技术沟通与破冰由总裁办林薇独立完成,目前陈院士的意向基于此次沟通产生。为确保合作延续性与信息准确,建议后续跟进工作保持人员连贯性。】
她没有直接指责赵强,而是摆出无可辩驳的证据,陈述客观事实,并站在公司利益角度提出“保持连贯性”的专业建议。这封邮件,她发送给了顾夜琛,并同样抄送了相关部门总监,包括赵强。
邮件发出后,如同在已经暗流涌动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
赵强很快气急败坏地打来内线电话,语气充满了被戳穿后的恼羞成怒:“林薇!你什么意思?一个小小的秘书,还想插手项目部的核心业务?别以为碰运气联系上了陈院士就了不起了!后续的商务谈判、技术对接,是你一个秘书能搞定的吗?”
林薇听着电话那端的咆哮,语气平静无波:“赵总监,我无意插手任何部门的业务。我只是在确保公司获取的信息是准确、完整的,避免因内部沟通不畅导致战略误判。至于我能否胜任后续工作,应该由我的工作能力和项目需要决定,而非由职位名称预先判定。”
“你……!”赵强被噎得说不出话。
就在这时,顾夜琛的内线电话切了进来,声音冷硬:“林薇,赵强,来我办公室。”
一场对峙,不可避免。
总裁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赵强抢先开口,试图倒打一耙:“顾总,您看这……林秘书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我也是为了项目能更快推进,才主动揽下后续工作。她一个秘书,确实不适合再参与更深层的商务谈判嘛……”
顾夜琛没有看他,目光落在林薇身上,带着审视:“你怎么说?”
林薇没有看赵强,直接面向顾夜琛,将打印好的邮件内容、系统记录、邮件截图等证据复印件,轻轻放在办公桌上。
“顾总,事实胜于雄辩。我与陈院士的沟通内容、取得的进展,已在《交流纪要》和刚才的邮件中详细说明。我坚持认为,在合作初期,保持与关键人物沟通的一致性和专业性至关重要。陈院士看重的是技术理念的共鸣,而非商务谈判的技巧。临时更换对接人,且试图扭曲前期沟通事实,很可能引起陈院士的反感,导致前期努力付诸东流。”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如果公司决定由项目部主导后续,我无条件服从安排,并会做好交接。但我必须提醒,基于我对陈院士性格和关注点的了解,强行切入商务谈判,风险极高。”
她的话,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既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又处处以公司利益为重,将个人得失置于次要位置。
顾夜琛看着桌上那叠证据,又看了看一脸正气、冷静专业的林薇,再对比旁边眼神闪烁、强词夺理的赵强,高下立判。
他心中那股因林薇脱离掌控而生的烦躁感再次升起,但这一次,混杂了更多对赵强这种龌龊手段的不齿,以及一丝对林薇在这种局面下依然能保持清醒头脑和专业态度的……复杂欣赏。
沉默良久,顾夜琛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性的力量:
“与清源研究院的前期接洽和技术沟通,继续由林薇负责跟进,直接向我汇报。项目部负责提供必要的后台支持,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擅自与清源研究院进行商务接触。”
“顾总!”赵强失声叫道,满脸不甘。
顾夜琛一个冰冷的眼神扫过去,赵强瞬间噤声,脸色灰败。
“出去。”顾夜琛下了逐客令。
赵强悻悻然地离开,背影狼狈。
林薇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但脸上依旧平静:“是,顾总。我会及时向您汇报进展。”
她转身欲走。
“林薇。”顾夜琛忽然叫住她。
她停下脚步,回头。
顾夜琛看着她,眼神深邃难辨,最终只是挥了挥手:“做好你的事。”
林薇微微颔首,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的瞬间,顾夜琛靠向椅背,揉了揉眉心。他发现,自己似乎正在被迫习惯,这个秘书一次次用她自己的方式,来“纠正”他周围那些他早已习以为常的、并不那么光鲜的规则。
而林薇,走出办公室,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更加复杂的目光。她知道,这场功劳保卫战她赢了,但也彻底将赵强乃至其背后的势力得罪了。
未来的路,恐怕会更加崎岖。
但,那又怎样?
她握了握拳,眼神坚定。既然选择了反击,她就没想过要退缩。
下一集预告:
陈院士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林薇的能力逐渐获得更多认可。顾夜琛的态度似乎也有所软化,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行业危机打破了平静——公司核心产品被爆出存在安全隐患,舆论哗然!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顾夜琛习惯性地寻求强硬压制,而林薇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危机公关方案。当信任遭遇考验,谁的理念能带领顾氏渡过难关?《危机来临,谁才是破局者?》即将呈现。